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提起腊八节这首歌谣孩子们耳熟能详,或许他们也知道腊八这一天要喝有很多食材熬成的腊八粥。
但是关于腊八节的传说由来,想必很多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蓝莓妈妈精心整理腊八相关传说故事,今天我就来分享那些关于腊八的事儿~
可以边喝粥边讲给孩子听,家长讲完也可以让孩子分享他所了解的腊八,在参与中体味传统文化,收获知识与快乐。
与印度宗教的关系
相传腊八节来源于印度,与佛教纪念释加牟尼有关。
当释加牟尼还是王子的时候,他见过太多人正在经历生老病死的折磨,加之对婆罗门教统治的不满,他毅然决然选择放弃王位,遁入空门。
在经历苦行时,释加牟尼每日只吃一麻一米,在漫长的苦行过后他饿到昏厥。
这时一位放牧的女人赠予他奶粥食用,他很快恢复了体力,也是因此他才能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而这一天恰好是“腊八节”,所以腊八还有其它的名字,比如:佛成道节、法宝节等。
Tips:苦行即佛教的一种修行方式,教徒自愿舍弃三餐、好衣、多眠等世间贪欲,进行无我的修行。
上古时期:与上古五帝之一颛顼氏有关
传说颛顼氏有三个儿子,死后变为疫鬼。
(疫鬼即散播瘟疫的鬼神,古代人相信瘟疫有鬼神主宰。)
他们分别为:虐鬼、魍魉鬼、小儿鬼,他们三个天不怕地不怕,到处散播瘟疫、吓唬孩子等做尽坏事。
那他们就没有怕的吗?不,他们怕一种红色的豆子,就是赤(红)豆。
在医疗和科学并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迷信深信不疑,他们认为家人生病疾病难以痊愈,都是恶鬼在做坏事。
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要在腊八这天熬红豆粥祛疫迎祥。
据古代小说集《搜神记》卷十六记载:“ 昔颛顼氏有三子, 死而为疫鬼: 一居江水,为疟鬼; 一居若水,为魍魉鬼; 一居人宫室,善惊人小儿,为小儿鬼 。”
译文:“从前颛顼氏有三个儿子,死了都变作了疫鬼。一个呆在长江流域,专门让人发寒热,成为了疟鬼。一个呆在蜀地的若水一带,形状像三岁的小娃娃,喜欢摹仿人说话的声音来迷惑人,成为了魍魉鬼。一个呆在人们的家里,喜欢恐吓人家的小孩子,成为了小儿鬼。”
秦朝时期:秦始皇的专政
到了秦朝,腊八的传说故事又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当年秦始皇为防御匈奴,修建长城劳民伤财,传说他为了节俭开支不供工人饭,只能等着自己家人来送吃的。
有一些离家较远的,因为粮食送达不及时,致使不少工人饿死在辛苦劳作中。
很多民工在腊八这天,把自己省吃俭用的五谷杂粮拿出来煮成粥喝,可最终他们还是活活饿死。
为了悼念这些死在长城下的民工,人们就在每年的腊月初八喝粥以此纪念。
宋朝时期:缅怀岳飞
到了宋朝,腊八节就变成了纪念岳飞的日子。
相传当年,岳飞率领大军在朱仙镇一心抗金,却不想遭奸人秦桧诬陷,朝廷盛怒之下连下12道金牌,召岳飞进京。
岳飞无可奈何之下,急忙班师回朝,此时正值数九寒天,加之粮食不济。
百姓闻讯,户户为岳家军送去粥饭,岳军合混而食。
在岳飞死后,百姓为了纪念他,每年腊月初八便以杂粮煮粥,成为民俗。
明朝时期:“乞丐皇帝”朱元璋的救命粥
接下来,有关腊八的传说,来自于我们鼎鼎有名的“乞丐皇帝”。
传说小时候的朱元璋家境贫苦,最初他还是一个给地主放牛的放牛郎。
后来因为犯了错被关进小黑屋,而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老鼠洞里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
后来他便将它们熬制在一起,那一天正值腊月初八。
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仍然忘不了当时的情景,为了纪念这个难忘的日子,他就把这天定为腊八节。
真相到底是什么,来看看古书怎么说
其实,据古书中记载真正的腊八节一般都是关于腊祭的,腊祭是什么呢?
是一种分享喜悦的祭祀仪式,本是原始先民庆贺农业丰收报酬之礼,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节庆。
先秦的腊祭日一般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
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中追溯“腊”的渊源云:
《礼传》:“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
主要习俗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腊祭仪式,而后直至今日演变为春节前的序幕。
其实,不论腊八的传说到底是什么,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辛劳一年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喝一碗暖心的粥,品尝一些节日美食。
不仅为了团圆相聚,更是对新年的期盼。所以,不如晚上一边吃饭,一边和孩子讲讲传统典故,把这份美好的祈愿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