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北宋南宋的九帝,下面小编就以5508字给大家详细介绍历史上北宋九朝十八帝,预计阅读需要14分钟!
宋太祖赵匡胤: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他
赵匡胤是个疑心病很重的人,因为他自己的皇位是通过一场兵变(陈桥兵变)篡权得来的,所以他非常提防自己手下的人走他的老路。
由于他每天这么想,他睡也睡不着了,吃饭也吃不香了。
他讨厌一帮大臣每天交头接耳叽叽喳喳地开小会,这让他觉得这帮人时时刻刻都在商量着谋反。
“发明家”赵匡胤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宋代官员的帽子两侧延长出长长的帽檐。这样大臣之间只能保持距离进行公开交谈。因为如果凑到一起,距离过近,就会相互触碰甚至掀翻对方的帽子。
大臣们都不愿意掉帽子,因为掉帽子就意味着不想干了。不想干了就意味着丢工作,谁都不想丢工作,于是大臣们都开始保持距离。
拉开了大臣之间的距离,小赵同志又发动了一场叫做“杯酒释兵权”的活动,瓦解了地方军事和当朝大员手中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啥叫“杯酒释兵权”呢?
意思就是赵匡胤请大家伙吃饭,在饭桌酒局上提示大家这饭不能白吃,吃了饭就得把手里的权力留在桌子上。
那要是握着权力不想给呢?
赵匡胤表示:那就只好把命留下了。
通过这样的权力集中,赵匡胤加强了皇权统治,避免了像老前辈唐朝“藩王作乱”的情况,但其“重文抑武”的政治方针,也让宋朝的军事实力变得极为羸弱,后世之大宋,整天被周边几个少数民族小老弟按在地上摩擦。
宋太宗赵光义:大力开展“送温暖进万家”公益活动
宋太宗赵光义(939年-997年)
赵光义不仅是个皇帝,还是一个“成语发明家”。
他爱读书,于是命令大臣李防编写了一本《太平总类》。这是一本浩浩荡荡的文学百科,收录了一千六百种以上的中国历代文学巨著,全书共一千卷,加起来有十本牛津辞典那么厚。
一般皇帝编书,无非是为了彰显自己重视文化,再给自己在功劳簿上记上自己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这么一笔丰功伟绩。但赵光义下令编书,目的很单纯,也很简单,他只是喜欢看而已。
小赵同志勤勉朝政,每天已经非常忙碌,但还是规定自己每天至少要看三卷的《太平总类》,大臣觉得他辛苦,规劝皇帝“少读书,少看报,多吃零食,多睡觉”。
赵光义表示:开卷有益。
这是他发明的第一个成语,意思就是无论如何,多读书还是有好处的。
北宋的都城,在今天的河南开封,虽然在黄河之南,但冬天到了,还是很冷。
寒风瑟瑟,北风呼啸,滴水成冰。
这样恶劣的天气,富人家里暖洋洋,穷人家里冷飕飕。
你可能觉得,身居高位的皇帝,每天只会听见大臣们歌颂天下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是不会知道穷苦百姓的遭遇的。
但赵光义什么都清楚,他不仅把一切看在眼里,还付诸在行动上。
他顶着大雪纷飞,给城里的孤寡老人们送米送油送面送衣服,搞了一场“古代慈善”。
作为北宋帝国的最高统治者,能在这样寒冷的日子里,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由此,“雪中送炭”的典故传播开来。
从历史角度来说,赵光义在位时期,北宋持续发展,稳步提升,他不算盛世明君,但也算一个贤明的皇帝,而从人文视角来说,心思温悯,内心善良的赵光义,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
宋真宗赵恒:你拉手,我拉手,咱们还是好朋友
宋真宗赵恒(968年-1022年)
早在宋太祖赵匡胤还是皇帝时候,年幼的赵恒就整日出入皇宫。小孩喜欢四处转悠,喜欢溜达,这可以理解。但赵恒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事。
他趁人不注意,偷偷爬上了皇帝的宝座,四仰八叉地坐了上去。于是爷孙俩发生了这样一段对话:
赵匡胤:皇位好做吗?以后想当天子?
赵恒:一切都是听从天命罢了。
天命没有辜负赵恒,多年之后他果真成了皇帝。当了帝王的赵恒算是个治世明君,北宋在他的统治下大繁荣,发展得有模有样。天下太平,但皇帝后宫却出了大问题。
李宸妃生了个儿子,本来是延续国脉,皆大欢喜的事情。但另外一位妃子刘娥却不太开心,她和太监郭槐一顿神奇操作,居然在赵恒的眼皮底下用剥皮的狸猫换走了襁褓之中的婴儿。
赵恒一看这是怀胎生了个怪物啊,勃然大怒,把李宸妃打入了冷宫。“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也流传至今。
当然,历史滚滚,会发生数不尽匪夷所思的故事。但后人身在历史之中,也会为平白受屈的人正名。多年之后,开封府尹包拯重审“狸猫换太子”案,真相大白于天下。
赵恒在位时,宋朝已经从一个卑微的四线小县城发展成了一线大城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北宋终于不再和当时的老大哥辽朝整日交战,而是签订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澶渊之盟),成了一对兄弟国家。
这是辽宋历史上一次非常有战略意义的和谈,此后两百多年,辽宋之间在没有大规模的战事,反而相互友好来访共计近四百次。
表面的和平安逸也许让一部分人乐得自在,但更多的人知道,暂时的和平,为了是养精蓄锐,厉兵秣马,为了未来的大战做准备。
在古代,国与国之间没有友谊,只有利益。
宋仁宗赵祯:大宋第一“暖男”,我当仁不让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
我们来看这位老兄的封号,就知道他一定是一个宽厚仁慈的君王。
的确如此,赵祯是个非常温柔的男人。堪称“大宋第一暖男”。
进士苏辙参加科举考试,在试卷里写了一堆嘲讽赵祯的话。他说皇帝每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一看就不是个好东西。
考官们一看,呦呵,能耐不大,胆子不小,一天没事就会整这些个谤君辱国的妖言。这种人应该抓起来,判处死刑,并且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立即执行。
但赵祯有不同意见,作为被嘲讽的对象和第一受害人,他表示:行科举之事,就是要选拔与众不同的人才。这个苏澈不过一介平民,就敢如此直言,应该予以表彰。
苏澈:我侮辱皇帝反而升官发财了?
这件事听起来有趣,同时也反映了仁宗治国的基本思想,那就是贯彻“仁”字,选贤任能。
白天处理完侮辱自己的小黑粉,晚上回宫吃饭,皇帝还没吃两口,就吃出一粒沙子来。
这要是换了别的皇帝,可能因为这一粒小小的沙子,整个宫里的厨子都要遭殃。
但赵恒却告诉身边的侍女,让他们千万不要声张此事。皇帝表示:无所谓,没啥事儿,消停的。
因为这个身份尊崇的大宋天子,本质上就是一个心疼黎民疾苦,讲究一律平等的人,仁慈,只是他日常的行为准则罢了。
但帝王的仁慈,却有可能给一个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
赵恒是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四十二年的时间里,在赵恒仁政治国的管理下,宋朝的文化、科技遥遥领先,但军事水平却发展缓慢,甚至落后于周边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也为后来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宋英宗赵曙:苏轼苏轼!唯爱我轼~
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
赵曙可谓是个不折不扣的追星族,他非常喜欢当时的大文人苏轼。
自己既然当了皇帝,有了能力,一定要捧红偶像。所以他决定重用苏轼,但却被大臣们以“理智追星”为由给制止了。
虽然自己喜欢的偶像不能启用,但朝中的能人还是一抓一大把的。司马光就是其中之一。
这位皇帝虽然在位时政绩平平,但是却干了一件在中国文化史上让人十分轰动的大事。
他让司马光编撰了一本叫做《资治通鉴》的书,而这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赵曙多病,也许文学的书卷气息能让他得到一丝安静。对这位整天病恹恹的皇帝来说,他没有让北宋雄起,越来越强的能力,他也没有这样的梦想。但他也不敢让国家在他手里有任何不经意或者致命的闪失。
他是一位如此平淡,平常,平庸的皇帝,让北宋渡过了一段无聊又无虞的岁月。
宋神宗赵顼: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变的,就是变化
(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
赵顼在位的时候,一些大臣们经常向他打小报告,内容如下:
报告皇帝,苏轼写诗,我感觉他写的诗影射皇帝,他是意图谋反。
报告皇帝,司马光写书,我看他写书神神叨叨不三不四的,他写书一定是要造反。
报告皇帝,范缜、张方平、陈襄整天吟诗作对,鬼鬼速速的,我看他们是要密谋篡权。
对于这样“文字狱”式的诬告,我们正直的赵顼是这样回答的:
人家写诗是自由创作,关我什么事,别动不动就谋反谋反,除了构陷同僚,能不能有点正事了?
训斥完这帮无事生非无中生有的大臣,赵顼找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王安石。
为了对付这帮贼眉鼠眼,乱七八糟的大臣们,他大力支持王安石进行变法运动。
何谓“王安石变法”?说白了就算把大宋朝几代以来的制度给他改个底朝天。
看得出这位皇帝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但代表旧势力的大臣和皇亲贵族们声势滔天的讨伐又让赵顼心生退意。
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他是那个在保守固执的大环境中的变法派的靠山,但却是个不够坚定,容易动摇的靠山,宋朝没变法能借着“王安石变法”的东风走上强国之路,反而在新旧制度的折腾中错过了制霸的机会。
宋哲宗赵煦:不服?那咱们来打一架啊!
宋哲宗赵煦(1077年-1100年)
赵煦即位的时候,只有九岁。
但这位皇帝人小,本事不小。
辽朝使者来宋朝觐见,大臣们担心少数民族的奇装异服会吓到小皇帝。
这些先皇旧臣们并不把皇帝当成一个成年人,甚至未必把他当做皇帝,只把他当成一个孩子。
这是宋朝政治上一个很显著的特点,皇权往往被轻视,权力的天平总往群臣这一边倾斜。
他们对赵煦说,你要是害怕,咱们就先不见。
没想到赵煦反问:辽国人是人吗?
大臣们被问懵了,只好回答,是的,陛下,辽国人也是人。
赵煦:既然辽国人也是人,那有什么可害怕的?
当天的“宋朝日报”头版头条:九岁孩童语出惊人,满朝大臣大吃一惊。
长大后的赵煦也是个狠人,发动了数次战役:洪德城之战、平夏城战役、河湟之战。
这些战役的直接后果就是:让一直在边境非常嘚瑟的西夏国臣服,规规矩矩的做了宋朝的小老弟。
平心而论,赵煦是个想要开疆拓土,壮大宋朝的皇帝。但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宋、辽、金、女真、吐蕃、回鹘都有着和赵煦一样的梦想。虎狼环伺之境,就如三国乱世,再贤明的君王,又能有几分作为?
宋徽宗赵佶:天下文青出我辈,一入文坛岁月催啊~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
赵佶不仅是在宋代历史上有名的“文艺皇帝”,放眼整个中国历史,他也是数的上号的“文艺青年”。
因为他的确是个很有才情的人。吟诗作对啥都会,唱歌跳舞样样行。
赵佶喜欢书法,但他和别人不同,别人喜欢书法,大都是模仿先人创作,他却开创了独属于自己的“瘦金体”。
什么是“瘦金体”?这是一款风靡后世,沿用至今的简单,高效,美观,且实用的字体。
搞完书法,赵佶又开始作画。
这位皇帝画家作画也是一绝,因为他将他自己的本事融会贯通,将诗歌、书法都在落在画中。很多外国学者在研究赵佶的画作时,都给出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赵佶的画是中国古代的魔幻现实主义。
当完画家,赵佶又发展了起了自己的另外一大爱好,那就是收藏。
皇帝爱收藏,谁也挡不住。
历朝历代,只要说的上来的宝贝,基本上都被赵佶收入囊中。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赵佶是这幅画的第一任主人。
就连画上的“清明上河图”几个字,都是赵佶亲自题的。
当然,赵佶的人生经历不止于此,他喜欢研究的东西有很多,他感兴趣的东西也有很多。
但对治理国家,他是一丁点的兴趣也没有。
《水浒传》中,宋江和他的一百零七位兄弟们反抗的,正是这位皇帝。
也许赵佶对中国文化的进程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也许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许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不可撼动。
可他作为一个皇帝,不仅没有让北宋王朝抓住任何一线复苏向上的生机,反而将王朝推向了更大的深渊。
宋钦宗赵桓:打人别打脸,打脸真心伤自尊啊
宋钦宗赵桓(1100年 - 1156年)
提到赵桓,大家想到最多的,可能不是别的,而是“靖康之耻”。
虽然他在位时间只有一年多,但却在历史上不断被人提起。
一年多的时间,赵桓罢免和授职的大臣,足有二十六人。
偏偏运气不好的赵桓把那些提出正确意见的大臣都罢免了,那些没啥能力只会误导皇帝的大臣反而被连连提拔。
用人上的失误导致了国家决策层面上的失误。
当时最杰出的抗金将领,民族英雄李纲,赵桓只给了他七十七天的时间来发挥,然后就被罢黜。
这个末代君王刚愎自用,几乎不相信身边的任何人。
内忧不断,外患频繁,让这个毫无经验的年轻人变的慌乱。
但如果把北宋灭亡的厄运全都怪罪到赵桓身上,并不合适。因为赵桓充其量只是一个“背锅侠”。
自己屁股底下这个皇位,是自己的老爹赵佶一看国家要完蛋,甩手甩给他的。
摧枯拉朽、积重难返。这是当时的北宋王朝最好的写照。
谁想做亡国之君?
答案是没人想做。
但百年来北宋“重文抑武”的发展方针,已经让宋朝变成了一个看起来光鲜亮丽但是实际上一拳就倒的绣花枕头。
因为文化的繁荣,只能让文艺青年们享受古代辞藻的带来的乐趣,却不能为抵抗外敌献上哪怕一点作用。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金国军队兵临城下,不仅灭亡了这个悠悠的北宋帝国,还把徽宗、钦宗两位皇帝抓走了。
两位曾经荣光无限,坐在九五之尊皇位上的人,如今坐上金国的囚车,变成了最普通的阶下之囚。
当他们看着汴京离自己越来越远,看着渐渐消失的城楼、城墙。
看着铺天盖地的烽火狼烟,遍地的黎民百姓的哀嚎。
他们那一刻,在想些什么呢?
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
城墙不是一天建起来的,也不会一夜之间轰然倒塌,任何一个国家的兴亡,都是无数人的因果关系和数不尽的蝴蝶风暴,若问历史,只有红尘悠悠,留在那一片金戈铁马的岁月中了。
史册号网友观点:赵匡义和赵光义其实一个人,称帝时为了避讳其兄宋太祖的名讳,所以改名赵光义。
其实是“爷侄俩”,我是北方人,我们北方某些地方有时候会把大爷和侄子的关系淆也叫成“爷孙”,所以就这样写了,这是个人的写作习惯,多担待~,文中的错误,第一,宋太祖赵匡胤和宋真宗赵恒他两不是爷孙俩,你怎么就搞成了爷孙了呢,他两是叔侄关系,第二,那个宋仁宗的名字你没搞清楚,前面是赵祯是对了的,后面你怎么搞的?硬是把他爹的名字拉了过来,朋友,首先非常感谢您指出的错误。
但希望您下次注意看评论,这些错误我在置顶评论里早就补充说明了。
大辽在北宋和大金南北夹击下,在靖康之耻之前就被灭国了,哪里来的200多年的和平,感谢阅读转发,夜已经深沉,还是要早点休息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