首页 / 投稿 / 正文

纪录片 历史的拐点,安利一个纪录片:《历史的拐点》

战国七雄为何最终是秦国统一六国?卫青霍去病究竟有什么不能说的秘密?忠烈杨家将到底几分真几分假?一个太监的冒险之旅给中国究竟带来了什么?李鸿章“卖国贼”的帽子什么时候能摘掉?

所有问题的答案,都能在这部纪录片中找到。

《历史的拐点》选取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5个历史节点,通过专家讲述、演员表演、影像资料等形式再现千百年前历史情景,还原出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画卷。

选取的五个历史节点分别为:商鞅变法、汉匈之战、澶渊之盟、下西洋、甲午战争。这些历史事件虽都在中学课本提过,但都没有阐明他们的深刻意义。

商鞅变法——农业的崛起

汉匈之战说的是汉武帝时期汉朝军队与北方匈奴军队的几次大的战役。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始终贯穿着中国的历史。从汉朝的汉匈之战,到北宋时期宋、辽、金之间的战争,直至中原地区被蒙古全面占领的元朝,农耕与游牧的战争始终存在。而汉匈之战以汉军的大胜而告终,奠定了汉族在中原地区的稳定地位。

最喜欢的一版商鞅,出自《大秦帝国》,王志飞饰演

ps:为什么商鞅变法只在秦国行得通?为什么秦国统一六国后短短20年却又灭亡?这些纪录片了也都会讲到。

汉匈之战——根基的稳固

汉匈之战说的是汉武帝时期汉朝军队与北方匈奴军队的几次大的战役。中原农耕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始终贯穿着中国的历史。从汉朝的汉匈之战,到北宋时期宋、辽、金之间的战争,直至中原地区被蒙古全面占领的元朝,农耕与游牧的战争始终存在。而汉匈之战以汉军的大胜而告终,奠定了汉族在中原地区的稳定地位。

ps:汉武帝的功过是非如何评说?卫青霍去病之间是否有矛盾?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澶渊之盟——多民族的融合的开始

公元1004年,辽军在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的带领下大举南下,直逼大宋国都,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敦促下,御驾亲征,宋军士气大盛,双发在澶州僵持住。而辽军主帅萧挞凛的死,使萧太后决定议和,宋真宗更是求之不得,双方于是在澶州签订了合约。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一纸合约终止征战,换来了宋辽边境百十年的安宁。各民族之间开始有往来,而且在这段时间,中国的商业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清明上河图上的盛世。与此同时,由于贸易的发展,中国人开始走向了海洋。

ps:大破天门阵是真是假?杨家枪是否还流传于世?寇准跟包拯谁厉害?

下西洋——日落风帆

郑和七下西洋,看似是中国人对海洋有了更大的兴趣,实则是落下了最后的风帆。朱棣死后,大明王朝开始禁海,直至清朝的闭关锁国,中国失去了亲近大海的最后机会。海洋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看一下当年的西班牙、葡萄牙、英国,和我们今天的诸多沿海城市,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

ps:朱允炆最后找到了吗?

甲午战争——大国梦醒

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历史课本是这么写的: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隆隆的炮声,震醒了那些还以天朝上邦自诩的封建统治者,用吉野号换来的颐和园,成为慈禧太后最后的生日礼物。改革派、革命派,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开始轮番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从这开始。

ps:李鸿章不是中国的卖国贼,只是满清的裱糊匠。

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历史观,对历史也都有不同的看法,对所谓“历史的拐点”,也有不同的认定,以上仅仅代表个人观点。

唐太宗说过: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给大家安利历史纪录片,不仅仅是了解历史故事,更重要的是从历史的印记中找到今天的影子,从历史的玄机中找到生存的智慧。

比如从商鞅变法中,可以看出改革的重要性及要面对的困难。改革,其实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势必伤害到一部分人的利益,因此势必会受到重重阻力。商鞅变法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就是秦孝公能够力排众议,对商鞅的绝对支持。而在今天,大到国家党政的改革,小到机关企业的改革,同样需要领导人有足够的魄力。

秦国因商鞅之法的严酷从羸弱走向强大,同时也因商鞅之法的严酷走向灭亡。不同的社会阶段对应的法度是不一样的。商鞅之法如同一台高速运转的发动机,驱使着秦国不断狂奔,但在拐弯的时候没有刹车,那就免不了撞车的惨剧。我们之所以一直在改革,正是因为一成不变的法度适应不了不断变化的社会。

当然我们并不是专业的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历史,延伸出更加深远的意义。但通过了解历史,我们能从中领悟到更多现实的意义,不仅仅是上面提到的改革,还有更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i20230314034004bd45.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