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武进史话6——朝令夕改,析置阳湖

元朝建立后,常州升为路,领晋陵、武进两县。

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指挥红巾军攻打元军,横扫南京、镇江等地,自称“吴国公”,以南京为中心的江南根据地逐渐巩固。

他掌权江南后,采用“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重置郡县,兴耕积粮,以强化对江南的统治。

次年三月,徐达助朱元璋攻取常州,改元朝所设的常州路为长春府,为“万古长春”之意;同时又取“永定久安”之意,将武进县改名为永定县;取“京畿临近”之意,改晋陵县为京临县,同年又将京临县并入永定县。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朱元璋为进一步加强对江南的管理,大力推行垦荒屯田,征收商税。为了理顺郡秩县序,他又对之前所改的郡县名称进行复古性调整,长春府复名为常州府,永定县也恢复了原来的武进县名。

在武进历史上,“永定县”和“京临县”从改名到复名仅仅数年时间,可谓“朝令夕改”,但却是元朝政权灭亡前一段历史的缩影和见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破击各路农民起义军,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泰昌元年(1620年)八月,因避明光宗朱常洛讳,常州府改称尝州府。

清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顺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次年,清军南下江南,占领尝州,尝州府复为常州府。

清朝建立后,经顺治、康熙两朝治理,江南地区的农业、商业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武进县的人口数量也由明末的不足三十万,激增到百万余人。

人口数量和经济活动的增多,造成武进赋税连年递增,民众不堪重负。

康熙帝南巡时,曾在武进写下《御制南巡江南诗》,诗中写到“国家赋税东南重”,朝廷已知当地官吏、百姓都为赋税所累,所以决定减免往年欠税,地方政府也应尽力摒弃奢靡之风,减轻百姓负担。

康熙帝此次南巡虽然减免往年欠税,之后的赋税指标却并未降低,民众仍为赋税所累。

雍正二年(1724年),两江总督查弼纳以苏、松、常三府州县赋税繁重,奏请分大县为小县,然后清户口、查田亩,以按实数征收赋税。

这一建议得到雍正皇帝允准后,四年(1726年),常州府下辖武进、无锡、宜兴三县各分为二,武进分出东部城乡一半地域,新置阳湖县,同属常州府。

史册号网友观点:元代常州路不光有武进,晋陵两县,还有无锡江阴宜兴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h2023051811000937110.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