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中国历代朝代的关系,列举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唐宋元明清民族关系的状况?

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关系,中原地区采取华夷之变的理论,提出了内诸夏而外夷狄的观点。

两汉时期的民族关系是战争与和平并存的,对于西域的各个国家,采取招抚的政策,而采用北击匈奴的措施。

唐代一直到明代的民族关系,都是采用羁縻政策,对于夷狄进行招抚。

秦汉时期:

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

战国后期,匈奴族威胁中原,迫使北方各国筑长城自卫。

秦朝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迁发内地人民充实边防。

西汉初年“白登之困”后,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但并不能杜绝北方边患。

汉武帝时,社会繁荣,国力强盛,三次大败匈奴,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北匈奴仍不断骚扰北方边郡。

东汉政府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

两汉时期:

同西域各族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张骞和班超先后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往来,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丰富了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两汉的疆域也得到了扩展。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当地设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唐朝时期: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民族关系空前繁盛,特别是唐朝前期,因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政治制度先进,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昌盛。

这为汉族政权发展民族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对边疆各族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使他们迫切要求吸收唐朝先进文化,主动和唐朝政府发展关系,如松赞干布向唐朝政府求婚即是例证。

而唐朝中央政府的民族政策也较为开朗,积极采用如直接管辖、册封和平等交往等多种方式主动发展同周边各族的关系。

辽宋金元时期:

是北方以至东北少数民族迅速发展,建立政权并形成强大统治力量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共同进步、发展与繁荣的重要时期。

元朝时期:

民族融合不仅在范围上更广,而且在融合程度也大大加深。

是民族大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时期.主要表现在:①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是在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元朝的民族融合是在元朝统一全国的基础上出现的,范围更广。

②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主要是北方少数民族同汉族融合,元朝时,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被称为"汉人"。

③最重要的是,元朝时波斯人、***人大批迁入中国与汉、蒙、畏兀儿等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进步意义:①有利于封建国家的巩固和统一,也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进步;②有利于发展封建国家经济,特别是少数民族经济;③加强了各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为文化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④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明朝时期:

明朝所秉承的是儒家的大一统思想,因此,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即抱定了“定天下于一

”的志向,声言要“誓清四海,以同吾一家之安”。

明王朝还尽量照顾边疆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明朝对西南民族实行土司制度,对于蒙古,明朝是由对立走向和平,对于东北各少数民族,虽然清朝本就是东北过来的,但是明朝中后期对东北都是实行殖民政策。

清朝时期:

各民族的融合与文化交流达到了新的高度。民族融合是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清代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的一个重要时期。较之前代,这时的民族融合、民族交往波澜壮阔,高潮迭起,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实现了满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之间大融合。

早在清军入关,满汉之间已经有了接触。

清军入关后,随之满族大批迁入关内,客观上打破了满汉之间的地域界线,形成了交错杂居的局面。

同时,为了巩固统治,满清统治者还主动寻求与汉族地主阶级以及其他少数民族上层的联合。

这样,在多民族长期的杂居相处中,满族因融入汉族和其他民族成分而日渐壮大。

同时,也有部分成员分离出去,融入其他民族。

这种血缘的交流,既有利于满汉之间的融合,又密切了各兄弟民族间的关系。

其次,边疆地区各民族的融合较前代有所加强。

清初,今天我国境内的55个少数民族已基本上形成,他们主要分别在边疆地区,呈大杂居、小聚居、普遍散居的状态。

清朝定鼎北京后,先后平定了准噶尔部的分裂活动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册封了西藏宗教首领和派驻藏大臣,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管理。

这在客观上,既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又有利于边疆各民族间的融合。

如清代在对北部边疆的经营与管理中,先是把散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迁入东北腹地。

接着,又经过多年的征战,控制了蒙古高原及迤西地区,推行“盟旗制度”,以统治归附的蒙古各部。

同时,内地汉族人民因战乱、灾荒、饥馑等诸多原因,亦大量流入北部边疆,与他族杂居。

这种不同民族成分之间的辗转流动与交错杂居,在北方广阔的地区,掀起了以汉、满、蒙古的融合为核心,***、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族也纷纷卷入的民族融合高潮。

各族人民在共同的反清统治和抗击列强入侵中,增强了彼此间的凝聚、交往和融合。

满族贵族在入关之初,曾推行过圈地、投充、剃发等一系列扰民政策,在南下剪除南明政权、平定“三藩”战争中,八旗军也曾扰害汉民。

这些政策,曾一度激起阶级对立和各族反抗,客观上使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反抗清统治中加强了联系。

清后期,统治日益腐朽,列强纷纷染指中国,狼烟四起,边患频仍,民族危机加深。

在内忧外患交相逼迫的情况下,在患难与共的斗争中,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与联合,加强了各民族的凝聚与融合。

1、士

是指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惟周初的士占有土地和奴隶。春秋的士在军事上是军队的主力,政治上任卿大夫的家臣,经济上或有食田,或有俸禄。

春秋战国期间,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动,失去了贵族特权,取得了小块土地所有权,逐渐转化为地主阶级或自耕农的一部分。同时,出现了大批专门以思想、教育为职业的文士,中国知识分子阶层开始形成。

2、农

亦称“农人”“农民”“农夫”等。包括自耕农、佃农和雇农。 中国封建时代主要的生产者,中国历史上受压迫受剥削的基本阶级。春秋时隶属于封建领主,其地位和奴隶差不多。战国始受地主统治。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方式,赵宋之前以劳役地租为主,之后则以出租田地榨取实物地租为主。

3、众人

简称“众”。商、西周时的下层平民。一般从事农业生产。与奴隶不同,其身分是自由的,有当兵的权利和对政的机会。 西周的“众人”大多数原来是殷商本族的成员,其中或最初即为劳动群众,或则逐渐由贵族地位下降而来。

4、人鬲

亦简称“鬲”。亦作“献民”、“献臣”。西周灭殷时所俘获的罪人,亦即奴隶。天子常大量赏赐臣下。

5、臣妾

商周至战国对奴隶的称谓。男奴叫臣,女奴叫妾。主要是掠夺俘获的他国人民。无人身自由,和商品一样。早期还用于祭祀和殉葬。秦汉则称给公家服役的男女罪恶犯为隶臣妾,境遇同奴隶相似。

皇位继承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世袭君主制的核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君主专制、万世一统的政治制度。它是皇权得以承袭的唯一途径,直接关系到君主专制统治能否巩固和延续,因而得到中国历代王朝的高度重视。皇位继承制度从产生到发展、完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皇位继承制度的形成、演变

中国的皇位继承制度源于西周的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是由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演变来的,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

皇帝制度确立后,皇帝高踞于权力的顶峰,皇位的继承问题更成为封建国家的核心问题。

它关乎皇统的延续,关系政局的安危。

最初的皇位继承制,沿袭了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皇帝嫡长子预立为太子作为法定继承人。

《汉书·叔孙通传》载:“太子,天下本。

本一摇,天下振动。

”历代皇帝都把预立太子继承皇位看作是国之大事。

从汉代以后,封建法律就开始确立了皇位继承制度。

自从汉代确立皇位继承制以来,“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嫡长子便成了确立君主继承人的法定标准。

自汉以后,皇帝在位时就都预立太子,指定好自己的继承人。

预立的太子是国之储君,在册立太子时都有很隆重的仪式,如选定吉口,告知天地宗庙,文武百官奉迎、朝拜,并昭示天下。

以嫡长子制预立太子来继承皇位的办法,—直延续至明代。

其目的在于求得政局的安稳和实现皇权的顺利交替,历代君主也都煞费苦心,竭尽全力想巩固这一皇位继承制度。

清王朝的皇位继承制度既保存有满族本身发展的特点,同时又要照顾到对全国统治的需要。

所以其初期的皇位继承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其原有的军事民主会议制的痕迹。

如顺治继位是由各亲王、贝勒、文武大臣会议决定的。

康熙继位是顺治在特殊情况下,用遗诏的形式确定的。

雍正废除以嫡长子制为前提预立皇太子的制度,改行密建皇储的制度。

2、皇位继承的各种形式

皇帝制度中第一要紧者就是皇位继承问题。皇位继承制度,是封建专制的皇统得以延续的保证,对皇帝制度得以延续二千多年起着重要作用。经过历史的演变与发展,中国古代皇储继位制度形成几种形式,即嫡长子制、兄终弟及制、立子杀母制、密建皇储制。

1、嫡长子制

为稳定皇室内部的继承秩序,避免皇帝诸子互相争夺,结合宗法制度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具体地说,就是在皇帝众多的妻子中,皇帝的正妻即皇后叫做“嫡”,其余的嫔妃统称为“庶”,庶当然也有贵贱之别。

皇位必须由嫡妻即皇后的长子继承。

至于这个嫡长子贤与不贤,不在考虑之内。

如嫡长子早殇,有子即立其子,形成皇太孙成为皇储的局面,若早殇的嫡长子没有儿子,皇位再由嫡次子按顺序继承,只有在皇后无子的情况下才考虑册立庶生的皇子,但原则上要立贵妾之子,这就是嫡长子制的主要内容。

2、兄终弟及制

兄终弟及制以皇帝弟弟的身份做为皇位继承人,即“皇太弟”,也是储君,具有继承皇位的权力,是合法的继承人。在皇位传承史上,影响最大的兄终弟及事件,是宋太宗赵光义继承其兄宋太祖赵匡胤而为皇帝。

3、立子杀母制

为铲除可能妨碍皇位继承的政治势力,有些皇帝甚至采取某些断然措施。

如汉武帝刘彻欲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为防止女主及外戚专权,于是将其母赐死。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效法汉武帝,将明元帝拓跋嗣的生母赐死后还振振有辞地说:“昔汉武帝将立义子而杀其母,不令妇人后与国政,使外家为乱。

汝当继统,吾故远同汉武,为长久之计。

”(《太平御览》卷148《皇亲部》)。

因为“立子杀母制”的残酷性不能为一般人接受,北魏之后,此制停废。

4、密建皇储制

密建皇储制是清朝统治者在皇位继承制度上的一大创造。皇帝生前秘密确定皇储,写下遗昭,秘而不宣,驾崩后由大臣当众宣昭,被立为皇储者即刻登基,被选的人不分嫡、庶、长、幼,唯以具有统治才能,能胜任皇帝之任,最符合根本的统治利益为准。

3、皇位继承者的培养教育

为培养太子的才德,扶植太子政治势力,为其承继大统预做淮备,大多数朝代建有东宫府僚系统。这—系统的设置,是皇位继承制度中最关键的一环。太子宫属主要有师傅保和詹事府。皇储德性的好坏和能力的高低,关系列封建王朝江山的稳定。因此,历朝统治者都把皇储的培养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1、皇储“治道”理论的培养

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封建礼法和历史知识的教育。封建礼法和历史知识主要从儒家经典的教育中获得。为了把皇帝造就成为地主阶级的理想代表,从汉代起,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对太子的教育。其二,自身统治经验的传授。皇帝通过书面的或口头的方式,以自己的统治经验,对皇储进行教育。

2、皇储资政实践的培训:

统治者在加强对皇储“治道”理论培养的同时,加强皇储的政事实习,即给太子—定的从政实践的机会、让他熟悉政情,使其从实践中锻炼治国才能。

其方式主要有三种:其—,让皇子皇孙旁听或参与议政。

其二,皇储“监国”。

当皇帝离京出巡或出征时,往往让皇太子留京监国,既全权处理朝中的一般事务,也预防紧急事变的发生,使太子在继位前就对全国政治有所历练和全面的了解。

其三,派皇储出巡或让皇储随皇帝出巡。

4、皇位继承制度的弊端

回顾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皇位之争,储位之夺,不是某一朝代的特有现象,而是封建专制主义的必然产物。

寻其病根,主要是皇帝制度本身。

由于皇帝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多数皇子觊觎皇权,追求储位,因而立储之争,几乎是摆在封建帝王面前一个难以处置的棘手问题。

每当皇位交替的关键时刻,各种政治势力就都趁机而起,阴谋策划,制造事端,甚至引发全国性动乱。

为了争夺皇帝宝座,什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伦理纲常,都统统不顾了,至于君臣大义,仁义廉耻更是置于脑后。

皇位继承制度的另一弊端是:皇帝所选定的继承人不一定都是德才兼备者,除了少数开国或守成之主比较能干,富有韬略,在生活上注意节俭外,历数世代的皇帝,大多为昏君庸主或暴君幼童,造成政治黑暗,社会动乱。

按照继承的规定,只有皇帝最亲近的血亲才有继登皇位的资格,而这些所谓天璜贵胄、帝子龙孙几乎都生于官闱之中,自幼习惯于骄奢淫逸,对社会和民生休戚一无所知,对兵韬政略更是一窍不通,让这样的人担任一国之君,要求他们能妥善地处理好国家政务,实在是对国家的统治和管理毫无益处。

皇位继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政治制度,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但这种政治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使子孙可以万世永享对百姓的专制统治。直到清朝宣统皇帝退位,封建王朝解体,皇位继承制度才真正宜告结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e2024040910041121f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