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北京的历史解说,中国古代历史上是谁建了北京城?

明成祖朱棣是大明朝的第三任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元璋在位时为了集中管理,把自己的儿子册封为藩王,到各地去驻守,没有宣照不得回京。朱棣受藩于北平(现在的北京)。

朱元璋驾崩后,建文帝为了巩固皇权而进行削藩,被削藩所迫,以“靖难”为由起兵反叛,最终战胜建文帝,战胜南京,最后称帝。

称帝不久,一则为了抵御外敌,二则因为原来的部下和根基都在北京,所以就迁都北平,建造了现在的北京城。

北京城,是元朝忽必烈1260年迁都燕京,在原金中都城址的东北侧兴建的都城,后来到明清两朝在元大都基础上扩建形成的现在北京城 。

由元朝中书省官员刘秉忠营建都城的总负责人,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负责设计。

那么不得不说北京城郭的由来。

相传黄帝曾率本部落和炎帝部落在现在北京附近的逐鹿打败九黎部落,并建立部邑。黄帝的孙子额项曾到幽陵祭枢,即北京地区的总称,到帝尧时代才建立幽都,即古代北京,才出现城郭。

在公园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帝尧后代于蓟,后来燕侯吞并了蓟,就以蓟为中心,建立自己的国家,也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蓟城,那个时候北京叫蓟城。

战国时期燕国都城——蓟

北京城发展壮大是南宋时期,金朝迁都燕京,更名为“中都”,在辽国陪都南京扩建而成,但是,在1215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队攻陷之后,城池被摧毁。

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为了进一步统治中原地区,将统治中心南移到现在的北京城,也就是金中都,因为战火金中都被摧毁,做为一国之都无法承担都城职能,便下旨修建新的宫殿与都城。

在刘秉忠主持下,在原金中都城址的东北侧选址,阿拉伯人也黑迭儿,按照中国传统建造,设计了元大都,大都城设计参照《周礼.考工记》中“九经九纬”、“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规模宏达,规划严整,设施完善。

为了保障都城的供水,郭守敬担任都水监,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并打通了京郊西北各泉与通惠河的链接,作为上游水源。

元大都规划图

元大都于1267年开始动工,历时二十余年,完成了宫城、宫殿、皇城、都城、王府等工程的建造,大都新城周长28.6公里,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

明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形成了现在的北京城。

清代完全沿用明朝的都城,没多大的改变。皇城与紫禁城都是明朝修建。

现在的北京城形成,是在元朝刘秉忠主持下、阿拉伯人也黑迭儿设计,大规模修建,明朝在此基础上扩建,清朝到现在一直沿用。

明朝燕王建造:

北京,古称燕蓟之地,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北京城建城已有3040年的。不过在这3000多年中,应该分为三次建城史。

第一次,西周。

早在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朝灭商后,武王封帝尧之后于蓟。《礼记·乐记》:“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讲的是周武王消灭了殷商势力之后,立即着手分封黄帝的后代于蓟的事实。

西周初年,周武王还封了另一个诸侯国,这就是燕国。《史记.燕召公世家》:“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

也就是说,西周初年的时候,现在的北京城及临近的地区,实际上有两个西周的诸侯国,一个是蓟国,另一个是在蓟国附近建立的燕国。

东周时,燕国逐渐兼并了北面的蓟国,并且将国都迁移到蓟城,从此以后就有了燕都蓟城的说法。后来北京又被称做燕京,也是来源于这里。

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写过《蓟丘揽古》诗,其中有:“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生黄埃。”

第二次,辽金时期。

契丹统治者在吞并燕云十六州后不久,便改国号为辽,建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并在幽州城建立陪都。

因为这个陪都位于它所统辖的疆域南部,所以叫南京。

女真人攻灭辽国后,又在北京建立了中都,使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成为一个王朝的都城。

中都建设于辽南京的基础之上,是一座4000多米见方的城市,它的西北城角位于今羊坊店附近,东北城角坐落在今宣武门内翠花街周围,西南城角踞今凤凰嘴村,东南城角则立足今北京南站一带。

如果将大定、贞祐年间(1160年—1215年)的金中都图与今天的北京地图作仔细对比可以看出,金中都的位置相当于今宣武区的西部及相邻的海淀区、丰台区的一部分。

第三次,元朝。

今天北京城的基础是七百多年前忽必烈建设的元大都所奠定下的,忽必烈以位于今天北海琼华岛旁的金代行宫大宁宫为中心,建立新的都城,并命设计师刘秉忠主持规划。

刘秉忠选定今天鼓楼一带为北面的中心点,与南面丽正门外第三桥南一棵被称为“独树将军”的大树相连,画出了一条直线,作为建立宫殿的中轴线。

1267年新城开始动工,到1272年基本完成。

建成后的元大都东西长6700米,南北长7600米,略呈长方形。

今天的长安街是它的南城墙位置,北土城是它的北城墙,东到朝阳门,西至阜成门。

元大都城图呈现出一棋盘状整齐的城市街道格局,东西、南北向各9条大街构成了全城的主干道,主干道相交形成若干长方形居住区,各居住区内又由若干条胡同平直分割。这一街道格局自此一直保留至今。大都城与中都旧城相隔400米,被称为北城,原来的中都就称为南城,南城逐渐衰落,到明朝时最终被废弃了。

此后,明朝朱棣迁都北京后,将元大都的南城墙又向南移了800米左右,重修后的北京城为长方形,西北处因为太平湖的存在形成一个斜角。

元大都的建成,标志着北京城址由莲花池水系转移到高粱河水系上来,为日后北京城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真正完整的建好了北京城,遥指古代人物,他就是燕王朱棣。

辽,金,元,明,

这个问题问的比较好,但是回答起来比较繁琐,需要从远古说起,因为北京城的建立,不是一人一朝之功,请这位同仁听好,在下不才献丑了。

我从北京城和北京皇城两个角度说一下,供你参考,本文参照了北京城百科。

古代,相传黄帝曾率本部落和炎帝部落在现在北京附近的涿鹿打败九黎部落,杀死了他们的酋长蚩尤,并建立部邑。到了黄帝的第三代,额项曾到幽陵祭枢,幽陵或幽州即北京地区的总称,到帝尧时代才建立幽都,幽都即古代北京。

帝尧 像 清人绘

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灭商后,封帝尧后代于蓟,封周宗室召公于北燕;后来燕候吞并了蓟,就以蓟为中心,建立自己的国家。所以从西周到春秋时代,北京都一直叫蓟城。

从晋朝开始,北京改名叫幽州,现在保存的最早寺院潭柘寺就始建于晋朝。

潭柘寺图

公元926年契丹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在接收后晋割让的燕云十六州后即改国号为“辽”,并在幽州建立了陪都,因为其陪都建立在大辽疆域的南部所以称“南京”,又叫“燕京”。

这一时期皇城的城垣位于今天的广安门地区。

现位于宣武区的天宁寺塔正是那个时期的建筑。

北京天宁寺

金天德三年(1151年)海陵王完颜亮下诏迁都燕京,并将燕京更名为“中都”。

金中都是在辽南京城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并参照北宋汴京城的规制,除北城垣未动之外,东、西、南三面均加以扩大,略呈正方形。

中都的皇城是在辽南京(燕京)城内的子城基础上扩建而成的,金中都大安殿的遗址就位于今广安门滨河路的金中都宫殿纪念阙下。

皇城开四门,北为振辰门,东为宣华门,南为应天门,西为玉华门。

皇城中建有供皇帝游玩的西湖(现莲花池)。

莲花池公园

金中都的皇宫优美非凡,金中都皇宫建筑群“为古今冠”它将北宋汴京宫殿建筑的精华移植到北方。

金中都皇城的建筑布局直接影响以后元、明、清三朝皇城的格局,如在皇城前建有“千步廊”,后来元大都、清北京城皇城前都建有“千步廊”,金中都皇城的建设实际为开辟元大都和明清皇城建设的先河,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忽必烈

在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将统治中心南移到燕京,并在原金中都城址的东北侧兴建了元大都。

元大都城的城市规划恪守传统儒家的都城设计方案和《周礼·考工记》提出的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原则。

这里说一个小插曲,忽必烈恪守儒家的都城设计方案,是因为忽必烈手下有一位不得了的谋臣汉人刘秉忠,他极擅长儒学,特别是易学,蒙古国改国号“大元”即取自《易经》中“大哉乾元”之义。

在国号的同时,忽必烈也改了年号为“至元”,同样取自《易经》中“至哉坤元”之义,这样便和国号相呼应了。

刘秉忠

元大都的皇城,坐落在都城正南方偏西的位置上,以太液池为中心,东岸建有宫城和御苑。

西岸建有隆福宫和兴圣宫,以及西苑等。

太液池中,另有两组建筑群,一是万岁山上以广寒殿为主体宫殿,二是建在瀛洲上的仪天殿也就是今天团城的位置。

皇城内,在大小宫殿之间,还建有各种储物的仓库、服务机构、办事的衙署等。

元大都(1206——1368)皇城的建设参考了金中都的建造特点,元大都的皇城坐落在大都城南方偏西的位置上,以太液池为中心,东岸建有大明殿为主的宫城,宫城后面为御苑。

西岸建有以光天殿为主体的隆福宫和以兴圣殿为主体的兴圣宫,以及西苑,在皇城内还建有仿照瑶池仙境的瀛州(今团城),在大小宫殿,还建有负责警卫的宿卫直庐,负责饮食的庖人,酒人之室,负责缝纫女红之室,以及各种储物的仓库,办事的衙门等。

明北京城复原图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建成的。

从全城看来呈“凸”字形。

是以一条纵贯南北,长达8公里的中轴线为依据进行布置的。

外城南边正中的永定门是这条中轴线的起点,之北的钟鼓楼则是着条中轴线的终点。

此时的北京城分内城、外城(皇城和紫禁城位于内城之中)。

内城分为九门,正南中央为正阳门,在其左侧为崇文门,右侧为宣武门;城东两门为朝阳门、东直门;城西两门分别是阜成门、西直门;城的北面是德胜门、安定门。

外城分为七个城门即:正南的永定门,及其两边的左安门、右安门,西为广宁门,东为广渠门。

和两座方便进出的小城门:东便门与西便门。

明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围18里,有六门;正南为大明门(清改为大清门),大明门东转为长安左门,西转为长安右门,东为东安门,西为西安门,北为北安门(清改为地安门)。

承天门内东西朝房两旁,布置了“左祖右社”的太庙和社稷坛。

这样的布置改变了元朝“左祖右社”远离皇城的布局,使太庙与社程坛紧连着皇宫。

承天门前有一条宽阔的御道,两旁有联榴通脊的千步廊,组成“T”字形广场。

广场两侧宫墙的外面,左文右武,对称地排列着中央政府的主要官署,从而改变了元大都城内中央衙署分散的布置。

这样,宫前的中央官署和“左祖右社”,宫后的御苑,宫左的皇史宬,宫右的太液池等,都围在皇城之内。

清北京城

清代沿用了明代的内外城和皇成及紫禁城,位置没有变动.只是外城的广宁门与清道光的名字约宁,“宁”字犯讳,所以把广宁门改为广安门. 内城分为九门,正南中央为正阳门,在其左侧为崇文门,右侧为宣武门;城东两门为朝阳门、东直门;城西两门分别是阜成门、西直门;城的北面是德胜门、安定门。

外城分为七个城门即:正南的永定门,及其两边的左安门、右安门,西为广安门,东为广渠门.和域内城联接处的东便门和西便门。

清皇城

清皇城四周共七个门,除了正南面的大清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和天安门外,东、西、北三面各开一个门,东门叫东安门,西门叫西安门,北门叫地安门。

门基为青白石座,红墙黄琉璃瓦,单檐歇山顶,面阔七间,三明间有三对金钉,东西四暗间为值班房,地安门两侧有雁翅排房。

皇城内不准老百姓居住,除了南部较大的社稷坛和太庙外,其它也都是供奉宫廷生活和管理皇家日常事务的各衙门机构,如地安门内有内官监、蜡库、米盐库、织染局等,西安门内有西什库、经版库等。

东安门内有明英宗住过的小南城,有御用资料库皇史宬、光禄寺和瓷器库等。

 我们知道有句话叫做“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其实北京城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真正的北京城可以从公元1267年建设的元大都算起。

当年元朝的总设计师刘秉忠依照《周礼·考工记》在什刹海边儿上另建了一座新城,四四方方的城厢,东西南北向笔直的马路和四方形的四合院从那时就开始建造了。

元大都分为宫城、皇城和大城三重,规模大大超过金中都,其东西城的位置分别相当于今北京东西城的旧址,南城墙位于今天的长安街一带,北城墙则在今北京德胜门和安定门外,那里还残留着元代土城墙的遗迹(今已修为“元大都遗址公园”)。

元代的皇宫以琼华岛为中心(即今天北海琼华岛的前身),修造了大明宫(今紫禁城北面)、隆福宫、兴圣宫(今北海西侧),形成三宫鼎立的格局。

  

朱元璋建立明朝建都南京后,由于元大都是前朝的皇宫,既没有人住(也不敢有人住),加上没人管理,慢慢就荒废了。

朱棣夺取皇位后,鉴于威胁明王朝的主要危险仍然是来自塞外的蒙古族残余势力,就决定迁都北京,于是下令大规模营建北京城和新皇宫,就在元大都的旧址上开始建造新皇宫。

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才基本上竣工,工程前后延续了十五年之久。

并于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

迁都后,又兴建了天地坛、先农坛。

1436年至1445年,明英宗朱祁镇又对北京城进行了第二次修建,增建了九门城楼、瓮城、箭楼等建筑。

北京城建成后,曾多次面临蒙古瓦剌部的入侵,1476年有人提出在京城外加筑外城的建议。

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开始修筑前三门外的关厢城(三座独立于城门之外的小城),但由于需要拆毁的店铺民房甚多,民情汹惧,工程不久即停止。

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又决定利用元大都土城遗址,四面环绕修筑京城外郭城。

最初规划的外城长七十里,东西十七里,南北十八里,设城门十一座、敌台一百七十六座,西直门外和通惠河设置水闸两处,其他低洼地带设置水关八处。

由于工期浩大,在严嵩的建议下改为先修筑南面,将正阳门外的大片繁华市区包入,得到嘉靖帝的许可。

后因用兵频繁,再加上1557年紫禁城大火灾后将财力物力集中于宫殿的重建,因此外城一直没有再筑。

1564年增筑外城各城门的瓮城。

由此形成的北京城布局此后一直延续了近400年。

 

 

刘秉忠,精通术数,天文历法。

是必烈任命刘秉忠负责大都的建都事宜。

首先,刘秉忠选择了更加接近中原腹地的中都(即大都)建设都城,其次,大都建城的模式是宫城、皇城、外城的三重结构,而这一结构是中原历代王朝的都城建设模式,再次,元大都的建设体现了《易经》中“法天象地”的原则,也就是说,地上的山川河流地势都和天上的星辰有对应关系,而大都也同样体现了这一点。

可以说,元大都的修建直接奠定了明清北京城的雏形,让北京从此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央,围绕着北京城,中国的历史在这里发生了无数有趣的事。

也就是在元大都城彻底竣工的那一年,刘秉忠因病溘然长逝,享年五十九岁。忽必烈听闻刘秉忠病逝,痛心疾首,说道:

“秉忠事朕三十余年,小心慎密,不避艰险,言无隐情。其阴阳术数之精,占事知来,若合符契,惟朕知之,他人莫得闻也。”

元世祖忽必烈追封刘秉忠为太傅、赵国公,谥文贞。至元成宗时,赠太师、谥文正。迄元仁宗时,再加封常山王。需要特别一提的是,有元一代,汉人位封三公的,仅有刘秉忠一人而已。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 “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f20221222125830c0a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