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历史上的老实人有哪些?中国历史上最老实的皇帝?

汉元帝

作为一个老实皇帝,是连画师都敢欺负的。

汉元帝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朝廷征集天下美女,当时南郡秭归(今湖北省)王昭君入选其中。

从全国征集的美女数以千计,皇帝无法逐一亲视,便由宫廷画师画成肖像以供御览。

宫女们为早日得到皇帝宠幸,争相向画师行贿,以求将自己画得更美些。

王昭君生性耿直,不肯行贿,所以被画师毛延寿丑化,并在肖像面颊被点一颗丧夫落泪痣。

五年后,匈奴王呼韩邪携贡品来长安朝拜,提出和亲的请求,汉元帝同意,王昭君遂自请愿嫁出塞。

汉元帝是个可怜的孩子。尽管他即位时已经是二十七岁“高龄”,可是做皇帝的基本素养还是和十岁的孩子有上一拼。

他为人忠厚,但有人说“忠厚是无用的别名”,这实在是对汉元帝的致命打击。

他很老实,而老实人自古都是要受欺负的,皇帝自然也不例外

史上最老实的皇帝:除了被忽悠放走昭君,他还拆过祖庙!

汉元帝是个可怜的孩子。尽管他即位时已经是二十七岁“高龄”,可是做皇帝的基本素养还是和十岁的孩子有上一拼。他为人忠厚,但有人说“忠厚是无用的别名”,这实在是对汉元帝的致命打击。他很老实,而老实人自古都是要受欺负的,皇帝自然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老实皇帝,是连画师都敢欺负的。汉元帝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朝廷征集天下美女,当时南郡秭归(今湖北省)王昭君入选其中。从全国征集的美女数以千计,皇帝无法逐一亲视,便由宫廷画师画成肖像以供御览。

宫女们为早日得到皇帝宠幸,争相向画师行贿,以求将自己画得更美些。王昭君生性耿直,不肯行贿,所以被画师毛延寿丑化,并在肖像面颊被点一颗丧夫落泪痣。五年后,匈奴王呼韩邪携贡品来长安朝拜,提出和亲的请求,汉元帝同意,王昭君遂自请愿嫁出塞。

按照礼仪,王昭君向汉元帝告别的时候,汉元帝看到她又美丽又端庄,可爱极了,很想将她留下,但已经晚了。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

放走美人也就算了。

但元帝先生的命运似乎不太好。

自打他即位起,天灾人祸是接连不断。

不是这里地震就是那里水灾,再不就弄点瘟疫之类。

至于冬天打雷、夏天下雪、春末霜降,简直就是小儿科了。

而日食、彗星之类的异常现象也时不时地光顾一下,借以吓唬吓唬我们这位数理化知识相当贫乏的皇帝大人。

当时的臣子上书说:从《春秋》记载的240多年历史来看,连续六年天灾如此频繁无过于当朝。

元帝看了是哭笑不得,但他毕竟是个好人,所以总有他好人的办法。

一有灾难降临,他就大赦天下,减省刑罚、赋税,可这终究于事没有多大补益。屋漏偏逢连夜雨,南越一带还不断造反,匈奴这边也不消停,偶尔羌人也趁火打劫凑个热闹,弄得国库空虚,家徒四壁。皇帝大人简直就跟要饭似的,整天愁眉苦脸,无计可施。

打吧,没钱没粮;不打吧,人家还闹独立、要东西,有时候还搞军演杀使节到边境抢劫示威,元帝是上吊的心都有了。既然没有能力解决,那好,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爹死娘嫁人,各人顾各人吧。

朝里朝外闹心事不少,朝廷上更是不安生。一般来说,历朝历代都有党争。这些大臣们上班时无聊之余,互相挑拨离间,说东道西,天南地北,弄点你死我活的小道消息传来传去,让皇帝老人家每天找点事做,或者是作为茶余饭后之谈资,也算是臣子们孝敬皇帝陛下的一项重要内容。

如果碰到个狠角儿,比如武帝,或者高祖刘邦,这些大臣的脑袋不知道在哪块地下都能长草了。可元帝不同,他整天一本正经,看着这些大臣吵来吵去,绞尽脑汁也理解不来,只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没办法,接着混吧。

元帝为人懦弱,做事犹豫不决。他不熟识典籍制度,故而被手下人耍弄、利用,以致于还逼死了自己尊敬的老师。他的老师叫萧望之,元帝很器重,让他做了副尚书,处理国政。由于望之先生很能干,尚书史高就怀恨在心,与受元帝宠信的太监石显勾结,趁机陷害萧望之。

他们趁着萧望之外出休假,就上书诬陷萧望之结党,应“召致廷尉”。

元帝先生可怜的智商不理解“召致廷尉”就是逮捕下狱,还以为让萧望之跟廷尉聊聊家常,解释一下,就同意了。

过一段时间,元帝想起了,好些日子没看见我老师了,这是咋个回事?一问,怎么还把俺老师弄监狱度假去了?赶快给我放出来。

后来,萧望之的儿子上书指责这起“乌龙”事件,石显等人又借机诬陷:你看看,这萧望之不知悔改,还指责陛下您呢,该让他进监狱反省一下。

元帝对老师还是很够意思,说:望之先生生性刚烈,再次下狱恐怕就没法活了。

石显马上说:如果现在不给他点教训,以后怕他还会更张狂。

况且这点小事,还不至于弄出人命。

元帝一听有道理,处死没必要,让他长点记性还是有必要的。

萧望之听说要逮捕自己,就服毒自尽了。

元帝是痛哭流涕,悔恨不已,终其一生都要在老师祭日去坟前祭奠一番。

作为皇帝,元帝的理解能力确实是成问题的,这也决定了他处理政务的决断能力。

永光二年七月,陇西羌人造反。

右将军冯奉世认为发兵四万可胜,丞相、御史等人认为发兵一万可守,于是争执不休。

皇帝最后拍板,折中一下,“益二千人”,也就是派了一万二千人,结果是被羌人大败。

冯奉世后来要求增加三万六千人,皇帝突然大方起来,派六万余人。

不仅如此,他后来又下令招募士卒万人。

从这件事上来看,元帝先生不仅语文没学好,数学功底也有点差。

汉元帝是个很好玩的人。

他一本正经做事,结果却总是出人意料。

为了节俭民力,他下令拆除年代较久的祖上宗庙陵园,可过了几年身体不大好,以为是得罪了老祖宗,就又让人给修复了。

等他死后,丞相匡衡说这宗庙未能延续元帝寿命,还是要拆除。

我们看元帝一朝,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除了增加一点名义上的GDP外,老百姓似乎也未能从中得到什么实惠。

元帝先生其实还是有一点幽默细胞的,只是他自己并不知道。

有次他到虎圈看斗兽,一头熊不知怎么跑了出来。

这头熊也不在乎皇帝不皇帝,顺着栏杆就往殿上爬。

左右、贵人都吓跑了,只有一个姓冯的婕妤(冯奉世之女)挡在他前面。

等到身边人把熊格杀后,他居然还问冯婕妤:你咋个不跑?这皇帝可能是吓傻了,别人在危险面前跑之不胜,他还是稳坐钓鱼台,纹丝不动,真是幽默到家了。

也许是元帝的冷幽默具有传染性,他身边的臣子也颇有几分搞笑的本事。

比如贾捐之和杨兴关系比较好,两个人想搞掉受宠的石显。

怎么办呢?直接说石显坏话是不行的,皇帝老人家听不进去。

那就夸石显,然后借机互相推荐,等掌握朝政后再图下一步。

奏章上去,石显何等老奸巨猾,直接戳穿二人阴谋,结果是捐之弃世,杨兴髡钳为城旦。

想搞人没搞成,自己却被搞掉,这阴谋诡计也不是谁都能玩的。

顺便提一句,贾捐之有个很著名的太爷爷,那就是贾谊。

元帝很直性,做事认死理,手下人自然也有这方面的秉性。

有一次他去祭祀宗庙,可乘船也可走桥,这时跑来一位仁兄,把帽子一脱就磕头不止:陛下您得走桥,如果乘船我就撞死在你这车轮上,让你有了污点将来进不了太庙。

元帝这个气,这是哪跟哪,就想不从。

旁边马上又跪下一位:陛下,这是怕您坐船出危险,走桥比较安全。

元帝一听,对着先前要撞死的那位就喊上了:劝人也没有这么劝的,咋就不能说明白呢?他是不去问,大臣也不说。

这对君臣真是天造地设,是绝配。

石显是个危险人物,他对元帝是了如指掌,总是利用元帝的弱点给自己谋求利益,朝里很多人都对他抱有怨言。

石显也生怕有人向皇帝检举揭发自己,就想出一个计策。

他先跟元帝打好招呼,说自己平时工作勤快加班加点,难免下班时会有些晚,请陛下您传个旨给门卫,我晚出时务必开门。

元帝一听,特别高兴,就答应了。

过一段时间,果然有人弹劾石显,说他擅开宫门。

皇帝很是得意,把这事跟石显一说,石显是故作流涕状,趁机说:今妄说我者,皆此类也。

元帝从此对石显是更加信任。

元帝一生过得平淡无奇,从史书上看,他除了杀掉贾捐之外,也不屠戮大臣,是个地地道道的好人。

但好人未必就是好皇帝,因为他无聊、无趣,总是一本正经,却又做不了多少大事。

这在我们现代社会里有个通俗的解释:情商决定了你做事的方式,而智商则决定了你做事的高度。

元帝先生在这两方面实在都是太有限,因而,我们也就不要苛求于他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

典韦被称为老实人,是因为典韦对曹操忠心耿耿,出生入死的保家卫国。

典韦是三国时一位典型的勇猛将军,曹操非常器重和赏识他,典韦原在张邈帐下,因与人不和,手杀数十人,逃窜山中,在一次捕虎时,夏侯惇见典韦逐虎过涧,固收于军中,夏侯惇把他推荐给曹操,曹操是个识才和爱才之人,一见他“容貌魁梧”,且随身的两枝铁戟,重80斤,挟之上马,远使如飞,就非常喜爱。

遂命为帐前都尉,解身上锦袄,及骏马、鞍赐之,典韦感曹操知遇之恩,对其一片忠心。

因为典韦为人憨厚。勇猛无敌。看起来。憨憨的。

三国演义中鲁肃鲁子敬温和老实。

鲁肃,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人,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鲁肃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

达芬奇画出的鸡蛋不是一次次乱涂鸦,在他很失败时,他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练习,耐得寂寞,坚持得住,审视自己的不足,苦练基本功,最后才成为赫赫有名的画家。

越王勾践在遭到失败后并没有心灰意冷,他明白成功不会是一蹴而就,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作风,于是才有了“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的神话,吴王阖闾败就败在缺少越王勾践那股脚踏实地的作风上。

西汉初的石奋。

司马迁:“仲尼有言曰“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其万石、建陵、张叔之谓邪?是以其教不肃而成,不严而治。

塞侯微巧,而周文处讇,君子讥之,为其近於佞也。

然斯可谓笃行君子矣!

” 唐朝大将尉迟恭。

他曾辅佐唐高祖李渊打天下,立下了非凡的战功。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以后,他又帮助新皇帝治理天下。

可谓位极人臣了。

一天,李世民高高兴兴把尉迟恭召进宫内密室跟他说起了私房话,竟然是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尉迟恭。

闻听此言,尉迟恭赶紧双膝跪下说:“我妻子很粗鄙,而且长得也不漂亮,但是我们却不失夫妻情。

” “我常听人提起古人说过的话‘富不易妻,德也’,对这句话我是非常赞赏。

”尉迟恭婉言谢绝了皇帝的美意。

李世民从此对尉迟恭更加敬重。

北宋时期的晏殊 他年轻时候被人推荐到朝廷。

进皇宫的那天正赶上殿试,于是就一同参加试。

他拿到题目一看,竟然是他十天前刚做过的题目。

于是他拿出了做过的草稿,递给皇上宋真宗看,请其另出题目。

真宗一看他这么诚实,喜欢得不得了,就让他到馆阁任职。

到馆阁上班后,他发现不少同事经常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儿去名胜古迹游玩或者是参加宴会,街上的酒楼都给这些无所事事的官员们提供有玩的场所。

只有晏殊不去玩,而是在家里跟弟弟一块儿读书。

过了些日子,真宗做出批示,选晏殊当太子的辅佐官。

宰相和吏部的官员都感到不可理解,真宗说:“朕听说,近日馆阁的臣僚都在嬉戏游玩、请客吃饭,而且是夜以继日。

只有晏殊在家里跟弟弟用功读书。

这么谨慎笃厚的人辅佐太子正合适。

”晏殊见到皇上,老老实实地说:“我不是不想去游玩,也不是不想去跟同事们吃饭,只是太穷。

要是有钱,我肯定会去的,不会把自己关在家里。

”看到晏殊这么诚实,皇帝更高兴了,越发感到自己的选择的确英明。

到了宋仁宗的时候,晏殊果然受到重用。

有清一代的诗坛领袖王渔洋,出生于山东省桓台县有名的“新城王氏”,其家族从明朝中叶到清朝中叶,300多年间科甲蝉联,叔侄进士,兄弟督抚,父子尚书,光耀迭出。

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祖先竟是从诸城到桓台给地主扛长工的“打工崽”,第一代的女主人也是贫家女子。

这一对贫贱夫妻存道义之心,行道义之事,并且对儿孙言传身教,在家境不甚宽裕的情况下,在第二代培养出了一位“尤好施予”的“善人公”。

以这种良善家风作温床,当王家从第三代开始有能力供养子孙读书时,渐次成长为一个横跨明清的名门望族。

不难看出,“新城王氏”能够取得显赫功业,一个重要原因是“忠厚传家”。

说起“忠厚传家”,让人联想起那副流传于国内许多地方、更在山东大地常见的春联:“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这副春联与齐鲁文化有着很深的渊源,深深影响了山东人。

《论语》“学而”篇有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在这里,“孝、悌、谨而信、泛爱、亲仁”可用“忠厚”概括,“学文”可用“诗书”表意,这副春联大体表达了这句“论语”的意蕴。

而且,“忠厚”是品德培养,品德让人立得住身,“读书”是能力培养,能力让人走得开路,无论是《论语》还是这副春联,都将品德培养置于能力培养前头,这反映了一个人入世做一番事业的成长规律,具有科学性。

看其上联,忠厚就是忠义厚道,就是忠人之事、以诚交往、宽厚仗义,这是从古至今山东人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

一个《列女传》上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一点。

齐国攻打鲁国,鲁国一位村妇在逃亡途中,丢下自己的孩子,只带着侄子逃命。

面对疑惑不解的齐国将军,这位鲁国妇人说,丢掉自己的孩子虽然心痛,但合于道义。

齐国将领感叹鲁国是仁义之国,不忍攻打,回去禀报国君,竟也获得同意。

现在,茌平县建有纪念这位鲁国村妇的义姑祠,这位妇人以及她的做人做事道理,感化着一代代齐鲁儿女,影响着齐鲁儿女的行为。

在山东,“忠义”不仅是个人修养,更上升为许多家族的文化,以此泽被乡里,惠及天下,而这些家族也人丁兴旺,传家久远。

这并不是简单的“善有善报”的因果报应,而是有其内在道理。

一个人秉持忠厚本性,在一些小事上会吃亏,但会在其周围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磁场,做事顺遂宽广,款款成事。

这就是《菜根谭》上所说的“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

而忠厚品德上升为一种家族文化,代代相传,则会代代获得佑助。

这就是《易经》上所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这方面的事例在齐鲁大地不胜枚举。

有孔夫子黄钟大吕般教化,有几千年来的家传乡约,有春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为传播,“忠厚”已在齐鲁大地深深扎根,成为今日山东人的性格基因,深深融入齐鲁文化的骨髓血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山东人更加坚守忠厚品德,而这样做的现实结果,往往是让人更乐于与之交往,引来更大的回报。

这方面的事例在山东也是不胜枚举。

而在万千山东人的践行下,忠义品德塑造了山东人的良好形象,成为山东发展的软实力,成为山东人建设美好家园的重要力量。

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品质。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诚实守信的美德大唱颂歌,而且努力地身体力行。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g20221109174414fca8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