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济南华山的由来和历史故事?(精选6条)

华山又名华不注山,金舆山。地处济南市区东北,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将军路以东。古时称"华不(fǔ)注",为历史名山。盖其名取自于《诗经·小雅·常棣》,其诗曰:"常(棠)棣之华,鄂不䎬䎬"。"华"即"花","鄂不"即"萼跗",谓之花蒂。山名"华不注",意为此山如花跗注于水中。

华山海拔197米,素以奇秀著称。平地突起一峰,宛如利剑一把拔地而起,很多人认为华不注是"花骨朵"的转音。因其形状如未开放的莲花而得名,被称作出水芙蓉。

1、 是的,济南华不注山有着丰富的典故。

2、 这是因为济南华不注山是济南市的标志性山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因此有很多与它相关的典故和故事。

3、 济南华不注山的典故有很多,比如《山东通志》中记载了华山的起源和命名,还有《山东历史文化名山》一书中详细介绍了华山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此外,济南华不注山还与孔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曾在华山修学,这也为华山增添了许多故事和传说。

总之,济南华不注山的典故丰富多样,是济南市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早在春秋时期,华不注山就因齐、晋两国的一场战争闻名遐迩了。

《左传·鞌之战》记载:“齐师败绩。

逐之,三周华不注。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也曾盛赞此山说:“单椒秀泽,不连丘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障特拔以刺天,青岸翠发,望同点黛。

”后来历代的文人骚客,如唐代李白、宋代曾巩、元代赵孟等,都为“华不注”山留下诗篇或画作,历史文化名人的诗画使该山愈发四海闻名。

李白《古风五十首》的第二十首中说:“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拔,绿翠如芙蓉……”。曾巩也有《华不注山》诗,其中有“翠岭嫩岚晴可掇,金舆陈迹久谁探”句,“金舆”也是该山的历史别名。元代大书画家、诗人赵孟的《趵突泉》诗,更是家喻户晓: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

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

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兴孤。

赵孟还有名画《鹊华秋色图》(鹊即鹊山,华即华不注山)传世,为人们留下了一幅数百年前的鹊、华山美景写真。

那么,这座被叫做“华不注”的山,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个问题,古人早有关注,今人也仍有争议,共同之处是这座山是因为像某样东西而得名的,道理就像现在的“燕子山”“郎茂山(原名狼猫山)”等一样。古人的解释中,多认为“华不注”像水中的花蒂,而老济南人却通常认为“华不注”是“花骨朵”的谐音。

那么,上述说法中究竟哪种更可信呢?这些不同的说法又有何证据呢?我们不妨从传统语言学,即文字、音韵和训诂学的角度作一番去伪存真的分析。但问题是,从这个角度分析有一定的学术性,需要读者有一定的耐心。

上古音(从西周初年到汉末)直至中古音(南北朝至唐五代)的声调,平声是不分阴阳的,即那时平声调的字还没有发展到现代普通话中一声和二声的区别。所以,“华(華、蕐)”字和“花”同音同义。“华”的本义就是“花”,无论从字形、字音还是字义上均无须争议,此不赘述。问题的难点主要出在对“不注”二字的解释上。

早在西晋时期伏琛的《三齐略记》一书中,就引用了同时代谱学家挚虞《畿服经》中对“华不注”一词的解释,其中对“不”字的解释是:“‘不’,又音‘跗’,如《诗》‘鄂不韡韡’之‘不’,谓花蒂也。

言此山孤秀,如华跗之注于水。

”前半句的意思容易理解,是说根据《诗经·小雅·常棣》中的文字判断,“不”就是“跗”,“跗”的意思是“蒂”。

但“华跗之注于水”一句令人费解,详见后文具体分析。

明代著名学者杨慎在《丹铅续录》卷二之“花足曰萼”条下,进一步解释了花蒂为什么被叫做“跗”:“或问:花蒂何以曰‘跗’?曰‘蒂’者,花足也,故其字从‘足’。

”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说,“跗”的本义是脚,后来引申出底座的意思。

有的人会问,凭什么说花蒂被称作“跗”呢?那是因为花蒂或花萼就相当于花的底座儿。

根据杨慎这个解释,后来也有释“不”为“趺”的,“趺”同“跗”,都有底座儿的意思,所以也说得通。

从古文字形的角度讲,解释“不”为“跗”也没问题。

考察“不”“帝(本义为蒂)”的字形可知,二字字形极为相近,唯一不同的是,“帝”比“不”多了一个类似“H”形的符号,其实这个指事符号,在古文字中常用来表示天然物或人造物某处较细或扎紧的地方,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常见,如“帚”中的“冖”、“亂”“辭”中的“冂”等,都是由这个指事符号演变来的,这个符号在古文字中有时也被省略,可有可无。

以上分析这说明,“不”“帝(蒂)”二字在字形和字义两个方面关系都很近。

尽管《山东通志》释“华不注”条也沿用了古书中的说法:“如华柎之注于水者然。

”但“华跗之注于水”这句话确实令人费解,原因是无论我们用“注”字的本义——“灌也”(《说文》,即注入、灌入),还是用“注”的其他引申义,都解释不通这句话。

花又不是液体,怎么能“注于水”呢?按照这种十分牵强的解释,“华不注”三字合起来,意思就不明不白了。

赵明丽曾发表《左传考释两则——“恶之易也”及“三周华不注”解》一文,文中罗列了历代对于“华不注”的解释,最后得出结论说:“华不注”实际上是“花跗注”或“花柎注”。

山名“华不注”,意为此山如花跗注于水中。

王士禛“花萼跗明水”(《秋日游华不注》)、高宅旸“昔闻华不注,跗萼衔千重”(《望华不注》)等诗句也皆证明了“华不注”本为“花跗注”的这一典实。

(《现代语文》2014年第二期)

这个结论仍然没有解决“华跗之注于水”的顺畅理解问题,因为“花萼跗明水”等句,仍然不能对“注”字的解释有任何帮助,“华跗之注于水”仍是一笔糊涂账。

或许是因为古人也感到“华跗之注于水”解释不通的缘故吧,清人张尔岐《蒿庵闲话》卷二中搬出《左传·成公十六年》的一条注文,重新解释“华不注”,他说:“华不注,‘不’音‘跗’。跗注,戎服,山形似之,故以为名也。”“戎服”就是军服、军装。

吃了道士饿死狼

传说华山顶上有座庙。

那是人们为了治水镇邪盖的。

早年间,庙里住着一个道士,这道士白天念经,夜里睡觉,每隔三五天下山一次,到十里八乡化缘,要些吃的。

老道士在庙里无愁无忧,过的也算是清闲自在。

这天道士下山,没有关好庙门,有只恶狼窜进了庙里,饿狼在庙里没有发现吃的,就趴在老道士的床底下睡着了,老道士回到庙里,关好门就上床睡觉了。

过了五六天,山下的人不见老道士下山,以为他病了,也没在意;到了第七天,大雪封住了山上的路;第九天,还不见老道士下山,人们不放心,就一起上山看个究竟。

来到庙前,只见庙门紧闭,连叫几声没人答应,大家就一起用力把门打开,发现老道士不在屋内,床上枕头也破了,被子撕了个大窟窿,床上有一堆人骨,床底下有一只狼的尸体。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饿狼吃了吃了道士,因为庙门插着,狼又出不去,最后狼也饿死在庙里。

从此,华山周围很快传开了“吃了道士饿死狼”的故事,以后山上庙里在也没有住过道士,庙宇也随之荒废了,直到现在只剩几块残砖破瓦,可是“吃了道士饿死狼”的故事还一代一代流传着。

华山又名华不注山,金舆山。华山历史悠久,历代文人骚客都曾登临此山。历史典故很多,流传最广的是这样一个:华山半山腰有一个吕祖庙,庙里有个和尚白天下山挑水。狼趁机进了庙里藏了起来。晚上和尚关门睡觉结果被狼吃了。门关着,狼出不去,也给饿死了。

新中国建立后,为纪念北宋文学家曾巩,庙之主殿恢复“泺源堂”旧称。

庙坐北面南,起于趵突泉池北岸,由同一轴线上的两座楼阁和一座后殿组成,合称三大殿,占地约1000平方米。

始建年代不详,最早称娥英庙,祀舜妃娥皇、女英。

原庙荒圮,宋代就此建堂,北曰历山(中殿),南曰泺源(前殿)。

后改二堂为“吕公祠”,奉祀唐代道人吕洞宾。

明代改祠为阁,并于阁北增建斗母殿,始成现有格局。

泺源堂居前,面对泉池,临岸直起,高二层,面阔3间10.80米,进深两间8,38米。底层明柱镌赵孟頫咏泉诗句:“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门上匾额隶书“泺源堂”。二层单檐歇山,顶覆黄瓦。

华山又名华不注山,金舆山。地处济南市区东北,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将军路以东。古时称“华不(fǔ)注”,为历史名山。

华山历史悠久,历代文人骚客都曾登临此山。历史典故很多,流传最广的是这样一个:华山半山腰有一个吕祖庙,当年道士下山担水,一只狼进去了,道士担水进去后将门关住,狼饿急了就将道士吃了,然而狼却出不了庙门,最终饿死在庙里。

吕祖庙始建于金代,属道教全真龙门派,因供奉神话人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明末,济南知府樊时英曾重修吕祖庙(有碑为证)。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在吕祖庙西院又修建了一座大殿,名为升阳观。此后,吕祖庙渐渐被人们称为升阳观,2016年又恢复为“吕祖庙”。

据资料记载,吕祖庙历经800多年的风雨,多次重修,原来的吕祖庙是座由东西厢房及正殿组成的四合院,正殿为三开间一殿一卷棚硬山结构,造型稳重而富有变化。

但“文革”时期破坏严重,到现在,原先的院落已被各种现代建筑挤得只剩下六七百平方米了。

而且尽管1979年便被公布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吕祖庙还是没能避免倒塌的命运,幸好正殿山墙内尚保存着三块碑刻,嵌在东山墙的一块是民国18年重修时的碑刻,一块是帝君画像碑;嵌在西山墙的则是清光绪戊申(1908年)重刻的明天启年间樊时英书《吕祖像赞》并画像碑。

据说八百年前,金人元好问一日在太原街头闲逛,一长须飘洒、身背宝剑的道人突然上前,邀请他一同饮酒就餐。

元好问生性好交友,自然不加推辞。

推杯换盏中,两人谈得甚是投机。

道人自我介绍说,他就住在天下闻名的趵突泉边,大明湖畔,那里景色宜人,并邀元好问一同前去游历。

元好问答应说,将来有机会一定前往,与道人临泉对饮。

数年后,元好问调到济南任知县,乘兴来游趵突泉、大明湖等地,此时他已经忘记了先前与道人的约定。

游玩之余,便在泉边小憩。

迷迷朦朦中看见当年的长须道人走到跟前问他:“太原一别,已经这么多年了。

你是不是已经忘了我们当初的约定。

为什么到了我的家门还不来和我见面叙旧呢?”元好问顿觉诚惶诚恐,正想答话,不料猛然惊醒,这才想起当年和道人相约一事,随后起身,看到旁边的墙壁上,赫然发现墙上吕洞宾的画像正是当年在太原见到的长须执剑道人。

于是元好问出资在济南趵突泉、大明湖畔修建了吕祖庙。

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在升阳观之东又修建了题壁堂。

当时的题壁堂可谓巍巍壮观、金碧辉煌。

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当地名绅张景堂等人又捐资扩建题壁堂。

自此,吕祖庙分成了升阳观和题壁堂两处建筑,它们也成为城区内一处集正堂、戏楼、大罩棚、道观及附属建筑为一体的道教建筑群。

占地约三亩。

这里一时也成为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道教活动场地。

说起题壁堂,附近百姓都知道一个关于它的神奇传说。

相传,题壁堂建成后,有一天住持道士刘道长看见一名道人进入庙内。

刘道长赶紧进去寻找,却不见道人踪影。

这时,他忽然在正堂的左墙壁上发现了一首诗,墨迹未干,一看便知是新题写上去的。

诗为:

曾否当年旧酒楼,松亭水色静悠悠;熏风日跻蓬莱岛,筇杖常经此地游。

世法须从身上想,机关宜向个中求;离离青草会心处,何事浮生空白头。

诗末署名为“木石道人”。刘道长深以为奇,仔细揣摩诗中内容,发现其境界高远,非凡人所能体悟。于是认为这是祖师吕洞宾代身而书,遂倡议将这一新建的大殿命名为题壁堂。几十年过去了,墙壁上的字迹渐渐模糊,后人为了便于传存,抄录刻于石碑之上。

2012年,经报济南市文物局、民宗局批准,济南吕祖庙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升阳观正殿,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已全面整修完毕,本着修旧如旧、恢复古建筑的原则,吕祖庙又以崭新的面貌为济南古城增添亮丽的风采。

地壳活动形成的

华山又名华不注山,金舆山。地处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北,位于黄河以南,小清河以北,将军路以东。古时称"华不(fǔ)注",为历史名山。盖其名取自于《诗经·小雅·常棣》,其诗曰:"常(棠)棣之华,鄂不䎬䎬"。"华"即"花","鄂不"即"萼跗",谓之花蒂。山名"华不注",意为此山如花跗注于水中。

华山海拔197米,素以奇秀著称。平地突起一峰,宛如利剑一把拔地而起,很多人认为华不注是"花骨朵"的转音。因其形状如未开放的莲花而得名,被称作出水芙蓉。

赵孟頫,他绘就了济南的第一张文化名片!

元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赵孟頫42岁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时总管缺任,由其独署府事。

三年后去职回乡。

是时,赵在书法与绘画上已日臻成熟。

回到故乡的他常与几位好友相约饮酒赋诗。

每每谈起济南则溢于言表,盛赞济南山川之胜,谈及鹊山和华不注山,在场的人为之神往。

但在座的周密心情却颇为惆怅,他祖籍历城,祖上为避金兵南下,迁居吴兴。

周密从未回过山东故乡,此时勾起乡思,不禁神伤。

赵孟頫为慰友人思乡之情,提笔勾画出济南二山之形胜相赠,《鹊华秋色图》由此诞生。

鲁成公二年,齐顷公率领大军在马鞍山与晋军打了一场战役,当时齐国国力雄厚,齐顷公不把对手放在眼里,结果打了败仗。

齐顷公被晋追赶,最后听了大臣的谏言,假装到“华泉”取水,才最终逃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e202310041858141a68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