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从古至今的称量工具小学生,秤的来历,小学?

相传秤是由“商圣”范蠡发明的。他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受到从井中提水的启发,按照“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和“福”“禄”“寿”做标记,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

秤是从古代的天平演变而来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天平”。

随着岁月的更迭,天平的提纽渐渐从中间移至一端,并在衡杆上刻斤、两数,形成捉系杆秤的雏形。

秤的产生,过去一直认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在陕西眉县的一座西汉墓中,发现一件距今2000多年的木杆秤,经专家鉴定认为,这是我国迄今已知的最古老的木杆秤实物。

相传范蠡在经商中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都是用眼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产生了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的想法。

一天,范蠡在经商回家的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中汲水,方法极巧妙:在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再将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上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

范蠡顿受启发,急忙回家模仿起来:他用一根细而直的木棍,钻上一个小孔,并在小孔上系上麻绳,用手来掂;细木的一头拴上吊盘,用以装盛货物,一头系一鹅卵石作为砣;鹅卵石搬动得离绳越远,能吊起的货物就越多。

于是他想:一头挂多少货物,另一头鹅卵石要移动多远才能保持平衡,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但用什么东西做标记好呢?范蠡苦苦思索了几个月,仍不得要领。

一天夜里,范蠡外出小解,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便突发奇想,决定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做标记,一颗星代表一两重,十三颗星代表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秤。

但是,时间一长,范蠡又发现,一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克扣百姓。他想,怎样把秤改进一下,杜绝奸商们的恶行呢?终于,他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属星形,并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上福、禄、寿三星,以十六两为一斤。

目的是为了告诫同行:作为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不能去赚黑心钱。并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会失去福气和幸福;欺人二两,则后人永远得不了‘俸禄’(做不了官);欺人三两,则会折损‘阳寿’(短命)!”

就这样,秤这种计量工具便一代一代地流传了下来,并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直至今天。

1、秤

秤亦作“称”。衡器。或将不等臂的衡量轻重的器具皆称为秤,或指以看秤星计被称物重量的提系杠秤,或单指秤杠。战国时已有不等臂衡器。

国内杆秤始于何时,尚无定论。出土的楚国王铜衡杆,上有十等分的刻度,推测是称量时作为在不同部位悬挂权和重物的标志,很可能是从等臂天平过渡到杆秤时出现的一种衡器。东汉以后演变为从秤星看重量的秤。

2、戥子

戥子学名戥秤,是一种宋代刘承硅(据传)发明的衡量轻重的器具。属于小型的杆秤,是旧时专门用来称量金、银、贵重药品和香料的精密衡器。因其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技艺独特,也被当做一种品位非常高的收藏品。

3、衡器

衡器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器具,在统称为“度量衡”。古代衡器扎根于历史文化之中,其发展史本身就是一幅浓缩的古代社会的生活画卷。

1、日晷

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 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使用时,观察日影投在盘上的位置,就能分辨出不同的时间。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2、漏壶(漏刻)

即用一个在壶底或靠近底部凿有小孔的盛水工具,利用孔口流水使铜壶的水位变化来计算时间。 我国发明的铜壶滴漏比外国制作的滴水计时器要早的多,应用也普遍,成为历代计时的重要工具。

3、圭表

是一种既简单又重要的测天仪器,它由垂直的表(一般高八尺)和水平的圭组成。它利用了立竿见影的道理来测量日影长度。主要功能是测定冬至日所在,并进而确定回归年长度。此外,通过观测表影的变化可确定方向和节气。

4、鲁班尺

鲁班尺为建造房宅时所用的测量工具,类今工匠所用的曲尺。鲁班尺长约46.08厘米,相传为春秋鲁国公输班所作,后经风水界加入八字,以丈量房宅吉凶,并呼之为“门公尺”。

主要用来校验刨削后的板、枋材以及结构之间是否垂直和边棱成直角的木工工具。1市尺=0.8鲁班尺。鲁班尺产生不久即融合了丁兰尺,后又融入寸、厘米。是度量、矫正的重要工具。由于其特殊的功能,在风水文化、建筑文化中表现最为广泛。

5、大明殿灯漏

大明殿灯漏是中国钟表史上最为著名的计时仪器之一,由元代著名科学家郭守敬创制。著名科技史专家英国李约瑟博士在研究了欧洲钟表与中国宋代水运仪象台后,曾在他的《中国天文钟》一文中断言“中国天文钟是欧洲中世纪天文钟的直接祖先”。欧洲最早出现机械钟是1320~1350年间,

古代衡具称量工具-戥子天秤

这种称量工具秤的发明和它的广泛应用。在一根杠杆上安装吊绳作为支点,一端挂上重物,另一端挂上砝码或秤锤,就可以称量物体的重量。

古代人称它“权衡”或“衡器”。“权”就是砝码或秤锤,“衡”是指秤杆。

迄今为止,考古发掘的最早的秤是在长沙附近左家公山上战国时期楚墓中的天平。它是公元前四到三世纪的制品,是个等臂秤。

不等臂秤可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使用了。

古代中国人还发明了有两个支点的秤,俗称铢秤。

使用这种秤,变动支点而不需要换秤杆就可以称量比较重的物体。这是中国人在衡器上的重大发明之一,也表明中国人在实践中完全掌握了阿基米德杠杆原理称重技术自古以来就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重视。

在公元前,人们为了对货物交换量的估计,起初采用木材或陶土制作的容器来作为交换货物的计量。以后,又采用简单的秤来测定质量。在中国,秤出现得也很早。在传说的黄帝“设五量”中,权衡即为五量之首。

夏禹的“声为吕,声为度,称以出”、“循守会稽,乃审权衡”。

春秋中晚期,楚国已经制造了小型的衡器——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

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大体以倍数递增,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支战国时的铜衡杆,这种衡器即不同于天平也不同于后来的称杆,但与不等臂天平类似。

经过逐步演化的过程,衡杆的重臂缩短,力臂加长,也就成为了现代仍在使用的杆秤。

《孙子·算经》记载:称之所起,起于黍,十黍为一累,十累为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征服各诸侯,颁发了统一的度量衡诏书,建立了一套统一的度量衡制度。

这些都说明了在我国古代,称重技术所处的位置和重要性

1、三个字概括,中国古代是“度量衡”单位制:

其中,“度”指长度,“量”指体积、面积,“衡”指重量、数量。

2、另外,高晓松在《晓说》中,还多次提到“贯石匹两”的古代单位,和“度量衡”大同小异。

其中“贯、两”用于铜钱,为重量单位;”石”多用于粮食,是体积单位;“匹”多用于绢绸等丝织物,是长度单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g20230529082807c1e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