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圆明园的毁灭的原因资料,圆明园是怎么毁灭的?为什么毁灭?

八国联军给烧的。

为了毁灭证据。

圆明园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家园林。1709年开始建造,1809年基本建成。建成之后又经过嘉庆、道光、咸丰三代的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终成中国历史上的“顶级园林”。

历史上,圆明园历经了两次劫难。

1857年,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联合出兵侵略中国。

咸丰皇帝派他六弟恭亲王留守北京,自己逃到热河躲起来了。

10月5日,英法联军兵临北京城下。

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开始疯狂抢劫。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俄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

大火连烧3昼夜。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

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冬的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如圆明园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建筑共13座。

不过在1900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的时候,他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终于遭到了灭顶之灾。

等等,这还没完。

在当年英法联军杀到北京的时候,有一个中国人一直从上海随行英军到了北京。

这位“闪亮登场”的中国人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老爹叫龚自珍,他的名字叫龚橙。

据《清朝野史大观》、《圆明园残毁考》等载: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中国,龚橙随英舰北上来到北京后,将辫发盘到头顶,戴洋人帽,穿白色西装。

他将联军引进圆明园,并抢先一步单骑直入,取珍宝重器以归,大发横财。

接着,就有了那场震惊中外的大火…

从二十世纪初以至到民国成立的前几年,十几年当中,从圆明园向外盗抢建材的车辆基本上没有停过。这也就是为什么圆明园里面的华表和仙人像会出现在今天北京大学的校园里的原因。

对于那时候的情况,清朝文人黄浚曾有一段相关的描述:“圆明园—役,其始联军仅焚园外官吏房,或为军事上必要之举动。

而许多旗人土匪,即乘机劫掠,于是联军旋亦入园。

”当年肃顺手下的王门运在他的《圆明园词》里写到:“敌兵未至雍门荻,牧童已见骊山火。

”他还特别注解到:“夷人入京,至园宫,见陈设巨丽,相戒弗入,云恐以失物索偿也。

及夷人出,而贵族穷者倡率奸民,假夷为名,遂先纵火,夷人还而大掠矣。

”据他所见所闻,认为当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最先进入圆明园盗掠的,不是英法联军,而是当地土著,是海淀附近的满汉穷人。

据英法联军将士的回忆录,他们是10月6曰追赶满兵,进入圆明园的。

当日,为了战事,在圆明园外围烧了几间房子。

来自乡下的英法兵士,住在宫殿里,眼界大开,垂涎三尺,已经在议论盗掠珍宝。

但据说第一天还好,只有几个法国士兵拿了几件小东西,权作纪念,没有动手。

第二天,10月7日,海淀的中国人下手了,他们不敢抢外国大兵占据的宫殿,就抢那些无人看管的佣人、管家和太监的住房…

前因就是中国太有钱而又太懦弱

后果就是中国输的太惨而又没办法

"圆明园"是康熙给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的赐园,历经雍正、乾隆、嘉庆等朝修建,气宇宏伟,精美绝伦,曾是皇帝办公所在地。初始的总设计师是曾修建紫禁城的雷金玉,后由几代皇帝亲自指导。

"圆明园”是由康熙命名,并亲自御书,匾牌就挂在园明殿门上方。”圆明”二字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清朝政府在康、雍、乾时代虽有盛世之称,但却封固保守,错过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发展的大好时代,成为科技贫国,成为落后世界的地位。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恒古不变的历史自然规律,其恶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充分体现出来。

八旗军精锐在洋枪洋炮面前不堪一击,一败涂地,只好割地赔款,屈辱求和。

尝到甜头后的英国强盗又伙同法国强盗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另外美德日意葡俄等国趁火打劫,最后为了掩盖罪恶,在洗劫圆明园后

放火烧了圆明园,最后只留下几根柱子作为耻辱柱激励后人,奋发图强,不忘国耻。

英法强盗火烧圆明园的前因就是抢劫掠夺,后果就是抢劫,杀人后放火毁灭证椐。法国著名作家雨果在巜两个强盗》里面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强盗嘴脸,很简单,就是两个强盗到人家里偷东西,遭主人反抗,就抢劫,杀人,放火全干了,有兴趣的朋友可找马克吐温的作品细读一下。

火烧圆明园其实烧的不仅仅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包括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大火连烧三天三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并有数百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近代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紧邻颐和园。

她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

当时清朝康熙皇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即后来的雍正皇帝),并赐名圆明园。

康熙帝御书的“圆明园”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

雍正皇帝对“圆明”二字的含义有个解释: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

就是说“圆”是指人品德圆满无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

它是封建时代对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圆明园的正式扩建是从雍正二年(1724年)开始的,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 150多年的精心设计建设,集中了大批的人力物力,倾注了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花费了数亿计的真金白银。

圆明园以其宏大的规模、杰出的技艺、精美的建筑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世界。

这座清皇室精心营打造的皇家园林,达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也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

圆明园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其珍藏的文物众多令人惊叹,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可以说圆明园是世界最大的博物馆。

这些无价的珍贵文物和价值连城的珍宝也激发了入侵者的贪婪本质,仅圆明园被抢劫掠夺的文物的数量就达 150多万件。

今天我们有必要将“火烧圆明园”这一震惊世界的残暴事件重温一下,铭记我们曾受到过的屈辱,勿忘国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激励今天的我们为富国强民,在各行各业为中国的强盛做出贡献,找回昔日我泱泱中华傲立世界的荣光。

1856年,英法两国借着“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二次大规模侵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当年10月 6日,英法联军直扑圆明园,傍晚,侵略者闯入圆明园大宫门,攻占了圆明园。

从第二天10月 7日开始,疯狂的入侵者就肆意地对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进行抢劫和破坏。

他们肆意纵情,予取予夺,能拿走的统统拿走,拿不动的用车或者牲口拉,实在拿不走就任意破坏。

甚至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斗殴。

两天的洗劫使这一秀美的园林满目疮痍。

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圆明园遭抢劫后,英法联军向城内开进。

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并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军侵华头目为了给其侵华行为留下“赫然严厉”的印象,使清政府“惕然震惊”,竟借口清政府逮捕公使和虐待战俘为借口,1860年10月11日又派出10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

10月18日英军竟悍然下令纵火焚烧圆明园,这场“火烧圆明园”的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

就在圆明园大火还在熊熊燃烧之时,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訢被迫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

分别与英、法、俄等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北京条约》。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贫弱日衰的清政府已完全失去控制,致使圆明园及附近的诸园再遭劫掠。

近代以来我们的国家遭受了帝国主义列强长达百余年的侵略,“火烧圆明园”更是数得上的奇耻大辱,它激励着一代代革命先驱为中华的富强而奋斗。

今天,国际关系已经发生重大的变化,我国的国际地位也在飞速提升,这时我们更也应该铭记国耻。

勿忘国耻,是为了不再受到羞辱;勿忘国耻,是要激励今天的我们更加奋发图强,强国富民。

今天我们更应该有大国的心态,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有着开放、包容的气度,相信强盛的中华一定会傲立于世界。

中国地大,资源丰富,世界列强侵略野心不息,解放前只因人民不团结,政府腐败无能,所至,现在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在党的领导下,任何外国侵略势力都要失败,,

水烧圆明园的起因: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借口修约,蓄意制造事端,于1956年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果: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北犯天津,进而长驱直入北京,迫使清政府两次签订不平等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肆意烧杀掠抢,纵火烧了皇家园林圆明园。

1、文明被烧毁在烈火中

1856年,英法两国借着“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二次大规模侵略,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这场战争与第一次最大的不同便是在战争中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城并烧毁了圆明园这座蕴藏着中国千百年来文明精华的“万园之园”。

作为帝国首都的北京城被攻破对于清政府来说是巨大的耻辱,而这也直接推动了此后数十年洋务运动的发生。

关于圆明园被烧毁一事,历年来有多种说法,其中非常具有迷惑性的便是西方国家所一直认为的“清政府虐待人质说”,这种观点认为正是由于清政府对前往北京进行换约的英法使节进行扣留并对其虐待致死,才导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报复性的烧毁行动。

但这一点更多的是侵略者的一面之词,以及当时清朝官吏对侵略者观点的复述,相关学者已经研究的比较清楚了。

留在北京与英法两国谈判的恭亲王奕䜣

那么圆明园为什么会被烧毁呢?到目前为止最为大众所接受的一点便是英法联军在北方寒冷的天气条件下无法适应加之后勤供应不足,而且他们也不需要长时间占领中国的首都,放火烧毁圆明园是他们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为了尽快逼迫清政府投降并获得足够利益而采取的行动。这个观点可以说是最符合实际情况的。

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城之后在紫禁城

2、英法联军都同意烧毁圆明园吗?

在我们的传统观点中,放火烧毁圆明园是英法联军共同的行为,在各种教材中也无一不是将英法两国连起来进行阐述,而被人们所熟知的文学家雨果所写的给法国总统的一封信中更是写道:“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

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

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更是明确的指出放火烧毁圆明园是英法两国共同的举动。

但英法两国是否都参与了放火焚烧圆明园,真实情况可能与人们所熟知的情况大相径庭。

法国大文豪雨果

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放火抢劫,其实分为两次。

第一次为1860年10月7日。

10月6日,英法联军向北京进军,他们得知有一支清军部队撤退到了圆明园附近,为了歼灭清军并加快逼迫清政府投降签约,英法联军决定向圆明园进军,在7日当天抵达圆明园附近,而圆明园遭受的第一次劫难也就由此开始了。

而这一次放火的原因则是英法联军在发现圆明园附近的房子里有英法被清军俘虏人质的物品,人质的被害激怒了两国的士兵,于是他们纵火开始烧毁圆明园,英法联军共同参与了此过程,直到10月9日英法联军退出圆明园后清军才将其扑灭。

这一次劫掠虽然没有将圆明园彻底烧毁,但是英法联军却从圆明园中抢夺了大量财物,而在英法联军之后也有一部分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再次抢劫,至此第一次对圆明园的破坏完成,但值得说明的是在这第一次的纵火过程中,圆明园的标志性建筑物“三山五园”并没有被烧毁,圆明园的主体建筑依旧存在,真正遭到彻底破坏的是在十几天之后的第二次纵火,也就是1860年10月18日到10月21日的这次,我们通常说的火烧圆明园事件,指的也是这第二次纵火。

而这也是圆明园遭到致命打击的根本原因。

火烧圆明园

学者裴广强在搜集各方资料后得出了在圆明园彻底烧毁一事中,英法两国之间差生了激烈的矛盾,法国并无意于彻底烧毁圆明园,而英国为了尽快逼迫清政府投降,下令在劫掠圆明园文物之后放火烧毁这座文化殿堂以警告清政府。

在使圆明园遭受致命打击的烧毁圆明园“三山”事件中法国并没有参与进去,是英国单方的行为,而法国甚至在英国下令彻底烧毁圆明园之前对英军进行劝阻,但当时的英国驻华公使额尔金对清政府已经完全失去了信任,认为必须采取烧毁圆明园的举措才能对清政府造成致命打击。

决定烧毁圆明园的英国驻华公使额尔金

3、英法矛盾的原因探析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传统观点一直将西方看做一个整体,其实不然,要是如此西方也不会在近代多次爆发大规模的战争,英法之间更是战争不断。

只不过在对中国侵略方面,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才选择组成联军进行侵略。

但是在整体没有分裂的情况下英法联军之间的摩擦和嫌隙也是不断。

就烧毁圆明园来说,英国因为在大沽口的战败而导致英国国内内阁遭到反对党的猛烈抨击,作为带有复仇目的的英国新任驻华公使,额尔金在中国显得非常急躁与狂妄,非要给清政府以重大的打击来挽回大英帝国失败的尊严。

相反法国由于国内没有英国那么的“民主”和“开明”,法国政府受到的压力要小很多,而法国发动这场战争其目的也只是想获得相应的利益,并没有想要进行报复和打击,所以在面对烧毁圆明园这件事上并没有赞同英军。

改变欧洲格局的克里米亚战争

而就国际格局来说,自1858年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法国便寻求与俄国的合作,而这是英国所不想看到的。

所以英法之间也在逐渐的疏远,这也导致在英法合作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并没有那么融洽:法军甚至一度认为英国想通过烧毁圆明园进而摧垮清政府,扶持像印度一样的傀儡政府,将中国变为彻底的殖民地。

这对法国的是非常不利的,种种原因构成了法军对英军烧毁圆明园的反对。

圆明园遗址

文史君说

本文并无意为侵略军翻案,无论法国怎样反对英军烧毁圆明园,但是其侵略本质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数月前巴黎圣母院着火,有部分网友发出了活该的看法,认为法国一百多年前烧毁了圆明园,今天的巴黎圣母院着火是因果报应。这样的看法无疑是让人深感遗憾的。

法国的标志性建筑巴黎圣母院

诚然,近代以来我们国家遭受了帝国主义列强长达百年的侵略,“火烧圆明园”更是这百年中数得上的奇耻大辱,这样的耻辱激励着近代以来一代代革命先驱为中华之富强独立而奋斗。

在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当然也应该铭记国耻。

然而,铭记之后呢?在中国的国际地位飞速提升,国际关系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如果“勿忘国耻”带来的仅仅是对想象中的列强鬼影的民族仇恨,那么文史君认为,这样的“勿忘”已经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意义。

铭记我们曾受到的羞辱,是为了不再受到羞辱。

勿忘国耻,是要激励今天的我们,在各行各业为中国的强大做出贡献,以期早日找回昔日泱泱中华傲立世界的大国荣光。

而大国的荣光,除了大国的硬实力,还要有大国的心态。

这种心态是开放,是包容,是如汉唐那般坚持自我又勤于学习,而绝不是怀抱键盘瑟缩一角,咬牙切齿的说:“他们欺负过我,我好恨~”

所以,铭记历史,但放下仇恨吧。

参考文献:

1、裴广强:《再论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圆明园被焚毁之因——基于宏观视角的考察》,《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8期。

2、裴广强:《英法联军第一次火烧圆明园诸问题再考》,《北京社会科学》2014年第6期。

3、库赞•德•蒙托邦著,王大智、陈娟译:《蒙托邦征战中国回忆录》,中西书局2011年版。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刘路)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是月影,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牵涉的历史面比较长,咱们就简单的说吧。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到了1854年,英国率先向清政府提出修改已经签订的《南京条约》,要扩大英国在中国的权利,随后美国和法国也趁机提出相同要求,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被拒绝后,英美法等国恼羞成怒,合谋决定发动战争,以此来逼迫清政府就范。

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陷并占领广州后一路北上,至1858年打到距离京城不远的天津,清政府遂决定议和,并通知英法派出代表从天津登陆入京。

英法两国觉得清政府已经被吓住,就率军舰强行从大沽口登陆,遭到驻守大沽口清军的阻击,被阻击后英法舰队狼狈逃出大沽口。

随后英国派出代和清政府在通州展开谈判,但是谈判并不成功,英国的不合理要求被清政府拒绝,双方谈判交恶,清政府于是扣押英国谈判团一行39人并押往北京并虐待杀死21人。

得知谈判团成员被扣,并且被虐杀,英法双方大怒,以谈判受阻、解救人质为理由进攻北京。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功进圆明园,并以人质曾被关禁在圆明园为名,对圆明园进行掠夺,被掠夺的文物珍玩不计其数,随后英法联军为报复放火烧掉圆明园,守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太监宫女后宫妃嫔300余人遭惨杀。

大火连烧了三天三夜,称为世界文明史上的令人罕见的暴行。

后来有历史学家研究说,当时是英国人主张烧掉圆明园的,法国人并不同意防火,但是不管怎样,圆明园是毁在这两个强盗手中的。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的: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英法联军在圆明园的一把大火,不仅烧掉的圆明园这座世界一流的皇家园林,更主要的是烧掉了皇宫所珍藏的许多文化、科技、历史的最珍贵的名典著作,这把强盗放的大火烧掉的人类的文明,是中国的文化财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火烧圆明园的悲剧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英法联军进驻北京后,占领了圆明园,在英国首领额尔金的支持下,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掠夺,期间抢夺珍宝约150余万件,很多无法挪动的珍宝,他们选择了放火烧毁。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最终让我国的万园之园毁于一旦!使我国大量珍宝流失于国外!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皇帝命名的。

康熙皇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

对这个"圆明"雍正皇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人也。

意思是说,圆是指个人品质阶级的理想标准。

雍正二年(,圆明园的扩建工程正式开始。

这年正月,雍正帝奏准由内务府派员前往热河围场一带采伐林木。

自此之后,凡大内、西苑及三山五园营建所用木料,大部分来自围场。

雍正三年7月,内务府再委派商人于长生采办圆明园所需石料。

雍正帝有朱批云:于长生备石之事稍有耽搁,即将其议罪。

可以看出他建园的急迫心情。

雍正时期的圆明园扩建工程大体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将中轴线向南延伸,在赐园的南面修建宫廷区,严格仿照紫禁城中轴对称的形式,包括新辟的大宫门,还有左右外朝房和内阁各府各衙门的值房,这里日后成为皇帝在圆明园主政的主要建筑群。

第二部分,将原赐园向北、东、西三面拓展,构建曲水岛渚,增设亭榭楼阁,这部分构成了后来乾隆帝御题四十景”的主体。

第三部分,修建福海及其周围配置的建筑组群。

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

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

在雍正朝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完成。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华夏大地便迎来了跨度最长的噩梦,晚清时期由于消息闭塞,再加上清朝的骄傲自大,

导致清朝错过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百年时间,清军打不过西方军队并非作战不力,已经趋近于近代化的西方军队在面对落后的清朝的军队时,犹如猛虎和绵羊之间的区别,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落后就要挨打,这就是现实。

英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尝到甜头后,联合法国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英法联军一路北上,很快便打到了天津,对北京产生了极大的威胁,当时清朝连忙派人议和,然而在议和过程中双方使者却发生了剧烈矛盾,之后清朝还将西方三十六名代表关押了起来,随后英法联军便开始猛攻北京城。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并于次日英法联军开始在圆明园中大肆劫掠珍贵文物,圆明园的范围很大,

里面珍藏的文物也很多,而且都是价值连城的至宝,许多士兵为了争夺宝物不惜拳脚相加,有的军官凭借此次抢夺的财物,便可让其家族享受百年富贵生活,可以这样说圆明园里任何一件文物,都能制造出一个百万富富,中华千年积累,毁于清朝百年,可悲可叹。

英法联军在花了十几天从圆明园中抢夺文物,英法两国究竟藏有多少中华宝物,这可能是永远都是一个未知数,然而当这群强盗掠夺完财物之后,却又一把火将这个建设了百年的文化园林付之一炬,当时法国人不赞成放火,而英国人却坚持要放火,而且还是能将整个园区都烧没的大火。

至于为何英国人非要放火,当时的英军最高长官总帅格兰特给出了确切答案。

1860年10月初,英法联军以清军虐杀俘虏为理由,要求清政府赔偿抚恤银50万两,如不许则将放火烧圆明园。

此照会送达恭亲王手中。

恭亲王立即回复照会,派一名守备投送洋营。

不料该守备竟未送到,而且私将回复毁弃,另捏造一洋文收条回营交差。

英法联军方面等候三天,英国人此举的目的便是为了给清朝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西方人的可怕,为了出一口恶气便将世界上最珍贵的文化园林化成一片火海。

这就是人人称赞的英国绅士,表面光鲜亮丽,内里却都是强盗面孔,可谓虚伪至极。

如今圆明园并没有修复,依然是一副残败模样,圆明园中每一处都在时时刻刻在提醒着中国人,只有强大才有尊严可谈,历史的教训,我们从未忘记!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相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面积五千二百余亩,一百五十余景。

建筑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朝皇室每到盛夏时节会来这里理政,故圆明园也称夏宫。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是康熙赐给尚未即位的雍正的园林,用于打发空闲。

1722年雍正即位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储值房,御以“避喧听政”。

乾隆年间,圆明园进行了局部增建、改建,在东面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

嘉庆年间,绮春园进行了修缮和拓建,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年间,国力日衰,财力不足,道光皇帝宁愿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围猎,但仍对圆明三园有所改建。

圆明园于1860年遭英法联军焚毁,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皇家园林再遭劫难。

在抗战时期,又遭到不同程度破坏。

最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圆明园也受到某些破坏。

遭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被保护起来,1956年北京市园林局开始采取植树保护措施,1976年圆明园遗址随成立专营机构。

1988年6月29日,圆明园遗址向社会开放。

圆明园被烧毁是因为发生了两次火灾。第一次火灾发生于1859年10月,是由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期间所引起的。当时,英法联军攻占了北京,并且圆明园作为清朝皇家园林和文物古迹也成为了他们的掠夺目标。在英法联军撤退之前,他们放火烧毁了圆明园内的建筑、文物和植被等。

第二次火灾发生于1860年6月,同样也是由英法联军所引起的。这次火灾的规模更加惨烈,整个圆明园基本上被完全毁灭,只剩下一些残墙断壁和被烧毁的石柱、石狮等零散的石料。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的行为是对中国文化的严重破坏和掠夺,也是中华民族的悲痛和耻辱。圆明园的烧毁事件使得许多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和历史遗迹被永远地毁掉,同时也对中国的文化和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至今,圆明园的废墟仍然存在于北京的遗址公园中,成为了一处历史遗址和文化遗产的见证。

火烧圆明园原因是为了迫使清政府尽快接受议和条件,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英军名义统帅格兰特以清政府曾将英法被俘人员囚禁在圆明园为借口,即第二次鸦片战争。

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其中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

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故圆明园又称“夏宫”。

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英国人焚毁圆明园最直接的原因是要迫使清政府尽快地接受他们提出的条件,签订和约,以便他们能够按原定的计划从北京撤出。

英法联军从香港出发的时候,还是春天,他们的军官和士兵,身着春装,但是北京到了11月天气就冷了,天气寒冷对英法军队是很不利的。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

他们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

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

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在他的信中写道,有两个强盗闯入圆明园,一个叫英吉利,另一个叫法兰西。1900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圆明园,大肆抢掠后,将圆明园付之一炬。

圆明圆被毁的原因是第一由于当时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全国上下一盘散沙,给了外国侵略者有机可乘。第二国力衰败,当时的清政府对内高压剥削,对外投降主义等所致。

清王朝腐朽,专制封建制度是圆眀园被毁灭的根本原因。落后必将挨打是一个颠覆不变的真理,英法联军掠夺,洗劫,纵火焚烧充分暴露了其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本性。

圆明园毁灭的原因:

1、清王朝腐朽、专制封建制度,是圆明园毁灭悲剧的根源。落后必将挨打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

2、英法联军掠夺、洗劫、纵火焚烧,充分暴露了其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本性;

3、中国的强盗、北洋政府加剧了圆明园的毁灭。

1860年火烧圆明园,英法联军想给当时的清政府留下一个沉重的回忆,让清朝皇帝知道不可违背列强意愿。

所谓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其实是分几步完成的。

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合议分派园内珍物。

10月8日,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情势失控。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械斗。

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

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1860年8月21日,英军突袭大沽炮台。英国外交家巴夏礼交涉劝降。

8月24日,巴夏礼到达天津后调度了联军部队,与钦差大臣进行谈话。巴夏礼发现,所谓的钦差大臣并不能全权代表清政府来拿主意,所以盟军继续向通州行进。

巴夏礼到通州后,两次利用通州政府,获准将军队前进至距城市5英里处。

面对当下局势,清政府对于开放口岸,巨额赔款等条件都表示接受。但是按照中国礼制,见皇帝必须行跪拜之礼。

巴夏礼等人以自己不是中国的臣民为由拒绝跪拜。为此双方争辩许久,相持不下。

清政府接到谈判通报后指示:"必须按中国礼节,跪拜如仪,方予许可。"巴夏礼拒不接受,扬长而去。

9月18日,巴夏礼一行人离开通州,清政府则指示僧格林沁将巴夏礼一行39人以叛国罪截拿扣押,为了增加谈判的筹码,押往北京作为人质。

英国的外交官被清廷扣押,这让英法联军有了出师的名头。英法联军借此为由,带兵一路攻入圆明园,咸丰皇帝和众嫔妃仓皇出逃。

三日后,皇帝的弟弟奕忻在武力的逼迫下向英法联军交还了人质,但39名人质,生还的仅有18人,其余归还的全是尸骸。

被激怒的英国公使额尔金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并在北京城张贴告示,表示十八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之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

圆明园就这样被英国军队有条不紊的付之一炬,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

在大清天下一统的观念里,不磕头就是不承认满清政府的统治。向来以大国自居的清王朝,将西方列国都当做是自己的藩属国,即便是人家打到了家门口,依然把对方当作自己的臣属。

而正是满清统治者这种愚昧无知的自大,促使圆明园被英国军队二次洗劫,且放火焚烧。

天下一统和各国平等,这两种绝不相容的文明,在双方看来都是极其可笑的。因为磕头的问题,竟然酿成了火烧圆明园的悲剧。这不仅是满清朝的悲剧,更是耻辱。

圆明园被烧毁后,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訢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北京条约》。

圆明园被毁是因为德国,法国,英国等为首的八国联军侵略我国,清朝政府以慈禧太后仓皇逃跑,八国联军对圆明园的有价值的文物进行了掠夺,最后将圆明园烧毁

1,清王朝腐朽、专制封建制度,是圆明园毁灭悲剧的根源。落后必将挨打是一个颠覆不破的真理。

2、英法联军掠夺、洗劫、纵火焚烧,充分暴露了其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本性;

3、中国的强盗、北洋政府加剧了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毁灭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直接原因:英法殖民者的入侵。根本原因:清政府长期的愚民政策导致国民素质极端低下,国民普遍缺乏国家意识,缺乏对国家财产的保护意识。

圆明园之所以被毁灭,是因为在100多年前,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慌忙西逃,八国联军对圆明园里面的珠宝一抢而空,然后八国联军用火焚烧,使圆明园付之一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f202304251750124e14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