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印刷术发明小故事?印刷、铁路、电报、互联网等新技术发明时,发生过哪些有趣故事?

以前上学的时候,我从书本上知道宋朝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看了美国前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汤姆·惠勒的 《连接未来:从古登堡到谷歌的网络革命》(以下简称《连接未来》),才知道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15世纪的德国的一名金匠约翰内斯·古登堡。

不同于毕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术,古登堡发明的是铅活字印刷术。他的这一发明极大地降低了书籍印刷的成本——印刷一本书比手抄这本书便宜300倍,所以此后的50年里,印刷书籍的总量超过了之前1000年里手抄书的总量。

书籍不再是贵族和宗教人士独享的奢侈品,而是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它所承载着的思想和知识被散播开来,孕育了思想的大繁荣。14世纪中期起源于意大利北部的文艺复兴运动,借助印刷术传遍欧洲,加速了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世界的诞生。

《连接未来》中说:“印刷的出现,让西方文明进入了发明、创新和扩张的黄金时代。”

那么,古登堡发明铅活字印刷术后,西方人还有哪些发明创新呢?从《连接未来》中就可全面了解过去五百年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发明。

《连接未来》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讲述了影响人类历史的三次网络革命中的重要事件,以及我们的先辈如何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挑战和变革的。

全书逻辑清晰,故事性强,充满趣味。

作者汤姆·惠勒创办了数家提供通信服务的公司,曾担任多家高科技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主席、国家档案基金会的主席兼总裁、布鲁金斯学会访问学者。

在《连接未来》中,他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网络变革分为三次:

15世纪,因约翰内斯·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引发了第一次网络革命,终结了教会和王室对信息的垄断,催生出第一个大众信息经济;

19世纪,铁路结束了人类活动受到地理距离的限制,电报解决了信息传递耗时过长的问题,引发了第二次网络革命,重塑几个世纪以来一成不变的社会;

20世纪,互联网重新定义了时间和空间,引发了第三次网络革命,人与人互联的方式被改变,以及工作、教育、媒体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被改变。

下面,我分享三个《连接未来》中讲三次网络革命背后的鲜为人知的小故事:

1.

众所周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在1946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大型计算机“埃尼阿克”,1981年IBM制造出了个人计算机。但鲜有人知道其实早在一个半世纪前,英国数学家查尔斯·巴贝奇就构想出了现代计算机的核心理念。

那时,英国皇家天王学会的数表里的数字是人工计算出来的,难免会有错误,所以数表里的每项任务都会分给两个计算员。

他们计算出结果,又会被交叉对比,进行检查。若检查员稍不留神,就要重头再来。巴贝奇与同事在1821年夏天进行数表检查时,沮丧地祷告:“我向上帝祷告,让蒸汽机来完成这些计算吧。”

从那后,他致力于设计一台能够自动计算的机器。到了1834夏至1836夏年,他构想出了这台机器的所有组件。其中有一个按内部指令运行的中央处理器(“作坊”)、可扩展的内存(“仓库”)、用来输入数字的打孔卡片和用来输出计算结果的打印机。

他所设计的这台机器可以进行十进制的计算,还具有相当于今天的“微编程”和类似今天的“并行处理”功能。

不过,由于没经费等原因,他并没能造出自己设计的机器。直到1991年,伦敦科学博物馆现实了巴贝尔的设想。他们根据巴贝尔的设计图纸,用19世纪中期的技术,造出了一台有8000个组件、能够进行无误差地自动计算的的机器。

作者说:“查尔斯·巴贝奇终其一生都在探索如何将蒸汽机技术用于计算,而他的发明也成了今天计算机技术的前身。”

2.

1832年10月,美国画家塞缪尔·摩尔斯乘坐一艘邮政船去欧洲旅行。某天晚餐的话题是“电磁”,让摩尔斯灵光乍现:“如果在电路的任何一段上都能变成肉眼看的到的东西,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认为信息可以通过电流实现即时传输。”

其实,在那之前的约80年里,类似的理念就被多次实践过。而且,亨利·约瑟夫教授在1831年就提出了一个与电报相同的原理,并且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美国科学与艺术杂志》(即后来的《美国科学杂志》)。

然而由于摩尔斯对物理学一窍不通,所以他骄傲地认为是他先构思出了电报。所以从那天晚餐后,摩尔斯开始致力于将自己灵光乍现的想法付诸实现。

他多次试验,不断改进,还采纳了亨利的技术解决了几个难题,最终制造出了电报装置。

在首都华盛顿展示推销时,看展示的所有人都瞠目结舌,有人感叹“时间和距离都被消灭了。”

后来,摩尔斯用贿赂的手段,几经曲折,拿到了美国政府建测试电磁电报的项目。

但是,修建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坎坷。先是被老搭档坑,买了价格高的铅管(装电报线用),再是埋铅管工程进行到10英里时,发现埋在地下的铅管出现裂缝,信号接地,导致已埋好的线路不能用。

此时,3万美元的项目经费只剩0.7万美元。幸运的是,他的助手阿尔弗雷德·维尔从书中看到英国人惠斯通和库克采用空中架线的方法,让摩尔斯绝处逢生,成功修建好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报线路。

维尔不仅说服摩尔斯采用空中架线,他还发明了电报键,还设计出可以在纸上压出点和划的装置,让电文以点和划的出现在一条移动的纸带上……不过,这些都记在摩尔斯的名下。

作者说:“或许摩尔斯并非道德楷模,但他毫无疑问是这个看上去依然神奇、能够跨越时空的电子技术最不遗余力的推动者。”

3.

20世纪美苏冷战时期,美国政府靠电话向核部队下达命令。电话网络是集中式网络,如果网络中某个交换中心被敌人(前苏联)捣毁,那么指挥***升空和导弹发射的命令就不能正常传达到位。

为了解决这个致命的问题,美国政府的智库兰德公司的保罗·巴兰,设计出了数字分组交换技术。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结构——拓扑结构,它像一张渔网,即使有节点被摧毁,但信息还能通过其他线路被传递到目的地。

不过,因为一些原因,美国并没有采用巴兰设计的拓扑结构,建造一个对付敌人(前苏联)的网络。直到1969年,美国四家研究机构的四台超级计算机,被采用巴兰的设计连接起来,称“阿帕网”。

作者说:“在当时,阿帕网不论在科学还是在哲学上都是一次飞跃。尽管还不是互联网,但阿帕网拉开了互联网的序幕。”

《连接未来》中讲述人类近500年来的新技术、新发明的过程,让读者全面了解奠定了我们今天社会生活的基石,而先辈们应对那些新技术(发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行为,对身处第三次网络革命中的我们具有深刻的启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h20240405193008c8a6.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