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百家讲坛评价曹操,易中天的曹操值得看吗?

值得看。

易中天品三国,是他自己对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个人理解。其中对于曹操的说法,是他自己的看法,和历史上主流的看法有着出入。

我们后人看书学习,应该从多渠道去了解历史,易中天的看法正好是为我们提供了另外的一种角度,非常的有借鉴意义,还是值得看的。

易中天的曹操值得看

在《百家讲堂——易中天亲三国》中,易中天更多的是文学评价,主观解读。对于曹操的看法从传统的奸雄解读为一代英雄,以及对郭嘉鬼才的赞誉,诸葛更为中肯的评价很到位,但是都是基于三国演义基础上,类似深度读后感

《百家讲坛》开播数十年来,其中的学者有上百人,但是为何只有易中天给大家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成为了其中最耀眼的存在,易中天的历史讲述究竟有何过人之处,深受大家喜爱,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析为何易中天在《百家讲坛》成了独树一帜的存在。

第一《三国演义》本身的影响力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有很高的知名度,三国的历史一次又一次被搬上来了荧幕,成为中国除西游文化外,翻拍最多的经典著作,但是《三国演义》比西游更具有历史色彩,所有深受有历史情节观众的喜爱。虽然《三国演义》并非正史,有一点的虚假成份,但是无疑,他仍然是三国故事传播的最大途径。

《三国演义》本身的影响力实在太大,有些中国人可能不太了解一些历史,但是说起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的事迹,仍然如数家珍。奸诈的曹操,忠厚的刘备,多谋的孙权已经成为了大家心中最根深蒂固的思想,诸葛亮也因此被神话,成为千古第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代表。

第二 易中天讲正史,打破了固有观念

或许有些人对易中天的历史并不是特别信服,因为易中天品三国,可以说打破了固有思维,让所有人重新认识了历史。曹操不在是大奸大恶之人,而是一个足智多谋的英雄,刘备不再是万人敬仰的英雄而是一个有私心的普通人,诸葛亮并不是神,他也有过错,他治国能力首屈一指,但是军事能力却稍逊一筹。

可以说易中天的历史,撕毁了无数人心中的梦,多少年来我们对曹操嗤之以鼻,对关羽刘备奉若天神。

可是有一天有人拿着正史来告诉我们,这些都不是真的,我们以前的想法都错了,易中天的历史犹如当头棒喝,让我们大多数人如醍醐灌顶一般大彻大悟,所有他受到了大众的关注,还有一部分观众并不愿意承认自己对历史误解,反过来对易中天声讨,不管正反都让易中天声名远播。

第三 易中天品三国,有自己的见解

想比其他《百家讲坛》的学者,对历史的解读,易中天的解读可以说是通俗易懂,并且有理有据。

看过易中天品三国的观众应该都明白,易中天讲历史有三个步骤,首先讲史料,各种正史《三国志》、《魏略》等等结合起来,先告诉大家历史的真相,其次讲现在各方历史专家的学术意见,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专家,都有什么样的看法,他们为何产生这样的看法。

最关键的就是易中天最后摆出自己的观点,大家细细品读,就会发现《易中天品三国》每次列举自己的观点,绝非人云亦云。而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将每一个问题给出不同的几种答案,每一种答案的根据是什么,有多大的可信度,正是这样严谨的历史态度,也让所有人对他的历史解读欣然神往。

其实读历史,就是一个通过历史升华自身的过程,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对错都没有什么固定的答案,历史最大的魅力就是让你思考后,结合古人的做法思考后进行自身的提升。很明显《易中天品三国》做到了,他不仅教会了我们历史,更让我们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这才是历史本该带给我们的东西。

1、奸诈:易中天老师认为曹操大气、深沉、豁达、豪爽、洒脱、风趣、机敏、随和、诡谲、狡诈、冷酷、残忍,实在是一个极为丰富、多面,极有个性又极富戏据性的人物。

所以,曹操既有奸诈的一面,又有坦诚的一面。

他的奸与诚统一于“雄”,他的善与恶也统一于“雄”。

曹操的人性中是有恶的,所以我不称他“英雄”而称他“奸雄”。

举例:在官渡之战,人家问他有多少军粮,他先说一年,再说半年,再说三个月,实在不行说一个月,最后才逼不得已,说出三天。

2、可爱:易中天老师认为,曹操自始自终都能够以笑容面对艰难困苦和曲折坎坷。

如果去读《三国志•武帝纪》,我们就会发现,笑、笑曰、太祖大笑这些字眼,竟会频频出现。

当然,曹操的笑是各种各样的。

有放声大笑,开怀大笑,也有自我调侃的苦笑、嘲笑,还有讥笑、冷笑,甚至是充满杀机的冷笑。

然而曹操始终在笑。

曹操也哭。

他的战友去世,他的朋友去世,他的亲人去世,也会嚎啕大哭。

但如果是做错了事情,打了败仗、遭到人家的羞辱,曹操绝对不会哭,他一定是笑。

因为曹操豁达开朗大气磅礴,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和本色英雄。

这种本色使曹操这个“奸雄”平添了许多可爱。

举例:华容道上,曹操败得不能再败之时,他第一遇一险仍然大笑。在与马超对战之时,被杀得单人独骑逃过河时,大笑而呼马超为马儿。

3、英雄:易中天老师认为主要表现在曹操确实是很大气的。

读他的诗和文,常会感到他的英雄气势。

哪怕是信手拈来,嘻笑怒骂,随心所欲的短章,也因有一种大气而不显粗俗。

尤其是他的《观沧海》,是何等的气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这样的诗,确非大手笔而不能作。

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

”这种悲凉,除如刘勰所说,是“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 故梗慨而多气也”外,与曹操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也不无关系。

曹操毕竟是乱世英雄,对于生命的毁灭,他比谁都看得多。

他的感慨,是多少要带点终极关怀的意味的。

举例:他的诗《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

曹操可能是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

他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奸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派,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看来,曹操好像有好几张脸,但又都长在他身上,一点都不矛盾,这真是一个奇迹。

实际上,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

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

这实在是一种“大气”。

我认为曹操是“奸雄”。

不过前面要加三个字:可爱的。

曹操是“可爱的奸雄”。

易中天在品三国之真假曹操中对曹操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曹操这个人是个很复杂的人,刚才我们已经讲到了他的方方面面,这还不是他性格的全部,是他性格的一部分。

他既狡诈又老实,既温情又狠毒,既宽容又报复。

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

那么在我们看来,曹操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一个人。

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英雄气概,儿女情怀;阎王脾气,菩萨心肠。

他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身上好像长了很多的脸,一会儿出现的是这张脸,一会儿展示给我们的是另一张脸。

但是大家注意一条,不管哪张脸,都是曹操的,不会认做是别人的。

能够把这样一个复杂的性格统一于一个人,这本身就是了不起的事情。

体现的是什么呢?体现的是曹操的大气。

什么叫大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曹操恰恰是一个能够容的,一个容量非常大的人,什么样的矛盾的东西到他这儿都统一了。

按照易中天对曹操的这个评价,他这个人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

那么这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

而是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心理问题。

也就是患上了心理学上说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是人格分裂症。

严重的会导致精神分裂或者自杀。

人格分裂症的定义是:人格分裂症表现为在同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格状态,而且每种人格状态交替地、完全地控制该人的全部思想和行动。

有关研究表明多重人格的每一种人格都有不同的生理与心理反应,能表现出不同性格、年龄、种族、性格、智商的特征,有些人格甚至还能互相交互意见,合作进行各项活动。

若是多重人格患者告诉你他正与某某人合作,说不定那人便是他的另一个人格。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种人格?多重人格被团团迷雾所包围,至今仍是意识领域的一个谜,从研究分析中看出,多重人格的先导因素主要在于童年时期被父母、亲戚或密友进行身体虐待或性虐待,以及其他的情感创伤。

她们可能被他们的亲人或所依赖的人鞭打或监禁,以致于他们无法反击或逃跑,她们通过解离分裂状态来作象征性的逃跑,借着创造坚强的内在角色,协助应付遭受创伤的情境,来保护脆弱的自我,他们会创造另外一个世界来取代真实的世界,干原始自我渴望做却不敢做的事。

从这些专业的研究看,这根本不符合曹操的童年经历和性格类型。

易中天对曹操的这些评价并不是像他自己所说的是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而是在滑天下之大稽。

而且易中天对曹操的这些评价,也不符合真实的历史。

他说曹操可以说是大家风范,小人嘴脸。

曹操真的是小人嘴脸吗?又有那个有王霸天下之心的人,敢以小人面目示人呢?易中天自己也承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曹操是不敢做真小人的。

又有那位历史上的大奸大雄,敢以小人嘴脸示人,那简直就是公开与天下人为敌!

那还能成就大业吗?。

这既不符合历史的规律,更不符合曹操的为人。

众所周知曹操是极其狡猾又非常虚伪的。

这类奸雄无一不是貌似圣贤而心如蛇蝎的。

曹操又怎么会例外呢?至于那句英雄气概,儿女情怀;更像是说周瑜的,用来形容曹操实在是不恰当。

曹操的形象按照易中天的话说是望之不似人君。

生的身材矮小.其貌不扬。

在行事和为人上是奸诈.狡猾.虚伪那里来的英雄气概。

儿女情怀就更谈不上了。

他和丁夫人的故事.顶多算是婆婆妈妈。

三国中真正有儿女情怀的是周瑜。

那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的豪情才算得上是儿女情怀。

像曹操和丁夫人那样的故事,在平凡人当中发生过N遍。

就是一般的家庭琐事。

最让人不能接受和无法理解的还是阎王脾气,菩萨心肠这两句评语。

曹操那里有什么阎王脾气。

在史书上曹操很少有像项羽那种动不动就大怒.震怒的记载。

就是在弥衡当面大骂的时候,也表现出了很强的忍耐性。

曹操往往是用奸计杀人,很少有因为大怒而杀人的事发生。

和易中天前面说的坦率真诚;豁达大度也自相矛盾了。

根本不符合曹操的真实性情。

而那句菩萨心肠更让人感到莫名其妙,曹操那里有什么菩萨心肠了。

公元193年,曹操以报父仇为借口,再度东征陶谦,连屠彭城、傅阳、取虑、睢陵、夏丘五城,这五个城的男女老少,几十万人,包括从长安关陇一带因李傕、郭汜之乱逃到徐州的难民,都被曹操杀光,鸡犬不留,尸体竟把泗水堵塞断流(“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真是惨绝人寰。

我们经常遣责日本鬼子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涛天罪行,由此看来,曹操做的也不比日本人好哪去。

西征关中陇右,屠兴国、袍罕、河池三城,杀人如麻;部将曹仁攻宛城,又大肆屠城血洗。

屠杀降卒战俘,直追白起。

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竟一下子坑杀了袁绍降卒八万人。

凭一时的好恶,滥杀无辜。

孔融、杨修、崔琰、边让,此四人都因为言论触及曹操的敏感的神经,而被曹操满门抄斩、全族被夷,从这些充满了血泪的史实看出,曹操那里有半点的菩萨心肠?综上所述易中天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曹操呢?易中天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人格分裂的曹操.一个精神错乱的曹操.如果这些性格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即使正常的生活下去都很困难。

怎么还能完成什么大业呢?又如何成为一代奸雄呢?

我认为提问应该是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曹操赤壁之战失败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曹军很多士兵感染了传染病。因为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部队到达南方后,由于水土不服,很快就出现呕吐疾病等现象,但是曹操没有过多的重视这件事情,面是继续坚持对孙刘联军做战。使曹操的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从而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失败。

二是曹操盲目自大,过于轻敌低估了江南的气候以及水土原因。

还有一些原因,由于曹操在此前的战事中一路高奏凯歌,接连消灭了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从而内心开始飘飘然起来,他率领大军来到长江后,根本不把孙刘联军放在眼里,从而导致了曹操的轻敌,进而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大败。

没有认真的看清当时的形势,从而导致大败,将数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

使天下三分的局面确立了起来。

1、豁达的人生观

过去经常听到一句话:“曹操既是英雄,也是当世之枭雄”,后来也在电视栏目《百家讲坛》中经常听到曹操的双雄形象。现在听起来确实不愧对此称呼,曹操具有豁达开朗、当机立断之心,他希望自己每战都能成功,即使失败,他也不会太过惋惜。

2、强硬的政治手腕

董卓内乱被杀之后,汉献帝逃出长安,天下诸侯都不肯接这块烫手的山芋,就在天下共弃的时候,曹操看准时机,迎接献帝还于许昌,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仅如此,他在征战过程中,体恤百姓,以铁腕手段抑制豪强,受到了北方人民的热情拥戴。

同时对于不服从他的汉朝元老,贬的贬,杀的杀,以强硬的政治手腕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稳定了曹魏集团的内部。

3、经济上的快速发展

曹操统一北方之后,推行屯田,兴修水利,实行盐铁官卖制度,大力扶植农耕经济。针对当时人口流失的情况,曹操先后采取招怀流民、迁徙人口、劝课农桑、捡括户籍等办法,充实编户,恢复农业生产。他的这些举措,对于当时北方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度使魏国成为三个国家中实力最大的一个。

4、礼贤下士唯才是举

曹操用人不重虚名,他选用官员要“明达法理”,可行法治,为了搜集人才,他先后在八年时间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所以在后期即使同时对阵孙权和刘备,他也可以应付,因为他手下的人才数不胜举,稳定后方有荀彧,镇守边关有张辽、钟繇,冲锋陷阵有张郃、徐晃,出谋划策有郭嘉、贾诩,可以说是各方面的人才都有,而且数量还不少。

5、带领大军纵横天下

赤壁大战前夕,曹操宴请群臣,“横槊赋诗”,正谈笑间,忽闻雅声望南飞而去,于是在众臣的辩论中,他大声道,“我持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抵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也。

”即使赤壁败北,他也能迅速重整旗鼓,灭马超,平西凉,征张鲁,下江南,与刘备决战于汉中,与孙权大战与合肥,颇有君临天下之势。

在当时,曹操的军事才能可以说是无人匹敌,至于诸葛亮的用兵才能,那只不过是罗贯中将他过于神化了而已。

6、建安风骨享誉文坛

说到曹操,最不能忽视的就是他的文学才能,他的一些作品如《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被收录到中学语文课本中,被人们广为传诵,读过他作品的人都被他独具一格的魅力所深深吸引。

不仅在诗歌方面造诣深厚,曹操在书法方面也大有作为,但是传世的书法比较少,所以他是一代书法家鲜为人知,后世很多文学家和书法家将他与当时有名的书法家相提并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h20240403165410fd7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