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圣”:诸葛亮
——南阳名人诸葛亮轶事趣闻琐忆
原创//许圣义 菊乡黄牛
导语:
古代集智慧化身、谋略大师、忠君明相、鼎级义父于一身,上能指点江山、掌握朝庭乾坤、统帅三军,下能怜妻教子、惠济天下,且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智多星”“忠臣相”,一副仙风道骨,道貌岸然,出则为将、入则为相的人是谁呢?也许你猜对了!诸葛亮,《三国演义》更是把他描写得出神入化,俨然智慧的化身,民间俗称“智圣”。
《咏史诗·南阳》
作者:唐·胡曾
世乱英雄百战馀,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
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而返。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
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集忠、孝、义、谋于一身,可以说是公认的中国历史上的智慧神的最杰出化身。
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都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民间一直尊崇诸葛亮为“智圣”,意思是说,诸葛亮是世上最有智慧和谋略之人。
那么,诸葛亮为何有着“智圣”的美誉呢?
“三顾茅庐”“隆中对”中显智慧
三国时期,天下混乱,但有一个人却能在这乱世之中,绽放出无与伦比的光辉。这个人,就是刘皇叔不惜三次屈尊去请的诸葛亮。
据史书记载,诸葛亮少年时父母双亡,一直随叔父生活。其聪颖好学,博学群书,精通道法,说他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知人和,精于奇门遁甲,有呼风唤雨之术。
诸葛亮的才能受到刘备的赏识,于是乎,便有了“三顾茅庐”的佳话,也才有了“隆中对”“三分天下”的传奇典故。
三顾茅庐又名三顾草庐,典出《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诸葛草庐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
这一故事,此后传为佳话,渐成典故,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出师表》。
现常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初出茅庐,屡建奇功
话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但是刘备手下两员大将关羽和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认为诸葛亮一介儒生何德何能?因而面临大战之际,关羽和张飞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诸葛亮呢,感觉不露上一手难以服众,特别是要让关羽和张飞佩服不得不露出点“绝活”才行。
于是乎,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火烧博望”究竟情节怎样?请看《三国演义·博望坡军师初用计》——孔明令曰:“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
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
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
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
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 …… 孔明谓玄德曰:“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
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
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火烧博望坡之战,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关羽和张飞二人呢,更是口服心服。
有诗曰:“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舌战群儒抵百万之兵
笔者以为,诸葛亮的智慧和敏锐洞察力和非凡的口才,除了在刘备三顾茅芦“隆中对”审时度势说出“三分天下”的见解之外,另一个气势恢宏的场景便“舌战群儒”。
如果说“草船借箭”有点神话色彩的话,那么,“舌战群儒”则体现出诸葛亮实实在在的见识、才思和口才。
可以说诸葛亮舌战群儒,实现联吴抗曹的目标,为赤壁之战获胜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了诸葛亮非凡的统战智谋与统战才能。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写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孙刘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鲁肃回报孙权,孙权安排第二天召集文武于帐下,请卧龙先生来,升堂议事。
第二天,鲁肃到驿馆接孔明同往孙权大帐中。
孔明只见张昭、顾雍等一班二十多位文武官员,峨冠博带,整衣端坐。
孔明一一见礼,之后在客位上落坐。
张昭等人看到诸葛孔明丰神飘洒,器宇轩昂,料他一定是来游说的。
张昭便率先开口试问孔明道:"我张昭乃是江东的小人物,早就听说先生高卧隆中,自比管仲、乐毅,有这样的事吗?" 孔明回答道:"这只不过是亮平生的一个小可之比。
" 张昭道:"新近听说刘备刘豫州三顾先生于草庐之中,幸得先生,以为'如鱼得水'因而欲想席卷荆襄。
如今荆襄却一下归属了曹操,不知你们是何用意啊?" 孔明暗想:张昭乃是孙权手下的第一谋士,若不先难倒他,如何说服得了孙权?于是答道:"在我看来,我主取汉上之地易如反掌。
我主刘备谦卑仁义,不忍去夺同宗兄弟的基业,因此将荆州推让掉了。
刘琮是个小孩子,听任佞言,私自投降,致使曹操很猖獗。
如今我主屯兵江夏,是另有良图,这可不是等闲之辈所能理解的。
" 张昭道:"如果是这样,先生可就自相矛盾了。
先生自比管仲、乐毅,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统天下;乐毅扶持微弱的燕国,拿下齐国七十多个城池。
这两个人,可都是济世之才啊!而先生只会在草庐之中笑傲风月、抱膝危坐。
如今既然事从刘备,就该为百姓牟利益,除害灭贼。
然而刘备在未得先生之时,尚能够纵横天下,割据城地;如今得了先生,人们更加仰望,就连三岁的幼童都说刘备是如虎添翼,不久汉室兴旺,曹操可灭了。
朝野上下无不拭目以待,对先生抱着极大希望。
可为何自从先生跟了刘备,曹兵一来,你们就丢盔卸甲,望风而窜,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无容身之地。
如此辜负了刘表遗愿,令天下百姓大失所望。
那刘豫州自从有了先生,为何反倒不如当初了呢?管仲、乐毅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我的话愚鲁直率,请先生不要见怪!" 孔明听罢,无声地笑了笑,说道:"大鹏展翅飞万里,它的志向难道是那些小燕雀能认识的吗?比如一个人得了多年的痼疾,应当先给他喝点稀粥,同药一起服下。
等到他肺腹调和、形体慢慢养得安稳些了,再用肉食补养,加上效力强的药治疗,这样病根才能除尽,人得以全面康复。
如果不等病人气脉缓和,就给他吃烈药和味道厚重的食物,想要求得平安,实在就难了。
我主刘备,以前兵败于汝南,寄靠在刘表门下,兵不到一千,将只关、张、赵云,正像是到了病重危急的时刻。
新野小县地僻人稀粮又少,他不过是暂时借以安身,怎可能长久坐守在那里呢?但就是在这样的处境条件下,却能够火烧博望,水淹曹军,令夏侯惇等心惊胆寒。
依我看来,就是管仲、乐毅用兵,也不过如此吧。
至于刘琮投降曹操,豫州当时根本不知,且又不忍心乘乱夺取同宗之业;当阳之败,豫州不忍丢下百姓,几十万人扶老携幼相随渡江,每日与民一同颠簸十余里路而放弃去取江陵,真是大仁大义啊!寡不敌众,胜负乃是兵家常事。
昔日汉高祖刘邦多次败给项羽,然而垓下一战却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难道不是因为韩信为他出了良谋吗?可韩信扶佐刘邦那么久,也没得几次胜利啊。
因此说,国家大事,天下安危,要靠谋划。
那些夸夸其谈、善于巧辩之徒,靠虚荣之气压人;尽管能够坐着议论、站着高谈,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应付各种形势变化,却什么都不行了。
--这才真正是叫天下耻笑的呀!"孔明一番话,说得张昭没有一句可以对答。
这时座中一人忽然高声问道:"如今曹公屯兵百万,列将千名,虎视眈眈要踏平、吞食江夏,先生认为该怎么办呢?" 孔明望去,乃是虞翻。
孔明道:"曹操收并了袁绍蚁聚之兵,劫刘表乌合之众,虽然百万之军,也没什么可怕。
" 虞翻一听冷笑道:"你们军败于当阳,计穷于夏口,区区求救于人,还说'不怕', 这可真是大言不惭啊!" 孔明道:"刘备不是只靠几千仁义之师,就能抵抗百万残暴之众的吗?退守夏口是为了等待更好的时机。
而如今,你们江东兵精粮足,且凭借有长江之天险,有的人却还想要主公孙权屈膝投降曹贼,而竟不顾天下人的耻笑。
--从这一点来看,刘备难道是怕曹操的吗?"虞翻被说得哑口无言了。
座中又一人发问道:"孔明先生难道想效法张仪和苏秦来游说我们东吴吗?" 孔明一看,是步骘,回敬道:"步子山先生以为张仪、苏秦是辩士,却大概还不知道他二人也是豪杰吧;苏秦佩挂六国相印,张仪两次为秦国宰相,都是匡扶国家的谋士,可不是那些畏强欺弱、怕刀怕枪的人所能比的。
君等只听曹操虚发的假诈之词,就吓得想去投降,还竟好意思在这里笑话苏秦和张仪吗?" 步骘也被问得说不出话了。
忽然,又有人问道:"孔明认为曹操是个什么人呢?" 孔明看那人, 乃是薛综,答道:" 曹操乃是汉贼,这还用问吗?" 薛综道:"先生说得不对。
汉朝历代至今,天数眼看就要完了。
如今曹公拥有三分之二天下,人都归心与他。
刘备不识天时,强要与之分争,正是好比以卵击石,怎能不败呢?" 孔明这时厉声说道:"薛敬文怎么能出此没有君臣父子、没有高低伦理之言呢?人生在天地之间,应以忠孝作为立身之本。
薛公既然是汉臣,却有不臣之心,应当打消这些思想,才是为臣的正道。
曹操的祖宗食汉禄,却不思报孝汉室,反怀有篡权叛逆之心,让天下人憎忿,薛公却说天数归之曹操,真是无父无君、没有纲常的人呀!我没有必要同你讲话,请不必多言了!"薛综满面羞惭,无话对答。
座上又有一人应声问道:"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毕竟也是相国曹参的后代。
刘备虽自说是所谓中山靖王的苗裔,却没有考证,人们亲眼所见的,他只不过是一个编草席卖草鞋的俗夫罢了,有什么资格来和曹操抗衡呢!" 孔明看去,原来是陆绩。
孔明笑起来,道:"曹操既然是曹相国的后代,就更证明他世代都为汉臣,而如今他却手握王权,肆意横行,欺君妄上,不仅是目无君主,而且是蔑视祖宗,不仅是汉室之乱臣,而且是曹氏之贼子。
刘备是堂堂正正的汉室之胄,当今皇帝依据世宗祖谱赐与他官爵,你凭什么说'无可查考'呢?况且高祖就是从区区亭长开始建业起身的,织席卖鞋又有什么可以为耻辱的呢?我看你真是小儿之见,怎能和高士一起理论!"陆绩不禁闭口塞舌。
席中又一人说道:"孔明所言,都是强词夺理,全不是正经之谈,不必再说了。
只请问孔明著有什么经典之论吗?" 孔明看他,是严峻,说道:"寻章摘句,是世上那些迂腐儒士的所为,哪能够依此兴国立事。
古时候躬耕的莘伊尹,垂钓于渭水的姜子牙,还有张良、邓禹等名士高人都没见他们有什么经典论著。
--难道说你整天就光只是效仿那些酸腐的书生,区区于笔砚之间,数黑论黄、舞文弄墨而已吗?"严峻垂头丧气地无以作答。
忽然一个人大声说道:"诸葛公好说大话,未必有真才实学,恐怕到时恰恰要被文人学者所笑呢。
" 孔明看那人,乃是程德枢,便回答道:"文人学者有君子与小人之分。
作为君子的文人,忠君爱国,坚守正义,憎恶邪佞,尽力为时代做出自己的贡献,美名传于后世。
而作为小人的学者,只钻营雕虫小技,用心于文墨,年轻时作赋,人老了把经都念完。
笔下即便有千言,胸中却没有一点实实在在的计策。
就像杨雄那样,虽然以文章著称于世,却屈身于草莽强盗之手, 走投无路最后跳楼而死。
这就是所谓的小人之儒。
即使他每天吟诗作赋上万言, 可又有什么用呢!"程德枢也不能应对了。
众人见孔明对答如流,全都已惊慌失色。
此时座中还有人想要问难孔明,忽然有个人从外面走进来,厉声说道:"孔明乃是当世奇才,诸位以唇舌相难,可不是敬客之礼。
曹操大军压境,你们不商讨退兵之策,光在这里斗嘴!"众人一看,是督粮官黄盖黄公覆。
黄盖对孔明道:"先生何不将金石之论对我主说去?" 孔明道:"诸君不识时务,互相问难,容不得我不答。
"
于是黄盖和鲁肃带孔明进入中门,正巧遇到诸葛瑾,孔明给他兄长施礼。
诸葛瑾说:"贤弟既然已来到江东,为何不来见我呢?" 孔明说:"弟已辅佐刘备,理当先公后私。
公事没办完,不敢旁及私事。
请哥哥见谅。
" 诸葛瑾道:" 贤弟拜见过吴侯, 就到我那里叙话。
"说完便走了。
鲁肃对孔明嘱咐道:"今天见到我家主公,千万别说曹操兵多。
" 孔明笑说:"亮自会随机应变。
" 他们来到大堂之上,孙权下阶而迎,厚礼相侍,请孔明坐,众文武分列两旁,鲁肃站在孔明边上。
孔明见孙权碧眼紫发,仪表堂堂,暗想,此人相貌不一般, 只能用话激他,不能光讲道理。
于是, 等孙权问起曹操现有多少兵马时,孔明说有一百多万。
孙权道:"怕不是在诈我们吧?"孔明便将曹操原有的兵力,加上从袁绍、中原和荆州那里新增的兵力算在一起,不下一百五十多万。
他方才说一百万,是怕吓着江东之士;且曹操手下战将谋士都不下一二千。
鲁肃在旁一听,惊慌失色,连忙向孔明使眼色不让他再说了,孔明却只装作没有看见。
这时孙权又问:"曹操平了荆楚之地,还有其他图谋吗?" 孔明道:"他如今已沿江边安营扎寨,准备战船,不图你们江东,又是想取哪里呢?" 孙权道:"若他真有吞并之意,请先生替我想想该怎么办。
" 孔明道:"亮有一句话,只怕将军不肯听从。
如今曹操势力极大,威震海内,即便是英雄,也无用武之地,奈他不可。
将军要量力而行,若有能力与曹抗衡,不如趁早消灭他;若没有能力对抗,不如听从众谋士的建议,投降曹操算了。
如今,将军嘴上说要降曹,心里又不想降曹,形势危急,却总是拿不定主意,大祸可就要临头了!" 孙权道:"若像先生说的这样,刘备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 孔明道:"过去, 像齐国的田横那样的壮士都能坚守大义, 不容屈辱, 何况刘备是汉室宗亲--事之不成乃是天意,怎么能自己就先屈服于他人之下呢!" 孙权听了孔明这番话,不觉脸色顿变,站起身来拂袖而去,众人一见,也都一笑而散了。
鲁肃责怪孔明道:"先生为何说出这样的话来? 幸亏我们主公宽洪大度,没有当面责怪你,你的话过于藐视他了。
" 孔明仰面笑道:"何必这样不能容人呢!我自有破曹之计,他不问我,我怎敢说呢?" 鲁肃忙道:"原来先生是有良策的,我这就去请主公来向你求教。
" 孔明说:"我看曹操的百万大军,不过是一群小蚂蚁罢了,只要我一抬手,它们就都成了粉末。
" 鲁肃经这么一说,便立即到后堂去见孙权。
孙权一听,转怒为喜,道:"原来他是用话在激我。
"于是又出来与孔明互致歉意,讨教良策。
孔明说:"刘备虽新败,但关云长仍带有精兵万人;刘琦在江夏也有万人。
曹兵虽多,却是远道而来,征战疲惫, 正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并且北方人不习惯于水战。
荆州之民依附于曹操,是迫于当时的形势,而并不是出于本心所愿。
将军如果现在能诚心诚意地和刘备结成联盟,破曹之事必成。
曹军败了,自然退回北方,那么荆州和东吴的势力也就加强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也得以成形。
成败的关键即在眼下,就看将军怎样决断了。
"
面对诸儒的诘难,诸葛亮神态自若,一一作答,是为守,然而他又不甘于只是作答,每于答后发起攻势。
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击败对方,是诸葛亮舌战群儒的又一大特色。
综观舌战群儒的整个过程,诸葛亮在东吴诸儒的诘问中从容做对,侃侃而谈,纵横捭阖,游刃有余,终使"张昭并无一言回答","虞翻不能对", "步骘默然无语","薛综满面羞惭,不能对答","陆绩语塞","严畯低头丧气不能对","程德枢不能对",以至众人"尽皆失色"。
真可谓三寸之舌能抵百万之兵。
赤壁之战彰显统战智谋与统战才能
有人说赤壁之战胜利关诸葛亮什么事?其实不然,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成为刘备主要辅佐。
次年曹操南伐,诸葛亮和江东周瑜、鲁肃共同努力,并亲至东吴游说,促成孙权、刘备的联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正如上所述,可以说诸葛亮舌战群儒,实现联吴抗曹的目标,为赤壁之战获胜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了诸葛亮非凡的统战智谋与统战才能。
更何况诸葛亮为解决赤壁之战中孙吴军队缺少箭矢的难题,神机妙算,道风仙骨般的谋略,终于实现了“草船借箭”,粉碎了周瑜为代表的东吴集团企图看诸葛亮笑话的图谋,甚至肇惹得心胸窄小的周瑜抑郁纠结,感慨“瑜不如亮”,当然这都是民间传说和文学描写,这都是后话。
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
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赤壁之战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火烧赤壁”。
孙刘两军逆水而上,行至赤壁,与正在渡江的曹军相遇。
曹军当时已遭瘟疫流行,而新编水军及新附荆州水军难以磨合,士气明显不足,初战被周瑜水军打败。
曹操不得不把水军"引次江北"与陆军会合,把战船靠到北岸乌林一侧,操练水军,等待良机。
周瑜则把战船停靠南岸赤壁一侧,隔长江与曹军对峙。
当时曹操为了北士卒不习惯坐船,再加军中发生瘟疫,曹操欲速战速决,于是将舰船首尾连接起来,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
周瑜部将黄盖说:"如今敌众我寡,难以长期相持。
曹军正把战船连在一起,首尾相接,可以用火攻,击败曹军。
"于是,选取蒙冲战船十艘,装上干荻和枯柴,在里边浇上油,外面裹上帷幕,上边插上旌旗,预先备好快艇,系在船尾。
黄盖先派人送信给曹操,谎称打算投降。
当时东南风正急,黄盖将士艘战船排在最前面,到江心时升起船帆,其余的船在后依次前进。
曹操军中的官兵都走出营来站着观看,指着船,说黄盖来投降了。
离曹军还有二里多远,那十艘船同时点火,火烈风猛,船像箭一样向前飞驶,把曹军战船全部烧光,火势还蔓延到曹军设在陆地上的营寨。
顷刻间,浓烟烈火,遮天蔽日,曹军人马烧死和淹死的不计其数。
周瑜等率领轻装的精锐战士紧随在后,鼓声震天,奋勇向前,曹军大败。曹操率军从华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泞,道路不通,天又刮起大风。曹操让所有老弱残兵背草铺在路上,骑兵才勉强通过。老弱残兵被人马所践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一直尾随追击,但已经来不及。
此战中曹军伤亡过半,曹操回到江陵后,恐赤壁失利而使后方政权不稳,立即自还北方,留曹仁、徐晃等继续留守南郡(治所江陵),文聘守江夏,而后委任乐进守襄阳、满宠代理奋威将军,屯于当阳。孙刘联军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赤壁之战的失利使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而孙刘双方则借此胜役开始发展壮大各自势力,刘备向孙权借荆州后实力迅速壮大,进而谋取益州,孙权屡次亲率大军进攻合肥,数战不利,损兵折将。曹操在退回北方后,休养生息五年,平定关中后才大举南征孙权。此战形成天下三分的雏型,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可以说如果说没有赤壁之战大获全胜就没有三国鼎立的局面。随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取荆州四郡,诸葛亮出任军师中郎将。诸葛亮后从荆州率军溯江入蜀助刘备包围成都,推翻刘璋统治,夺得益州。诸葛亮迁军师将军。刘备出征,诸葛亮常镇守成都,稳定后方,保证供给。刘备称帝, 诸葛亮任丞相、录尚书事。
草船借箭神机妙算惊天地气周瑜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彰显的是诸葛亮的大能耐。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诸葛亮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又找孙吴大将鲁肃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民间传说:三国时期,曹操率八十万大军想要征服东吴。
孙权、刘备便打算联手抵挡魏。
孙权手下有位大将叫周瑜,智勇双全,可是有点心胸狭窄,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因水中交战需要箭,周瑜要诸葛亮在十天内负责赶造十万支箭,哪知诸葛亮只要三天,还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甘受处罚。
周瑜想,三天不可能造出十万支箭,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来除掉诸葛亮。
于是他一面叫军匠们不要把造箭的材料准备齐全,另一方面叫大臣鲁肃去探听诸葛亮的虚实。
鲁肃见了诸葛亮。诸葛亮说:“这件事要你来帮我的忙。希望你能借给我20只船,每只船上30个士兵,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两边。不过,这事千万不能让你家都督知道,否则就不灵了。”
鲁肃报告周瑜,只说他不用准备的材料,绝口不提诸葛亮的计划。两天过去了,不见一点动静。周瑜想:他肯定造不好了。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请鲁肃一起到船上去,说是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吩咐把船用绳索连起来向对岸开去。
那天江上大雾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
当船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命船一字摆开,叫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以为对方来进攻,又因雾大怕中埋伏,就从旱寨派六千名弓箭手朝江中放箭,雨点般的箭纷纷射在草靶子上。
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命船掉过头来,让另一面受箭。
太阳出来了,雾要散了,诸葛亮命船赶紧往回开。
此时顺风顺水,曹操想追也来不及。
曹操捶胸顿足,大呼上当!这时船的两边草靶子上密密麻麻地插满了箭,每只船上至少五、六千支,总共有20条船,总数远远超过了十万支。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士正好来到江边搬箭。每条船大约有五六千支箭,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鲁肃把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时,周瑜惊愕不已,感叹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比不上他。”
周瑜后来对诸葛亮的才能非常羡慕嫉妒恨,常常仰天长叹:“既生亮,何生瑜?”意思是:老天爷啊,诸葛亮为什么处处比我计谋高、比我能力强呢?据说心胸狭窄的周瑜为此长期郁闷纠结,抑郁寡欢,英年早逝,令人五味杂陈。
诸葛亮吊孝折射外交智慧与才干
《诸葛亮吊孝》是古代传说故事,更是民间戏剧最喜欢上演的剧目,讲述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智谋之争。周瑜一气再气,在"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声中死去。诸葛亮得知周瑜的死讯,决定前去吊唁。既反映出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智谋之争,又折射出诸葛亮的宽厚仁慈,更透射出诸葛亮的外交智慧与才能。
诸葛亮吊孝的故事背景:古代东吴大都督周瑜,精通兵法,才智超群,只是肚量狭小,不能容人。
他和诸葛亮共商破曹大计,可又想加害诸葛亮。
周瑜攻打南郡时,曾身中毒箭。
当诸葛亮趁乱用计先取南郡、荆州、襄阳后,周瑜一气之下箭伤复发。
病中的周瑜仍想智取荆州,均被诸葛亮识破。
周瑜一气再气,在"即生瑜,何生亮"的怨恨声中死去。
诸葛亮得知周瑜的死讯,决定前去吊唁。
民间传说故事特别是民间戏剧和小说演义中对诸葛亮吊孝之事大加渲染,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影响力远超过“草船借箭”和“空城计”。
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三国演义》。
据《三国演义》记载:周瑜临死前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后人有诗叹曰:"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弦歌知雅意,杯酒谢良朋。曾谒三千斛,常驱十万兵。巴丘终命处,凭吊欲伤情。"
周瑜死后,诸葛亮对刘备说:"亮观天象,将星聚于东方。亮当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就寻闲士佐助主公。"玄德曰:"只恐吴中将士加害于先生。"孔明曰:"瑜在之日,亮犹不惧;今瑜已死,又何患乎?"乃与赵云引五百军,具祭礼,下船赶巴丘吊丧。
《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吊孝描写得跌荡起伏,一波三折,扣人心弦,感天动地。
传说孔明径至柴桑,鲁肃以礼迎接。
周瑜部将皆欲杀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
孔明教设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下,读祭文曰:"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居。
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
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
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
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
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
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
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
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孔明祭毕,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
"鲁肃见孔明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
"后人有诗叹曰:"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
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鲁肃设宴款待孔明。
宴罢,孔明辞回。
方欲下船,只见江边一人道袍竹冠,皂绦素履,一手揪住孔明大笑曰:"汝气死周郎,却又来吊孝,明欺东吴无人耶!"孔明急视其人,乃凤雏先生庞统也。
孔明亦大笑。
两人携手登舟,各诉心事。
孔明乃留书一封与统,嘱曰:"吾料孙仲谋必不能重用足下。
稍有不如意,可来荆州共扶玄德。
此人宽仁厚德,必不负公平生之所学。
"统允诺而别,孔明自回荆州。
诸葛亮吊孝既反映出周瑜与诸葛亮之间的智谋之争,又折射出诸葛亮的宽厚仁慈,更透射出诸葛亮的外交智慧与才能。因为在东吴一片责骂声中,孔明不顾个人安危,冒险过江吊丧活动达到了三个目的。
一是显示了才华。很自然地表达了哀悼之情,祭文言词华丽,描述准确,表达到位,在东吴君臣面前充分展示了蜀相的学富五车和文韬武略。
二是展示了人格。在诸葛亮祭拜后,众将相谓曰:"人尽道公瑾与孔明不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鲁肃见诸葛亮如此悲切,亦为感伤,自思曰:"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可见,孔明是大获全胜。
三是消除隔阂。
本来周瑜被诸葛亮气死,这是吴国上下人所共知的事实,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为证!此时,东吴人对诸葛亮及刘备西蜀绝没有好感,甚至周瑜部下有杀诸葛亮为公瑾报仇的情绪。
通过声泪俱下的哭诉和对亡人的不凡事迹列举评价,诸葛亮实现了化解仇恨、消除隔阂、继续联吴抗曹的目的。
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统一战线作用。
可以说,卧龙吊丧是一次绝妙的政治外交活动,更是一次没有评委但有评判结果的演讲比赛,个中的道理,值得我们今天从事外交、公关工作的人品味、学习和借鉴。
“羽扇纶巾”出神入化彰显气度非凡
在大量的影视剧,特别是在民间戏剧当中,诸葛亮的形象总是一个道士模样的妆扮,头戴白色或青色纶巾,手持一把羽毛扇子,道风仙骨,道貌岸然,潇洒飘逸,气定神闲却满腹韬略,谋略非凡,如同神仙一般。
羽扇纶巾,羽扇即用鸟羽制成的扇子; 纶巾即古代用青丝带做的头巾,又名诸葛巾,为古人扎头的常用装饰。
羽扇纶巾,就是指诸葛亮拿着羽毛扇子,戴着青丝绶的头巾,运筹帷幕,指点迷津,态度从容,指点江山。
最形象的画面就是:东汉末年,汉朝宗亲左将军刘备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诸葛亮头戴纶巾,就天下形势侃侃而谈,他们的谈话内容即《隆中对》(三分天下的战略决策)青史留名,被称为奇文。
后来,诸葛亮的“羽扇纶巾”,神定气闲,简直达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
《三国演义》中写,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
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羽扇纶巾,在城楼上弹琴唱曲。
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这便是著名的“空城计”典型。
空城计后被列入《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指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意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
后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在“空城计”中诸葛亮羽扇纶巾,神定气闲,一副道风仙骨气派,优哉游哉,司马懿果然中计。
还有另一个场景也特别能够体现诸葛亮诸葛亮羽扇纶巾、神定气闲,就是《三国演义》中写的“舌战群儒”: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在战与和(投降曹操)的激烈争辩中,孙吴的投降派被诸葛亮驳斥得哑口无言,也终于使孙权挥剑削掉桌子解,发出“谁再言和者,斩勿赦”的严肃军规。
“舌战群儒”中诸葛亮的胜利,其中除了诸葛亮渊博的知识与胆略,雄辩的才能,还与诸葛亮羽扇纶巾、镇定自若的神情取得孙权阵营主战派特别是孙权的信任不无关系。
羽扇实既为定情物亦彰显情商非同一般
关于诸葛亮的形象,诸位读者想必都会质疑:诸葛亮明明是个“丞相重臣”“三军统帅”“参谋总长”和军事家的角色,但是,诸葛亮几乎没有穿着战袍和盔甲的妆扮;诸葛亮的形象几乎总是手持羽毛扇、身穿道袍、头戴纶巾;特别是羽毛扇从不离手,轻轻摇曳,是影视剧和民间戏剧中诸葛亮的标准像!可以说,如果没有羽毛扇就没有诸葛亮,诸葛亮似乎就是为羽毛扇而来的,诸葛亮的智慧似乎也是从羽毛扇摇曳出来的。
这是为什么呢?诸葛亮为何对羽毛扇情有独钟并爱不释手呢?
关于这羽毛扇的来历,背后还真的有讲究,真的有故事呢。
据说,诸葛亮的妻子黄氏叫阿丑。史上也有记载其正名为黄月英。听说这个黄月英(阿丑)虽然相貌丑陋但满腹经伦、智慧超群。
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当时诸葛亮刚刚接受刘备“三顾茅庐”不久,已经答应出山辅助刘备打江山铸就“魏蜀吴三国鼎力之势”,诸葛亮便想得到阿丑的帮助。
当初诸葛亮闻阿丑之贤便毛遂自荐,前往黄家拜见阿丑的父亲,也就是当时的隐士黄承彦先生,并诚心要做他黄老的乘龙快婿。
黄老早就听说过诸葛亮是个才情高雅之人,便欣然答应并想办法先让这两个年轻人见上一面。于是黄老邀请诸葛亮来家里谈经论道。当时黄老吩咐女儿阿丑在一旁斟茶侍奉,整个交谈过程中,阿丑都在暗暗观察诸葛亮,也颇为心仪。
聊完后,黄老让阿丑送客,临行前,阿丑送了诸葛亮一把精致的鹅毛羽扇,并问他说:“君可知我为何送此扇于你?”诸葛亮含笑答道:“鹅毛虽轻,但情意重?”阿丑又问:“这是其中之一,可知其二?”诸葛亮说:“倒要请教。”
阿丑道:“君即将出山,肩负重任,千头万绪,全系一身,遇事必须从容、冷静。古人云:‘喜不大笑,怒不暴跳,乐不轻佻。’君与家父交谈时,见君高兴面则喜,畏难面则愁,大丈夫做事情,要喜怒不形于色,今赠羽扇,可以轻摇薄扇,镇定自如,做到气定神闲,又可做遮面之用。”
诸葛亮听后连连点头称是,在心里更是佩服阿丑的智慧。很快,诸葛亮便与阿丑闪婚结为夫妻,后来南征北战中诸葛亮果然得到妻子黄月英(阿丑)的帮助,据说“七擒孟获”的点子就是阿丑出的,还有,就是诸葛亮发明的“馒头”也是阿丑提供的发酵方法,才使馒头这一食品解除了蜀汉军粮之困,也使这一食品由军转民,流传于世。
为了保持职场镇定自若,听从妻子阿丑的主意,诸葛亮跟随刘备出山后,就把鹅毛扇时刻带在身边,不管春夏秋冬,总是扇不离手。如遇喜怒哀乐之事,一看鹅毛扇便尽力克制,不露形色。一时控制不住,当即以扇遮面,以免旁人看出。日子一久他便修养成性,遇事总是轻摇薄扇,镇静自若,指挥从容。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也能看出,镇定自若地在司马懿面前上演空城计的诸葛亮,可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如此的大将风范。不管是不是妻子送的鹅毛扇给了他这样的灵感,抑或是他自己想到的利用羽扇掩盖情绪,诸葛亮他终究是一个平凡的人,从日复一日地刻苦己身中,才得到了那份被后世称道的成就。
诸葛亮妻子其实并不丑陋
那么,诸葛亮妻子真的是丑陋不堪吗?帅呆了、酷毙了的诸葛亮为何得知妻子丑陋不堪,仍愿意与其成亲呢?
诸葛亮的妻子到底是何许人也?妻子黄月英,家住三国时荆州沔南白水,也就是现在的湖北襄阳人士,出生上层社会名流家庭,她是当时汉末三国时期荆襄名士黄承彦的女儿,而在历史中对诸葛亮的这位贤妻的评价也很高。那么这位千金小姐果真是丑女一名吗?
据历史记载,黄承彦得知诸葛亮在谈及婚嫁,想起家中女儿月英也适逢谈婚论嫁的年龄,便毛遂自荐,笑着和未来女婿诸葛亮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
”大致的意思就是,听说你在相亲选老婆,我家中刚好有个女儿,但是相貌丑陋,黄头发黑皮肤,但是聪明才智能与你相配,你是否愿意娶她?说也奇怪,睿智的诸葛亮听了这番话,觉得此女知识渊博,才华聪慧就算是丑女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所以便一口答应。
可见诸葛亮当时寻找的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能谈到一起去的灵魂伴侣,一代智者的情商果然十分高尚。
诸葛亮在应允了黄承彦的推荐之后,没多久就上门提亲了,所谓的黄头发黑皮肤的丑姑娘一直躲在后堂听自己的父亲与诸葛亮开怀畅谈天下时事,当她听到诸葛亮论及曹操、孙权一党时却眉头深锁,脸上表现出了忧心忡忡的神情。
丑姑娘便灵机一动,找来了一把羽扇送给了诸葛亮,还问:“先生可知小女赠羽扇的原因?”诸葛亮回答:“是否是礼轻情意重?”丑姑娘再问:“可还有其他?”诸葛亮苦苦思索,但是也不得答案。
丑姑娘见状便答道:“先生刚刚畅谈天下之事均眉飞色舞,胸有成足,但谈及曹党却忧心忡忡,故此羽扇是赠与先生遮面的。
”诸葛亮这才恍然大悟,也不禁感叹此女果然聪慧过人,她赠羽扇之意是在告诫自己,喜怒不形于色,更加不能感情用事,如果容易为情绪所波动,会容易让敌人找到弱点,难以成就大事。
这就是当时很著名的羽扇成说的典故!
黄月英的学识更加笃定了诸葛亮与她成亲的决心,在成亲当晚黄月英头顶一块红布遮住了容貌,当诸葛亮去揭下红头顶时,不禁惊呆了,一时觉得是不是新娘子搞错了,这哪里有什么黄发黑皮肤的丑姑娘,分明就是一个容貌秀丽端庄的美娇娘!看着诸葛亮惊讶的反应,黄月英才红着脸说出了真相,实则是自己已倾慕诸葛亮许久,便让父亲去自荐,但是她也想考验一下诸葛亮的人品和是否真心实意的,所以才叫父亲谎称自己是个丑女,来巧鉴情夫!据传闻,后来历史上的成亲揭红头盖也是由黄月英流传下来的习俗。
诸葛亮与黄月英婚后的生活十分幸福,不久便诞下了大儿子诸葛瑾。
自从娶了黄月英后,她赠与的羽扇从不离手,从此也形成了诸葛亮总是轻摇羽扇、波澜不惊的经典形象。
临终托孤显忠心
章武三年(223),刘备病笃,临终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刘备嘱咐说:刘禅若堪任皇帝,请诸葛亮辅佐;刘禅若不堪任皇帝,则请诸葛亮取而代之。刘备的遗嘱让诸葛亮涕泪交流,发誓定当辅佐刘禅,决无二心。
不久,刘备病故,刘禅继位,诸葛亮以丞相辅政,又领益州牧,封武乡侯。刘禅暗弱,朝政无论巨细,都取决于亮。此时面对刘备的嘱托,诸葛亮忠心不二,辅佐刘禅,使蜀汉抗衡于曹魏和孙吴之间,成“三足鼎立”之势,史称“三国”,刘禅尊称诸葛亮为“相父”。
南征北伐承遗志
刘备在世的志愿是统一全国,刘备逝世后诸葛亮继承遗志,操练军队,南征北伐,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建兴三年(225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鈇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
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定所有乱事。
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当飞军这支劲旅。
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自建兴六年(228年)春至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五次北伐,二出祁山。克数郡,斩魏将,破司马,最后因操劳过度不幸病逝于五丈原。
七擒孟获显幍略
七擒孟获,又称南中平定战,是建兴三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南中发动平定南中的战争。当时朱褒、雍闿、高定等人叛变,南中豪强孟获亦有参与,最后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
诸葛亮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后来,“七擒孟获”成为成语,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彰显了诸葛亮高超的统战方略和民族政策,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即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挥泪斩马谡正军纪
蜀后主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为实现统一大业,发动了一场北伐曹魏的战争。
他命令赵云、邓芝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市北),亲自率10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今甘肃),任命参军马谡为前锋,镇守战略要地街亭(今甘肃秦安县东北)。
临行前,诸葛亮再三嘱咐马谡:“街亭虽小,关系重大。
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
如果失掉街亭,我军必败。
”并具体指示让他“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
”
马谡到达街亭后,不按诸葛亮的指令依山傍水部署兵力,却骄傲轻敌,自作主张地想将大军部署在远离水源的街亭山上。当时,副将王平提出:“街亭一无水源,二无粮道,若魏军围困街亭,切断水源,断绝粮道,蜀军则不战自溃。请主将遵令履法,依山傍水,巧布精兵。”
马谡不但不听劝阻,反而自信地说:“马谡通晓兵法,世人皆知,连丞相有时也得请教于我,而你王平生长戎旅,手不能书,知何兵法?”接着又洋洋自得地说:“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置死地而后生,这是兵家常识,我将大军布于山上,使之绝无反顾,这正是致胜之秘诀。”
王平再次谏阻:“如此布兵危险。”马谡见王平不服,便火冒三丈说:“丞相委任我为主将,部队指挥我负全责。如若兵败,我甘愿革职斩首,绝不怨怒于你。”王平再次义正辞严:“我对主将负责,对丞相负责,对后主负责,对蜀国百姓负责。最后恳请你遵循丞相指令,依山傍水布兵。”
然而,马谡固执己见,坚持将大军布于山上。
魏明帝曹睿得知了蜀将马谡占领街亭,立即派骁勇善战,曾多次与蜀军交锋的曹魏名将张郃领兵抗击,张郃进军街亭,侦察到马谡舍水上山,心中大喜,立即挥兵切断水源,掐断粮道,将马谡部队围困于山上,然后纵火烧山。
蜀军饥渴难忍,军心涣散,不战自乱。
结果,张命令乘势进攻,蜀军大败。
马谡失守街亭,战局骤变,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
马谡违反了诸葛亮的调度,在山上扎营,是丢失街亭的主要原因,而街亭的丢失,让蜀汉军队丧失了继续进取陕西的最好时机,作为将领,马谡需要负主要责任。
诸葛亮总结此战失利的教训,痛心地说:“用马谡错矣。
”为了严肃军纪,诸葛亮下令将马谡革职入狱,斩首示众。
临刑前,马谡上书诸葛亮:“丞相待我亲如子,我待丞相敬如父。
这次我违背节度,招致兵败,军令难容,丞相将我斩首,以诫后人,我罪有应得,死而无怨,只是恳望丞相以后能照顾好我一家妻儿老小。
这样我死后也就放心了。
”
诸葛亮看罢,百感交集,老泪纵横,要斩掉曾为自己十分器重赏识的将领,心若刀绞;但若违背军法,免他一死,又将失去众人之心,无法实现统一天下的宏愿。于是,他强忍悲痛,让马谡放心去,自己将收其儿为义子。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全军将士无不为之震惊。诸葛亮拭干眼泪,又宣布一道命令:对力主良谋,临危不惧,英勇善战,化险为夷的副将王平加以褒奖,破格擢升为讨寇将军。善于自省的诸葛亮斩马谡,升王平之后,多次以用人不当为由,请求自贬三等,一品丞相为三品右将军,仍尽心竭力辅佐后主刘禅,欲图中原,成就大业。
诸葛亮斩马谡可谓是千古传诵。
因为当时街亭失守,整个蜀国就处在危险中,人心惶惶。
诸葛亮为了安抚朝野上下,不得不执法如山,不得不用马谡的人头来稳定军心。
诸葛亮此举意在说明马谡虽然重要,但是任何人都不能把个人凌驾于国家利益之上,虽然失了街亭,但是蜀国还能争霸天下。
其次,马谡的死虽与诸葛亮也有一定关系,但不能简单地说,诸葛亮用人不明或失察,因为,人在特殊情况下是会变得难以预料,这方面的例子很多。
何况自古以来还有“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规矩。
导致整个形势急速扭转的主要原因是马谡违亮节度,不仅打乱了军事部署,而且丧失了战略要地。
常言道“国有国法,军有军纪”,诸葛亮为了做到令行禁止,不得不杀马谡来起到威慑作用,这是必须的,马谡被斩,是必然的。
诸葛亮要严格执行军纪军法的同时,不但收马谡儿子为义子,还精心抚恤马谡遗属,彰显了诸葛亮的慈悲情怀与做人处世之道。
空城计显神通
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
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叫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先是轻摇羽毛扇子,仪态安祥,然后慢慢弹起琴来,琴声柔和,慢条斯理。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
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令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
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谋。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
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
此事虽是小说家演义,但彰显的却是诸葛亮的大智谋与大心胸及大胆略。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真的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并被列为《三十六计》中的第三十二计,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
六出祁山显斗志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军事行动。史书记载诸葛亮从祁山出兵伐魏仅有两次,而“六出祁山”的说法出现于小说《三国演义》,由于《演义》在民间的影响力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渐渐成为诸葛亮北伐的代名词。
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决策,是贯彻落实《隆中对》策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以成霸业的正确军事举措和重要战略方针,有其重要战略意义。
不过,如上所述,事实上,自建兴六年(228年)春至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五次北伐,二出祁山,而六出祈山只不过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塑造而已,并且诸葛亮北伐并未成功,但丝毫不影响诸葛亮形象。
智收姜维显恩威
三国时期,西蜀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用诈城之计,攻夺北魏的天水关。天水关太守马遵果然中计,下令全营火速披挂,去解救被围的南安。
此刻,一个职位低微的牙将姜维识破诸葛亮之计,向太守马遵进谏,说是诸葛亮用的计,蜀兵欲乘虚攻取天水。马遵恍然大悟。姜维接着又向他讲出一个可以打败诸葛亮,以解南安之危的将计就计的妙计。
马遵听了将信将疑,姜维立下军令状,他才下令出兵。诸葛亮沉浸于乐曲中,在等待着赵子龙老将军的胜利消息。
忽有探马飞报,赵子龙在天水关前被围困,这使他十分震惊。他立刻传命关兴、张苞二人各带800骑兵,速速飞驰天水关前,解救赵老将军,不得有误。
然后又命马岱去阵前探听,务要查明是何人布阵,其人如何。马岱探听归来,诸葛亮得知天水关领兵布阵之将名叫姜维,是一个智勇双全、孝义无双的贤将良才,虽才高智广,却身居偏裨,甚是屈屈不得志。
诸葛亮决心纳录英才,收服姜维。诸葛亮一面布置了连环扣战,让岱、关兴、张苞拖住姜维;一面派魏延假扮姜维“骂关”,使心地狭窄、多疑妒贤的马遵中反间之计。又让赵云乘虚而入,攻进天水关,救出被马遵扣为人质的姜维的母亲、妻子。诸葛亮的周密安排逐一实现。
最后,姜维被困在风鸣山下。诸葛亮晓以大势,耐心说服,并接来家眷使姜维合家团圆,终使姜维心悦诚服地归降西蜀。
智收姜维不但体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还体现了诸葛亮爱才惜才的智者仁心。如今,《智收姜维》成为全国各地各种戏剧表演的热闹剧本,久唱不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成职场中人座右铭
历代朝野都对诸葛亮有很高的评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成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有如下评价:“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在《三国志》中亦附有陈寿在《诸葛亮集》中的序言。
而《三国志注》中,裴松之亦引出袁子谈论诸葛亮的功绩。
历史上最为人们乐道赞誉的当数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了。
诸葛亮《后出师表》的末后有一句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人们常引用的一句成语。
(鞠躬,表示谦恭谨慎;尽瘁,是竭尽辛苦的意思;已,完结、罢休。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普汉春秋》作“鞠躬尽力”,和“鞠躬尽瘁”一样,都是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如今职场中人都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为座右铭。
《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留美名
汉末,曹操的儿子曹丕废去汉献帝,改国号为魏,自己做了皇帝,即魏文帝。这时,占据四川一带的刘备,也宣告登基,即历史上所称蜀汉的“先主”。刘备以诸葛亮为丞相,定都成都。于是,连同江南(江东)的东吴,就正式出现了魏、蜀、吴三国的局面。
不久,刘备去世,刘备的儿子刘禅袭位为“后主”。
诸葛亮继续任丞相,并受封为“武乡侯”,蜀国一切军政大权,都操在他手里,由他裁决。
诸葛亮是一贯主张联吴伐魏的,这时他仍然一面和东吴结好,一面南征孟获,平定南中诸郡,以消除后顾之忧,然后充实军备,练兵习武,积极准备北伐魏国。
出兵的时候,曾上表后主,力劝听信忠言,任用贤臣,这就是后来流传的《前出师表》。
可是这次北伐,没有完成,就暂时退兵回蜀。
过了一些时候,诸葛亮又发动了第三次北伐,当时蜀国臣子官员中,颇有反对兴师动众的,诸葛亮因此又上一表,分析当时局势,说明蜀汉与曹魏势不两立,必须北伐。
这就是后来和《前出师表》同样流传的《后出师表》。
诸葛亮的前后两次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贞气节,使文章被人千古传颂。
《后出师表》的末后有一句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人们常引用的一句成语,成为职场座右铭。
《前出师表》的最末一句是:“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意思是说:写到末了,我涕泪直流,痛哭失声,我虽然对蜀汉赤胆忠心,却激动不已,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些什么了。
不过,“不知所云”后来成为一句贬意成语,斥人说话或文章语无伦次、逻辑性太差为“不知所云”。
“亲贤臣远小人”的古今意韵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散文作家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写的散文比较多。从诸葛亮早先即将出山和刘备谈话起,到后来他所写的书信,奏表,以及关于如何管理国家的《便宜十六策》,乃至告诫后代的一些文字,就像当时的曹操一样,在行军打仗的同时,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的《出师表》更是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
《出师表》的主旨:《出师表》的写作当然和散文不同,它是在诸葛亮准备出兵北伐,攻打曹魏政权,在率领军队进驻汉中的时候,给后主刘禅上的奏章。
但是这篇文章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作者说的是出师问题,落笔却在刘禅的后院。
这个时候国家正处于危险时期,所谓“危急存亡之秋”,但是刘禅却还在醉生梦死中,一切都浑然不知。
诸葛亮要率领军队北上,内心最害怕的却是朝廷,害怕后主刘禅会亲近内侍,和朝廷里的官员相互矛盾,造成混乱局面,产生国家灭亡的后果。
因此,诸葛亮上这一奏章,等于是警醒刘禅,同时也为刘禅事先安排好国内的一切事务。
所谓亲贤臣,远小人,就是这一篇文章的主题所在。
为什么说亲贤臣远小人是这篇文章的主旨所在?
我们知道一篇好的文章,无论多长或多短,它的每个段落,乃至每一句话,在里面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一作用就是为了突显主题。鲁迅早先说我们将文章写好以后,应该再看一遍,尽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和段落删除。可有可无,那就是附赘悬疣,都不是一篇好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出师表》全篇文章一共三大段。
第一段是警示和告诫君主,希望刘禅能够像先主刘备那样选贤纳谏,励精图治,将蜀汉的事业继续下去,扩大下去。
不能失去自信心,不能妄自菲薄,自轻自贱,要为光扬先主的德行而努力。
这一段文字仿佛引言,并没有非常具体去说明什么,但是却拉开了一个序幕,说明君主应该激昂扬厉,应该具有一种精神,为蜀汉的事业做好一切。
文章这么说,也为后面的具体事情做了铺垫,如果没有这一段,那么后面的段落来得就会突兀,没有根基,所谓没来由,而且目的也不明显。
有了这一段,后面所写,如何任用大臣,任用什么大臣,一切就可以落实,就可以顺理成章。
文章处处说希望刘禅要赏罚公平,秉持公正,不能偏私,那都是在映照后面一段,就像序幕一样地渐渐拉开,从稍微虚空中入手而慢慢落实。
第二段,是具体的叙说如何亲贤臣,委婉地说出君主应该远小人。
这一段文字写得非常具体详细,头尾交代清楚,在小人方面没有具体说,但是贤臣,从早先刘备时期任用的大臣将领到后来在诸葛亮手下任职的才干,一一道出。
有人员的任用,有自己和刘备的交谈感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这是重笔的叙说,也是承接前面所谓不妄自菲薄,要开张圣听,恢弘志士之气的具体行为。
我们常说响鼓不用重锤敲,但是对刘禅这样的君主并不是轻轻一点就可以完成,而且在诸葛亮看来,更是得一一落实地去说,才有效果。
所以他反复地说明所应该任用的人员,而且将刘备的话放在前面。
这还不够,诸葛亮还借历史发出呼喊: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
汉桓帝和汉灵帝,汉代的两位皇帝,一个宠幸太监单超,一个宠幸太监张让,将国家带入了灭亡的边缘,所以诸葛亮对当时的历史发出了感慨。
因为皇帝没有能把握好朝政,在亲近宵小之辈,重用宦官的局面下,造成了历史的大动荡,结束了汉代的统治。
第三段,从“臣本布衣,躬耕南阳”开始,直到结尾。
这段和前一段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诸葛亮在这里要叙述一下自己的历史,和刘家的关系?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我们就会发现,诸葛亮的叙述,一切都落实在和刘家的关系上,对刘备感恩戴德,对国家是尽职尽忠。
金圣叹说他叙述的非常悲苦,确实是。
这一悲苦也就是要表示,自己和蜀汉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国家,他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他和刘备的一层关系,使他有资格诚恳地劝说刘禅,希望他能够亲贤臣,远小人。
所以诸葛亮在说完了自己,立即又回到了主题上:希望他依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人来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最后说到自己如果完不成任务,那就自责,治罪,这是陪衬,主要是要说下面一句,希望亲近郭攸之等人,让他们有兴德之言,要能采纳臣下的意见,这样才能对得起先帝刘备。
这篇文章三大段落,700多字,全都围绕一个中心,从序幕的拉开,到中心的陈说,到后来的补充说明,详细剖白自己为什么要劝说君主亲贤臣远小人,苦口婆心,辞恳意切。
在《三国志·后主传》里,陈寿在传记结束时做了一个评论,其中有说:“后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
信矣哉!”这就是说,白色的丝绸并没有什么固定的颜色,受到什么感染,就产生什么颜色。
民间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后主是这样的一个容易受到他人感染的人,诸葛亮在即将北征的时候,当然有所担心,也就很自然地在出师表里表达出自己的期望,反复说要“亲贤臣,远小人”。
《出师表》的意义:亲贤臣远小人,是对中国历史的慨叹,也是对中华民族的期望。
《出师表》这篇文章写得自然,朴实,恳切,同时也多哀伤的情调。这也是由作者所处的位置,人生的经历,同时,也是由当时国家大的局势,对蜀汉所有可能的未来的认识所决定。
这篇文章在陈述上转折很多。
转折,也就是文字的叙述不按照正常的逻辑关系顺从而下,而是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这样的叙述,文字容易曲折波动。
如果总是按照固定的模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地点顺序,一一说下来,那么文章就容易产生平淡,单调的感觉。
反过来,如果能变化叙述方式,打破常规,文章就比较容易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诸葛亮写这篇文章,其实并没有到了文学发展已经完全艺术化,能够非常注意作文的艺术技巧,有意识地让文章曲折波动起伏不平。
诸葛亮的《出师表》所以产生了这样的效果,更主要的是他有太多的话要说,却在每每要叙说的时候克制下来,欲言又止,欲说还休,这么几乎是带着哽咽涕泣的笔调,叙说下来。
内心有无限的悲痛,曲肠九回,所以才能从刘备说到刘禅,从往昔说到今天,从治理国家到任用大臣,从军国大事到自我的人生叙述。
在一篇700多字的文章里,反复往来,里里外外,实在是说透了自己的一腔心思。
内心本身的曲折感伤,显示于文字,自然也是曲折伤感。
也因此,我们读来就更多了波动起伏、绵远悠长的意味。
由于文章出自胸臆,心血灌注,使文章凝练自然朴素,产生了大量名言佳句。
诸葛亮不仅是发出了历史的叹息和痛恨,同时也是对中国的历史寄予了希望。
他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担当起责任,能够在未来的国家管理中,亲近贤臣,远离小人。
这么说,其实也是对未来的期望,希望国家能够步入正途,免去社会的动荡不安,能够使人民有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
刘备临终的时候对阿斗有遗言说:我听说你有一定智量,令我高兴过望,这样我也就不担忧了。
只是还希望你能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出师表》所说的“亲贤臣远小人”,和刘备的训导相表里,形成了对应关系,完成了君主立身行事到治理国家的整个过程。
亲贤臣远小人,也对应了孔子的“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的格言。
把贤人可以看作善,看作真,看作美,是我们应该去靠近,使自己置身在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从而获得人生精神境界的提高,所谓见贤思齐;小人,正如孔子所说的见不贤,也就是假丑恶,我们见不贤而内自省,远离,批评,尽力将自己纳入良好的人生轨道。
中国历史发展的无数事实印证了诸葛亮的论断的正确。
因此,笔者一直认为:亲贤臣远小人,是对中国历史的慨叹,也是对中华民族的期望。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成为劝世良言
三国时期,做人处世方面有两个流传后世的金语良言。一个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个汉语词汇,出自蜀汉昭烈帝刘备遗诏,出自《三国志·蜀书·先主传》。意思是: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原句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目的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另一个金语良言是“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个汉语词汇,出自诸葛亮的《诫子书》。意思是:人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诫子书》(诸葛亮)原文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如今,“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但成为教子良言,也成为职场中人特别是领导干部修身养性的座右铭。
诸葛亮身为诸葛家族对后人影响最深的一个人,可以说,诸葛亮代表了一代忠义、智慧与谋略。同时,诸葛亮也能以自身来影响自己的后人。
诸葛亮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首先是诸葛乔,是诸葛亮的养子,原本是诸葛亮哥哥诸葛瑾的次子,后来在诸葛瑾死去之后,诸葛亮收养了诸葛乔,成为诸葛亮的儿子。
诸葛乔也是为上进的优秀人才,最高的时候,官至翊武将军,但是最后也是英年早逝。
其次是诸葛瞻,诸葛瞻是诸葛亮的长子,也是相对来说比较优秀的人才,曾经担任了将军,校尉,侍中,尚书等要职。
最后也是死在战场之上——在魏灭蜀国的涪城战役中战死。
诸葛怀是诸葛亮最小的儿子,诸葛怀更多的继承了诸葛亮在政治上的优秀,曾大受晋王重用,但是诸葛怀也继承了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的精神。
最后,请求隐居,生活也是满美好的。
诸葛亮的女儿是诸葛果。
据说是诸葛亮唯一的女儿。
关于诸葛果的记载,并不见于正史,宋代魏了翁《朝真观记》中记载:“出少城西北,为朝真观,观中左列有圣母仙师乘烟葛女之祠。
故老相传,武侯有女,于宅中乘云轻举”。
但是在民间传说中,诸葛果相貌美丽,终生未嫁,在成都朝真观修行,最终得道成仙。
当然,成仙之说虚无缥缈,更多的是源于人们对诸葛亮奉若神明般的崇拜。
三国时期谋士多多,
诸葛亮何以独领风骚
东汉末年,战乱频仍,乱世出英雄,战时既出良将更出谋士,三国时代正是如此。
三国谋士其实很多,魏蜀吴各自拥有的谋士可谓琳琅满目,然而,因为《三国志》为蜀汉王室人所著,偏重于蜀汉,而描写当时强势的曹操为“奸雄”,因此,对于蜀汉谋士的褒扬色彩较为浓郁。
在对蜀汉谋士人才的褒扬当中,最著名的当数世人皆知“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之说,另外还有一句话,这句话决定了蜀汉命运的话,即“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那么,为什么流传这样两句话呢?既然三国时期谋士多多,为什么诸葛亮独领风骚呢?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汉末乱世,从董卓乱政之后,就进入诸侯割据时代,经过多年的征战,曹操、刘备及孙权脱颖而出,形成了三分天下的局面。
在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候,天下大势几乎已经明朗,这个时候无疑是对人才吸纳和经济的发展为主。
其中汉末一代隐士“水镜先生”--司马徽就曾说“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从此卧龙凤雏之名家喻户晓,可还是忽略后面一句话。
水镜先生司马徽何许人也?在《三国演义》之中是与卧龙凤雏亦师亦友的江南隐士,河南禹州人,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司马徽为人清雅,学识广博,有知人之明,在刘备依附刘表,入驻新野的期间,曾向刘备推荐了卧龙和凤雏,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刘备初到荆州,麾下的贤才太少,得到一个徐庶,就已经能够数次击败曹操的大将夏侯惇,这个比徐庶更厉害的卧龙和凤雏,更是勾起刘备的求贤的欲望。
于是乎在徐庶的推荐下,刘备三顾茅庐的请出卧龙先生诸葛亮。
诸葛亮心存汉室,看到刘备的皇叔的光环,又看到对方如此诚心实意,最终出山,并且给刘备献上了自己的“隆中对”战略,为刘备奠定复国的战略方向。
刘备随后在荆州招兵买马,意图占据荆州,没有想到曹操率大军来袭,刘表去世,刘琮举荆州投降曹操。
刘备无奈之下只好与刘琦联合,停驻江夏,并且派出卧龙诸葛亮出使东吴,说服孙权,对抗曹操。
赤壁之战,周瑜大展神威,火烧赤壁,击败曹操,诸葛亮协助刘备趁火打劫,南夺荆州四郡,从此让漂泊半生的刘备有了荆州这块立足之地。
再次之后,诸葛亮又给刘备推荐号称凤雏庞统先生。
庞统,在荆州有着极大的声誉,被称当为南州士之冠冕。诸葛亮说他乃“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鲁肃说他“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总之,刘备对庞统大为器重,任命他为治中从事,亲密程度亚于诸葛亮,后庞统和诸葛亮同为军师中郎将。
所以,卧龙凤雏全部在刘备手下,而且是分工不同,刘备出征在外,带着庞统,而留卧龙守大本营,提供后方支援,足兵足粮。
这个时候,很多三国粉丝,表示刘备拥有五虎上将,还有卧龙凤雏,完全应该是一路开挂的形式,消灭曹魏和东吴,进而一统天下。
然而很可惜,刘备最终还是没有一统天下,甚至自己夷陵之战,败给陆逊,病逝永安城了。
世人皆知“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可还是忽略后面一句话,这句话决定了蜀汉命运的话,即“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子初孝直到底是何许人也呢?
子初,全名叫刘巴。
也是汉末名士,一代奇才,跟刘备可以说有着不可不说的故事,曹操征伐荆州,荆州士人多归刘备,唯独刘巴却北上投靠曹操。
为了逃避刘备,甚至远至交趾,最后辗转进入益州。
刘备平定益州后,刘巴才归附。
刘巴博学多才,为刘备解决入蜀后的财政困难问题,又与诸葛亮等共制蜀汉的法律文件《蜀科》。
刘备自称汉中王,任命刘巴为尚书。
除此之外,刘备还得到了一位传奇谋臣,法正,法孝直。法正善奇谋,深受刘备信任,是刘备入川,拿下汉中的最大功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封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
刘备麾下齐聚四大人才,本可挥兵北上,一统中原,只可惜,庞统在入蜀之战中,不行中箭身亡,年仅36岁,刘备哭的一塌糊涂。在刘备称王之后,刘巴和法正相继去世,只留下卧龙诸葛亮一个人支撑着蜀汉,南征北战,六出祁山,致死都未能完成匡扶汉室之目标,留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限感叹。
诸葛亮的“八卦阵”既神又玄
八卦阵学名为九宫八卦阵,是一种古代的军事阵法,相传为诸葛亮发明。
九为数之极,取六爻三三衍生之数,易有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有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八卦而变六十四爻,从此周而复始变化无穷。
八卦阵按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门。从正东"生门"打入,往西南"休门"杀出,复从正北"开门"杀入,此阵可破。
八卦阵是由太极图像衍生出来的一个更精妙的阵法。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关于八卦,最早的说法是伏羲为天下王,他向外探求大自然的奥秘,向内省视自己的内心,终于推演出了太极八卦图。
但是至今最为盛名的莫过于《周易》八卦,《左传》中记载:《周史》以周易为诸侯占卜到现代的术士打着周易的招幌。
人们无不一言以蔽之曰:周易是卜筮之书,周易是神仙书。
说明他占卜的神奇。
而后的道家亦将周易八卦的运用推至到了一个颠峰,甚至依据八卦图形演变成了八卦阵法,其中八个卦象分含八种卦意:"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分别是八个图腾的意思。
所谓八卦阵,实际上是一种经过事先针对性训练的,步卒应对马军的手段。在对方冲击时,有意识地在战线的某些位置让出真空,引诱骑方下意识地集中向这些路线行进。待其杀入阵中之后,我阵虽破却不散,一路上在两边集结固守,让出前方空间任由敌人冲刺。
八卦阵阵势的核心在于:这种路径可以通过事先操演确定,通过有意识地引导,让对方本来是战阵两端的直线冲杀,变成我方主导下的,在阵内的环型路线!连续不断地接触,无穷无尽的敌人,将会逐步消耗马军的气势和体力。
而由于马军自身的特性,他们又不得不按照这条"安全"的路线冲锋。
所谓"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随着时间的推移,阵内的敌军最终会被逐渐消耗一空。
八卦一说,则是好事者给简单的军事队列,披上了一层玄妙的外衣。
八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而今的八卦也不过是世人演变过来的阵法而已。那就是说如果能见到最早的八卦图,那么,就可能窥视更多的秘密。
八卦分别象征自然界的八种物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是万物衍生的物质基础,其中以乾坤天地二卦为万物之母,万物生于天地宇宙之间,水火为万物之源阴阳之基,风雷为之鼓动,山泽终于形成,有了山泽,生物开始滋生,生命开始孕育,人类因此繁衍。
八卦以阴爻"--"和阳爻"-"组合代表其性质。 八卦的排列有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两种。前者传为伏羲氏发明,后者传为周文王所创。
八卦阵与奇门遁甲难解难分,具体而言,奇门遁甲的本身就是九宫八卦阵。
“奇门遁甲”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一门秘术学问,也可以说是世界上唯一可以如意控制对方为主的命邔,在古代中国它被称为帝王之学,其中奥秘是极端守秘的,不得泄露于外人,如果一般人盗用,经发现者斩首勿论,所以它可以说是秘传中的秘传。
因此,它深深地埋没在历史的渊底,由于它的可怕,师父只亲口传授弟子,单线传下来,至今解它的人非常少。
《黄帝阴符经》上讲"八卦甲子,神机鬼藏",即是说,奇门遁甲的神妙之处均藏在八卦和甲子之中。在中国古代,这种奇门遁甲是用于军事上的。如果要想学好奇门遁甲,那必须要有扎实的易学知识和深厚的五行干支基础,这样你就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学会奇门遁甲这门绝学。
由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而成的六十花甲子是以时间为主要特征的全息符号,以后天八卦为主的九宫八卦是以空间为主要特征的全息符号。
奇门遁甲就是将这二者按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融时空为一体,包括天、地、人、神(宇宙中的暗物)在内,多维立体的动态宇宙思维模型,以模型中的时间资讯为主,进行系统思辨,从而达到预测万事万物、以利趋吉避凶的预测法。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十个天干符号,除去其代表时间概念的特定意义以外,还含有特定的意义,明白了这一点,奇门遁甲就应刃而解了。
事实上,八卦阵与奇门遁甲究竟是不是诸葛亮发明的,其实并不重要。
但是,诸葛亮(181年-234年)是三国时杰出军事家和智慧之人,摆兵布阵可谓家常便饭,人们出于对诸葛亮的崇拜与神化的需要,何况诸葛亮真的善于在战场上摆兵布阵足智多谋,再加上历史上向来把八卦阵法传说得神乎其神、玄妙无比,那么发明者和擅长使用者似乎非诸葛亮莫属啦!
诸葛亮三兄弟号称“龙虎狗” ,
皆为奇才谋士却分道扬镳、各为其主
在三国时期,很多人都以为司马氏一家势力最大。
实际上,三国中势力最大的是诸葛亮家族。
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亲兄弟,诸葛瑾是老大,是吴国的大将军,诸葛亮是老二,当了蜀汉的丞相,他们还有一个弟弟,叫诸葛均,官长水校尉。
诸葛亮三兄弟,人称“龙虎狗”。
龙,自然指的是卧龙诸葛亮,虎指的是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狗则是指曹魏大将军诸葛诞。
这三兄弟,在魏蜀吴三国都是位高权重。
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恐怕没有哪个家族能抵挡得住。
但不幸的是,他们并不团结。
诸葛亮虽然与哥哥诸葛瑾关系还不错,但对侄子诸葛恪却有些看不起。
诸葛恪身长七尺六寸,少须眉,大口高声,自幼生的仪表不凡。
成年后,诸葛恪被拜为骑都尉,与顾谭、张休等人,一同为太子孙登讲论道艺。
在与太子成为好友后,诸葛恪被升迁为左辅都尉。
有一天,孙权正好碰到诸葛恪,便问他:“你父亲和你叔父,谁更优秀?”诸葛恪不假思索的说:“我父亲”。
孙权又问:“为何?”诸葛恪说:“我父亲知道该效忠谁,而我叔父却不知,所以我父亲更优秀。
”
后来蜀国有使者来访,恰逢诸葛恪在旁侍奉。
孙权便说:“回去告诉你们诸葛丞相,说诸葛恪喜欢骑马,让他为侄子选一匹好马送来。
”蜀国使者走后,诸葛恪立刻跪下谢恩。
孙权感到很奇怪,问:“马还没送来,你这么着急谢恩干嘛?”诸葛恪说:“蜀国就如同陛下在外面的马厩,如今有了旨意,他们自然会选好马送来,我又岂能不谢陛下呢?”孙权听了哈哈大笑,被诸葛恪的马屁拍的很舒服。
徐详去世后,孙权想对诸葛恪委以重任,便安排他接替徐详的位置,负责军中粮食供应的工作。
诸葛亮听说此事后,立刻写信给大都督陆逊说:“家兄年纪大了,诸葛恪又性格疏漏。
东吴现在让他掌管军粮供应,粮食是军中最重要的东西,我即使身在远方,也为你们而感到不安。
请代我转告至尊。
”后来陆逊向孙权转述了诸葛亮的意见,孙权立即给诸葛恪换了工作,让他开始领兵。
为何诸葛亮如此看不起自己的这个侄儿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诸葛恪曾贬损过他?其实不仅是诸葛亮,连诸葛恪的亲生父亲诸葛瑾都看不起诸葛恪。
诸葛瑾曾说:“恪不大兴吾家,将大赤吾族也。
”为何这兄弟俩都如此不看好诸葛恪呢?主要是诸葛恪擅长耍小聪明,在大事上却做的不够好。
孙权临终前,诸葛恪奉命辅政。
后来魏国大将司马师想趁孙权新丧,吴国政局未稳之际攻打吴国,却被诸葛恪侥幸打退。
魏国退兵后,诸葛恪就开始有了轻敌之心。
建兴二年三月,诸葛恪不顾吴国群臣的反对,兴兵二十万伐魏,最终却功败垂成。
诸葛恪攻魏失败后,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误,在吴国更加独断专行。
同为托孤大臣的孙峻早就与诸葛恪有矛盾,便暗中联合吴主孙亮,以赴宴为名将他及党羽在宫中杀害。
诸葛恪死后,他全族被灭,真验证了父亲对他的预言。
所以说,不是诸葛亮兄弟看不起他,而是早就看出了他的秉性。
诸葛亮英年早逝给当代职场中人的启示
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发现庸碌无为之人比较长寿,相反智慧聪明有大作为的人却会英年早逝。其实,细细想来,诸葛亮也算英年早逝之人,未免令人叹惜不已。那么,诸葛亮为何英年早逝呢?诸葛亮英年早逝给当代职场中人又有哪些启示呢?
一是他不应该迷信天命,不信科学。
诸葛亮的身体素质本来是很好的。
从小参加劳动,身长八尺,十七岁和姐姐、弟弟寄居襄阳城西二十里隆中山村,“躬耕陇亩”到二十七岁才脱离劳动出山辅佐刘备,是一个经过劳动锻炼的知识分子。
直到45岁“五月渡庐,深入不毛”都没有生病。
但他不重视保健养生,不晓得“我命在我不在天。
”甚至错误认为个人寿夭完全由上天决定,自己无能为力。
例如:《三国演义》第九十回载:诸葛亮将兀突骨的三万藤甲军诱入盘蛇谷中,尽数焚死,尸横遍野,这本是战争必然的产物。
诸葛亮却迷信天命,垂泪而叹曰:“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甚至病危,还不相信医药治疗,却迷信“祈禳之法”步罡踏斗,祈祷禳星,这种荒诞邪说肯定是要失败的。
但他却归罪于魏延“将主灯扑灭”,绝顶聪明的人却愚昧迷信到如此不可思议。
相比之下,曹操却清醒得多,他对左慈歪理邪说,坚持批判镇压。
但对中医保健养生科学却深信不疑,西晋《博物志》卷五《方士》载:东汉末年陇西名医封君达,魏主曹操向他请教保健长寿之术,他说:“体欲常劳、食欲常少、劳勿过极、少忽过虚,去肥浓,节酸咸,减思虑,捐喜怒,除驰逐,慎房事,春夏施泻,秋冬闭藏”。
曹操非常赞赏他的意见,并身体力行,所以虽日理万机,还精力充沛,活到六十六岁高龄。
晚年病重,群臣奏请设醮修禳,他坚决不同意说:“寿期已尽,无所祷也”。
二是他超常工作,事必躬亲,透支生命。
诸葛亮在致后主刘禅的《后出师表》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话可是说到做到,成为历代忠良之士的人生坐标。
但我们在敬佩其敬业精神同时,也应对他的“工作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估,并进而分析他为什么呕心沥血至死都没有实现匡复汉室理想,除当时的政治形势,曹操统一了北方、改革政治,用人唯才,实行屯田制,军事和经济实力远较蜀国强大外,更重要的一条是诸葛亮不善于发现、培养、提拔、使用英才。
他相中马谡,误事又害己,而有大才和功劳的魏延,却荒诞的说他脑后有反骨,一直限制使用。
以致出现“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无奈局面。
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就一直处于这么一种“无人”可用和必须“事必躬亲”的状况中,这个“事必躬亲”既是无奈,又是他必须面对的唯一选择。可以说这既是他的可贵之处,也是他的致命弱点。一个人精力毕竟是有限的,经常超负荷工作,透支生命,早衰早逝,也就顺理成章了。
愚以为,诸葛亮的死完全是活活累死的,其具体死因和上个世纪我国许多中年知识分子英年早逝相同,是否可以这样说,诸葛亮成也“事必躬亲”亡也“事必躬亲”呢?
三是他遇事激动、劳心伤神。
诸葛亮虽然在军事指挥上神定气闲,潇洒自如。
但在个人情感上,却容易激动,甚至忧郁不能自制。
当时的思想家、医学家已经认识到情绪对健康的影响,早在战国成书的《吕氏春秋》就说:“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踵,则生害矣”。
而良好的情绪则可使人战胜疾病。
《荀子·致士》说:“得众动天,美意延年”,意思是说心情舒畅可使人延年益寿。
连孔夫子都说:“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三国演义》载:一次“忽报有人自成都来,说张苞身死,孔明闻知,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绝于地”。
旬日以后,尚“自觉昏沉,不能理事”。
又一次“忽报关兴病死,孔明放声大哭,昏倒在地,半晌方苏”。由于郁怒伤肝,忧愁思虑劳伤心脾,天长日久,诸葛亮身体受到严重损害,最终导致死亡。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在生气时,特别是在忧愁和暴怒时,机体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所以会“气死人”。
诸葛亮究竟死于何疾,史无明确记载,但据《三国志》、《三国演义》、《三国故事》等描述,愚以为他患胃溃疡或胃痛死亡较合乎医学常理。
理由:一是他经常忧郁不能自制、化解,容易引起胃粘膜充血、胃酸分泌增多,因而诱发胃溃疡和胃出血。
二是诸葛亮疾病贯穿一条主线——即大出血(咯血和吐血),大出血不外乎呼吸道和消化道。
而史书和小说均未见诸葛亮有肺结核症状,即发烧、咳嗽、盗汗等症状描述。
《三国演义》却记载:诸葛亮得知曹睿打败东吴、长叹一声昏倒在地,醒后说:“吾心乱矣,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接着数次吐血不止,这样吐血,从医学角度来讲,完全属于情绪所致的胃溃疡大出血。
由此可知,经常过激的情绪冲动加速旧疾恶化,也是诸葛亮早逝的原因。
四是他知识失衡、养生盲目。
诸葛亮在隆中度过了十个寒暑,这十年中他白天“田间作苦”,夜间秉烛攻读,除了学习儒家经典外,还博览战国时的申、商、韩以及兵、农、阴阳各家典籍,但就是没有学医,这主要是当时社会儒学一直占统治地位,读书人重文轻理,医学和其他自然科学视为“左道旁门”、“方伎”。
其实当时中医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有了较完整的理论,《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等一批经典著作相继问世,对气候、情绪、饮食、劳逸等对人的健康影响,讲得很透彻。
令人不解的是,对诸子百家无所不知的诸葛亮,为何对保健养生知识一片苍白。
他似乎忘记了这样一个事:当一个人生命都不存在的时候,再好的经国才华又如何发挥呢?
应该说:诸葛亮是属于会工作不懂得生活的人。就说饮食吧,他身为蜀相,刘备得成都,对诸葛亮以及其他勋功将领都颁给了极丰厚的金、银、锦帛和田宅,但诸葛亮日常生活,却自奉俭约,“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这在当时是少见的。
营养不良,超负荷脑力劳动,必然降低免疫功能,诱发疾病,连司马懿都知道:“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这方面也和曹操形成鲜明对比,曹操不但善于工作,更会休息,旅游、狩猎、歌舞、饮宴都积极参加,吃喝也很讲究营养和食疗,还亲自撰写了食疗专著《四时御时制》,这本专著不仅在当时,而且对以后中医食疗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近些年来,各地屡次披露出一些领导干部和一些企业家日理万机,事必躬亲,结果导致失眠、抑郁、猝死,甚至自杀。因此,我们应当从诸葛亮早逝中汲取教训,既干好工作,履职尽责,无愧于心,又要提高工作效率,注重养生,享受生活,避免早逝的悲剧上演。
“卧龙籍贯”之争扬美名
一篇《出师表》,诸葛亮明明白白交代了自己为何出仕: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了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拜访诸葛亮的故事。
公元206年冬至公元207年春,当时屯兵新野(今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的刘备,带着大将关羽、张飞,三次到南阳郡邓县隆中诸葛草庐亭请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
比喻真心诚意,引进人才,求贤似渴,一再邀请,俗称“三顾茅庐”,隆中的诸葛亮隐居地俗称“卧龙之地”。
那么,诸葛亮隐居地到底在哪个地方呢?换言之,当时诸葛亮的家究竟安在何处呢?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郡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其实,在三国时期,襄阳隶属于南阳郡管辖,诸葛亮在写文章时写的是大地名南阳,没错。
随着朝代的更替特别是行政关系的变化,一些城市的名称发生变更,甚至城市所辖的地盘发生变更也很正常。
在三国时隶属于南阳郡的襄阳,之后已经不归南阳管了,原本是一家人分家过,一个位于河南的宛城即当今的南阳,一个位于湖北的襄阳,两者分属于不同的省份管辖。
不过,《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亮躬耕陇亩。
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郡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其中所说的“亮家于南阳郡之邓县”中的邓县,至今仍属于南阳管辖范围,只不过邓县如今改成了邓州市,并且成为河南省直接管理的县级市了。
可是,其中又说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似乎又在今天湖北省襄阳市管辖范围了。
至于“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又是个糊涂概念,古代城池变迁频繁,自古以来襄阳城和襄阳行政区域变动也比较大,因此,如今说诸葛亮躬耕之地的“隆中”,以及刘备“三顾茅庐”的诸葛亮隐居之地,究竟在今天南阳的地盘上还是在襄阳的地盘上,一时半会还真是说不清楚搞不明白。
正因为如此,曾几何时,襄阳南阳两地互争诸葛亮隐居地,成为历史上最著名的“文笔官司”,至今亦未停歇。
“心在朝庭,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辩襄阳南阳。
”据传此联为清代咸丰年间南阳知府顾嘉衡所作。
原来,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两地对诸葛亮的隐居地多有争议。
南阳人说,诸葛亮曾隐居南阳卧龙岗,襄阳人说,襄阳隆中是诸葛亮的隐居地。
顾嘉衡是襄阳人,却在南阳任知府,襄阳和南阳两地的人均要他表态:诸葛亮的隐居地是南阳还是襄阳?顾嘉衡十分为难,既不能得罪襄阳家乡父老,又不能失民心于为官之地南阳,于是便撰写了此联。
意思是说既然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功绩扬名天下,又何必去为诸葛亮隐居地这一小事而争论不休呢?
据笔者考证:诸葛亮(181年-234年),三国时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
字孔明,号卧龙。
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县)的一个官吏之家。
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卫戍京师的长官)。
诸葛亮父亲诸葛圭,字君贡,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诸葛亮3岁母亲张氏病逝,诸葛亮8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
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老朋友荆州牧刘表。
到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病逝。诸葛亮和弟妹失去了生活依靠,便移居南阳(现河南南阳)卧龙岗或湖北襄阳(现湖北襄樊)之西二十里隆中隐居乡间耕种,维持生计。建安四年(199年),19岁的诸葛亮与友人徐庶等从师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后为了消除诸葛亮隐居地一事留下的历史纷争,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写到:"功在朝廷,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上,何须辨襄阳南阳。"
那么,清代在河南南阳做知府的湖北襄阳人顾嘉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因诸葛亮名高天下,两省便争诸葛亮故居之处所,顾嘉蘅想不能开罪南阳,又怕承当出卖桑梓之名,便撰此妙联,既赞诸葛亮,又抹平两省争执,可谓公允。
但这场争论并没有因此而平息,1990年发行《三国》邮票第二组"隆中对"小型张时,因湖北、河南两省争夺"隆中对"的首发式地点,并组成代表团进京申诉,以至设计受阻。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和北京师范大学魏晋南北朝研究所曾专门组织"诸葛亮躬耕地"学术讨论会,诸葛亮躬耕地在南阳的说法得到大多数的的赞同,同时史学家们也认为,就像文武赤壁一样,襄阳南阳的诸葛胜迹也是完全可以并存的。
顾嘉蘅的题联,真不愧为名联绝作。
诚则斯言!顾嘉衡不是故意耍滑头,一是东汉末年,三国至今,历史变迁,城池变动,行政区划范围改来改去,要说清诸葛亮躬耕之地和老家何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二是诸葛亮名扬华夏,智圣天下,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襄阳等地都建有武侯祠,诸葛亮既然是全国人民一直尊崇诸葛亮为“智圣”。
诸葛亮被誉为世上最有智慧和谋略之人,诸葛亮理应属于中华民族的名人,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至于他老人家老家在哪里、籍贯在何处,实在没有必要去搞清楚去说明白。
事实上,不管诸葛亮躬耕之地在南阳也好,亦或是在襄阳也罢,都不影响诸葛亮的美名与功德。
事实上,历史上,成都、宝鸡、汉中、南阳、襄阳等地都建有武侯祠,都是对诸葛亮的怀念与表彰,建筑形制大同小异,不分彼此。比如说,在南阳,诸葛亮的纪念地叫卧龙岗,正规名字叫武侯祠,人们一直叫卧龙岗,大概是其中存有对诸葛孔明先生亲近的意思。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在古戏中,诸葛亮又唱道:我本是卧龙岗散淡之人。
在南阳史志中,往往说的是,南阳城西八里卧龙岗。
只可惜,时世沧桑,原有的建筑不知被天灾和人祸毁掉了多少次,南阳人凭着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又不知重修了多少次,才保留成现在的样子。
卧龙岗的一草一木也许早已不再是诸葛亮躬耕那个时候的了,但是人们还是将两者建立起直接联系。
如今全国各地的游人墨客拜谒南阳卧龙岗,必看的有三个地方:一个就是顾嘉衡写的那幅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功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意思是南阳与襄阳争论了数百年的官司,没有必要再争执了。
另一个是岳少保书武侯“出师二表”,除了岳飞将军书法上的豪气外,这位身经百战的英豪挥墨走笔的场景又很富于人情味。
再一个就是“三顾茅庐”的地方。
刘备与诸葛亮在畅谈天下大事,张飞与关云长在前面破房中耐不住寂寞,极不耐烦地作出吹胡子瞪眼的架式,极有些戏剧性色彩,让人感到亲切。
尤其是门口那“目无魏吴”四个字因“魏”字少了一点而让人解气。
至于《三国志》中彰显“蜀汉正统”等思想观念,借刘备和诸葛亮的功绩去诋毁“曹魏和孙吴两家”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和辩证唯物主义,似乎亦没有必要追究和探讨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时势造英雄,睹物思故人,诸葛武侯出山前“隆中对”,神定气闲,洞悉时势,针砭时弊,高屋建瓴,出神入化,指点江山,运筹帷幄,道出“三分天下”的雄才大略,不能不令人折服;出山后建立的所有伟业,特别是他对蜀汉刘备忠心耿耿,尤其是他那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品格,分明是古老南阳的灵山秀水浸润而成,分明是南阳古老的文化积淀蕴育而成。
而中国白话小说《三国演义》以及千百年来民间成百上千种戏剧对诸葛亮的才智谋略和赤胆忠心的演义,更是让诸葛亮成为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智多星”“忠臣相”,其仙风道骨更是令人趋之若鹜,百读不厌,百看不烦,其千古美名,可谓历久弥新,万世流芳。
参考文献:略
(非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和使用)
(作者系河南省内乡县委史志研究室研究员、自由撰稿人)
———————————————————————————
邮政编码474350
地址及联系人: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委史志办 许圣义 亲收
作者声明:本人系既俗又雅之老夫,为人低调但爱好作文明志,做自由撰稿人已30余年,诸多媒体公开刊载拙作千余篇(本)矣,既非知名作家亦非粗盲之徒,既非专家亦非庸人,嗜好察古论今,重点研究介绍宣传文史,撰写人文历史和社会世相类杂文,兼顾闲情逸事与生活情感,时而作养生保健和教子育女之文,或兼而有之,但均属纯文学创作非关政治,亦不涉及他人隐私,旨在以古鉴今,说事拉理,激荡灵魂,彰显正道,弘扬正气,褒赞善举,鞭挞丑恶,自警自醒,匡扶正义,匡正积弊,利国利民利己利他人利社会,怡娱身心,颐养天年——而已。
但是,许多年后,假如有人问我,当年你为社会做过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传播了很多充满人性、良知、散发着正义光芒的文字,我拒绝了与邪恶同污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