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北魏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哪些新的历史现象?

第一是:北方民族的放大融合.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原因是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中原汉族南迁.当时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彼此混战但是经济文化交流也从未停止.第二是:江南经济的开发.例如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手工业和商业繁荣.原因是中原汉族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且南方相对安定.这都使得南方经济发展,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北魏(386年—534年)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

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同年四月,改称魏王。398年六月,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98年七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称帝。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改革。

永熙三年(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北齐建立。西魏恭帝三年(557年)禅位于宇文觉,北周建立,元魏(拓跋魏)宣告结束。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2位),享国148年。

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中央集权与民族融合。

因“魏”字具有美好伟大之意并且是“神州上国”之名而定为国号,为别于此前的曹魏政权,某些史书因此别称为“后魏”。又以其皇室姓拓跋,后改姓元,故又别称拓跋魏、元魏。

扩展资料:

北魏时期的历史大事:

1、六镇之乱

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的动乱。

拓跋氏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由少数民族深度汉化的游牧民族。拓跋氏为鲜卑族,最早活跃在今黑龙江、嫩江以及大兴安岭一带,是这一特殊时期北方建立的第一个王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原大地上常有争端,拓跋氏趁机自称为王,定国号为“魏”,为了区分于三国时期的曹魏,所以历史上称其为“北魏”。

▲南北朝时期疆域图

多民族相互融合、互相学习

1、从牧马放牛到建立国家

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以来都是居无定所的,他们因为圈养牛羊等牲畜常常是逐草而居,哪里水草丰美就去哪里。

因为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游牧民族无论男女都擅长骑射,闲时为普通牧民,战时都能杀敌冲锋,十分骁勇。

但这种流动性的游牧文明需要依赖农耕文明进行补给,无法自给自足,很多日常所需日用品在草原上是无法得到满足,需要以商品交换为前提才能发展自身。

▲擅长骑射的鲜卑族

鲜卑族拓跋氏击败北部匈奴后,进入漠北地区,这一时期的拓跋氏还维持着部落联盟阶段,并没有形成国家的意识形态。

公元315年,拓跋部帮助西晋抗击匈奴有功,被西晋封为代王;当时拓跋氏的领头人拓跋什翼犍以此为根基,以封号定国号,建立代国。

这时的代国依然保留着鲜卑族的种种特色,所谓的国家也是一个奴隶制度下的不成熟的体制,依托于草原人强健的体魄和勇猛的战力,拓跋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开始做大做强。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后,拓跋珪集合旧部,将都城迁至盛乐,改国号为魏,称魏王。

部落联盟中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尤其是对被征服、合并的部落。

拓跋珪想要振兴氏族就要确立部落中绝对主导的地位,在经历几次内部清剿整合后,拓跋珪真正成为北魏争权的领导者,开始向南北扩展;在扩展的进程中,征服了北方的高车族,进一步提升了北魏在北方地区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2、北方统一,休养生息

北魏的实力不断增强,在广袤的北方大地上还有很多小国、小部落分裂割据着,五胡十六国情况复杂、各不相同;对于实力旗鼓相当的对手,只能徐徐图之,等待时机,各个击破才能达成最终统一北方的目的。

北魏出击的第一个目标是后燕,两方的争斗由来已久,互有输赢,不过北魏终究是技高一筹,用计迷惑了燕军将领,魏、燕两国的较量最终以燕国都城被占领而告终。

征服燕国后,拓跋珪进入中原地区,在挺进中原的过程中,北魏人从上到下开始接触中原文化,拓跋珪也鼓励农业发展,北魏原有的奴隶主贵族阶层也逐渐向封建地主阶级转化,北魏统治者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了大批汉人地主氏族参与到国家管理和地方经营,这也是鲜卑族汉化的一个重要起点。

拓跋珪正式称帝后,除了注重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管理,在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有主动发起过大规模的征战,巩固内政的同时加强了对现有疆域的管理。在与柔然和后秦的对战中,北魏稳扎稳打,以不同的战术回击,占尽上风。

3、双雄并立,各自经营

在拓跋嗣继位后,南北方双方都经历了王权变更,但这时的北魏开始琢磨着南下。双方在黄河流域展开激战,拓跋嗣带领北魏兵士夺下了不少军事重镇,但南朝刘宋也顽强抵抗,死守城池。虽然双方都损失惨重,但是明显北魏是占了上风的,南北对峙就此开始。

不过这时的北方有北凉、北燕、柔然等国,大部分的土地都在北魏麾下,尤其是在拓跋焘上位后,这位魏太武帝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而且身先士卒,经常亲自挂帅出征,战场上兵法如神;在对夏国、柔然、北燕、北凉的作战中,展现出王者的战略高度和军事领域的前瞻性。

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北魏几乎横扫北部众国,是让北部地区其他国家君民闻风丧胆的存在。

▲南北朝对峙

北魏在对外用兵的同时,也注重防守,那些被征服的地区都留有守军,加强北魏对其管理。

这之后北魏,先后将柔然征服,灭掉胡夏、北燕、北凉,让北方多年分裂割据的乱局回归一统。

不得不说拓跋焘的雄才大略,凭借祖辈们创下的基业和自己对局势的把控掌握,最终完成了对北方的统一。

北魏的封建王朝逐渐走向完善,君臣团结,民众一心,与南朝刘宋对战中,对南朝的六州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南北对峙中占据了优势。

北魏改革

1、经济转型,矛盾转化

早在北魏引入汉人地主阶级进入国家管理和地方治理的时候,北魏的经济形势就开始改变,北魏传统的游牧经济已经不适应当时人民的生产生活,当北魏接受农耕经济后,农耕文明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地方的士族、豪绅会大量的兼并土地,而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仍以九品中正制为主,由地方层层向上推举,而这中间进行考核选拔的人并不都是中央选出的,所以保举出来所谓的“贤才”都是为了世家豪族的利益而入仕的,根本不会关心底层百姓的利益。

为了限制地方势力,缓和阶层矛盾,北魏的冯太后辅佐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改革。

自从拓跋氏建国以来,北魏的各级官员是没有工资的,不论是哪个朝代官员入仕都是有俸禄的,北魏在这方面绝对是个奇葩。

也可能是最开始的君主们一心搞事业,对内政方面没有太多的建树,这就造成北魏吏治混乱,甚至影响到了北魏朝堂的稳定。

上级不发银两,下级就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在能捞油水的地方都不放过,其实无外乎就是找能贪赃的路子,或是打皇室的主意,在皇室面前卖惨求赏赐,皇帝心情好自然也不会吝啬。

这在北魏早起的游牧文明中是很正常的,因为游牧文明本身就具有掠夺性。

冯太后主持颁布了官员的薪酬体系,从吏治上进行了整顿,为后期各项改革的推进减除一定阻力。

▲北魏冯太后画像

2、赋税制度的改革

因为常年战火纷飞,北魏境内有大片土地无人耕种,但是无地可种的流民更多,这些土地在各种不良操作下大部分进入了地主或贵族的领域中,土地兼并的问题日趋严重。所以冯太后依照汉人李安世的建议,颁布了均田令;旨在救赎北魏人民和北魏王朝,为了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按照人口数量分配田地生产。

▲均田令出天下足

其中,初受田者拥有自己的土地,而且男女、奴隶都可以分到田地,还能有属于自己的世业田,可以世袭留给自己的子女。

对于新落户的人也可以分到少量的土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流民逐渐稳定下来,百姓有田地耕种,提高了劳动生产的积极性;因为劳动力的增加,可征税的人口数量也有增加,新的租调规则也应运而生。

新的租调规定:一夫一妻为一个征收单位,每年交一匹帛,二石粟;相同的租调等量于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8个奴隶、20头耕牛。

▲孝文帝改革

改革的税负制度让国家增加了税收收入,国库得以充盈,国家也加强了对百姓的控制,这在当时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到了孝文帝时期,除了之前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在文化上也进行了一次深度改革。

在汉化的过程中,王室从上至下推行汉语,不再说鲜卑语;将鲜卑复姓都改为汉族单姓,在皇室和贵族中进行推行。

尊崇汉族文化,下令修建孔庙祭祀儒家先贤,善待孔子后人。

▲胡服汉化

3、改革失败,北魏势微

从冯太后到孝文帝的改革中,在当时是有利于北魏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在变革初始也确实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是北魏的当权者没有经历过汉族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很多汉族文化和治国之策没有深度的理解,很多时候都是生搬硬套,无法因地制宜,对于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察觉、解决。

而对于北魏引进的汉族地主士族们,一开始是让他们进驻改变北魏的生产经济模式,但是北魏的君主忽略了士族门阀力量,他们的势力越做越大,甚至后期可以左右国家的命运;尤其是均田令的推行,极大地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这些地方势力最终成为了北魏变革中最大阻力。

在六镇之乱后,北魏的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地方势力几乎脱离于中央的掌控;河阴之变后,北魏朝廷名存实亡,后面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最终被北齐和北周取代。

民族同化是指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丧失本民族特点而成为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历史上有两种民族同化形式,一种是强制同化,一种是自然同化。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民族融合的一次高潮,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一大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三个阶段的民族融合:

①东汉末至西晋初,五胡内迁后,长城沿线出现了民族融合局面;

②东晋十六国时期,融合步伐加快;

③北魏时期,民族融合出现高潮。

南北朝的民族融合的发展成果:东魏权臣高欢的部下包括鲜卑人、汉人和其他各族人,他对军士讲话,时而用鲜卑语,时而用汉语,说明当时各族人民都懂的这两种语言。

当时鲜卑没有文字,诏令文书都用汉字,因此各级官吏都必须会写汉字,尤其是鲜卑的上层贵族,孝文帝改革时,将自己姓氏拓跋改成元姓,并与汉族的上层地主通婚。

这一时期,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是各族人民也与汉族民族融合时,也带来了他们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床、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夷汉观念淡化等。

为汉族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也促进了隋唐时期女权意识的觉醒和开明的民族政策。

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很多事情,比较著名的有高平陵事变。

在曹魏魏明帝去世以后,由曹芳继位,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接受遗诏,共同辅佐政务。曹爽上表推举司马懿为太傅,实际上将他的权力架空。

司马懿称病暗中布置力量伺机消灭,曹爽集团发动了高平陵事变,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从此曹魏政权落入了司马氏父子手中。

1、河阴之变

河阴之变,发生于建义元年(528年),是北魏权臣尔朱荣策划并实施的、针对北魏皇族和百官公卿进行屠杀的政治事变。因事件发生于河南河阴县(今河南荥阳市),因而得名。

528年(北魏建义元年),胡灵太后擅权秉政,鸩杀了北魏孝明帝元诩,册立元姑娘和元钊为帝。并州契胡酋长尔朱荣假托孝明帝旨意,兴兵攻打洛阳,守将望风而降。

四月十三日,尔朱荣在河阴之陶渚(今河南孟津县)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钊,纵兵围杀王公百官两千多人,北魏诸王元雍、元钦、元略、元邵等全部遇害,史称“河阴之变”。

尔朱荣借助河阴之变,将迁到洛阳的汉化鲜卑贵族和出仕北魏的汉世族大家消灭殆尽,完全控制了北魏朝政,彻底改变了北朝统治集团的素质结构,最终改变了北朝社会的历史走向。

2、高平陵之变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3、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公元383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统一政权前秦向南方东晋发起的侵略吞并的一系列战役中的决定性战役,前秦出兵伐晋,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交战,最终东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拥有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国家也因此衰败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分裂为后秦和后燕为主的几个政权。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4、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是西晋后期匈奴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历史事件。因该事件主要发生于晋怀帝永嘉年间(307-313年),故名。八王之乱后,西晋政权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内迁各族趁机起兵反晋。永兴元年(304),南匈奴贵族刘渊在左国城(今山西离石)起兵,建立汉政权。

永嘉三年(309),南匈奴两次进攻洛阳,被西晋击退。永嘉五年(311),刘渊之子刘聪遣石勒、王弥、刘曜等率军攻晋,在宁平城之战中歼灭晋军主力,杀晋太尉王衍及诸王公,随即第三次进攻洛阳并将之攻破,俘获晋怀帝,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建兴四年(316), 刘曜又攻入长安,俘晋愍帝,西晋灭亡。

5、六镇之乱

六镇之乱,又称六镇起义(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北方六镇戍卒和各族人民发起的动乱。起因是因北魏首都南迁洛阳後,六镇鲜卑和鲜卑化贵族与将士的待遇及升迁不如洛阳鲜卑贵族,最后发起叛乱的大起事。

北魏孝明帝末年,政治腐化,权贵奢侈,守宰暴敛,赋役、兵役繁重,百姓纷纷逃亡或依附豪强。而长期戍守北边的沃野等六镇的将卒因待遇骤降而不满,遂于正光四年(523)爆发六镇起义,关陇、河北各族纷纷起兵响应,北魏统治濒临崩溃。边镇军事豪强乘机扩充实力,其中尔朱荣实力最盛。

是四二零年至五八九年,从刘裕篡夺东晋开始,止于随朝灭掉南陈,这中间的一百六十九年,中国的南方跟北方处于分裂的状态

南北朝历史: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分裂时期,由公元420年刘裕篡东晋建立南朝宋开始,至公元589年隋灭南朝陈为止。

该时期上承东晋、五胡十六国,下接隋朝,南北两势虽然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所以称为南北朝。

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包含宋、齐、梁、陈四朝;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9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1、南北朝时期的经济偏重于南方,因为中原的人口不断避乱南迁,不仅增加了江南的劳动力,而且先进的生产技术的传入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扬州便是这时南朝的经济发达地区。

2、南北朝时期在文化方面的贡献,突出表现在特有的玄学思想的发展,乱世的自由给思想提供了沃土肥壤,文学的成就也很高,最突出的是诗歌。这时期的对外交流也很兴旺,东到日本和朝鲜,西到中亚和大秦(即罗马),还有东南亚地区。

3、南北朝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特别是南北文化交流程度最深,战乱带给人民的是离苦和凄情,对文化却是一个不能张扬其原因的好的结果。

南北朝(420年----589年)

1、420年宋武帝永初元年,刘裕废晋恭帝自立,改国号为宋,仍都建康,东晋灭亡,南朝开始。

2、439年北魏太武帝太延五年,北魏拓跋焘灭北凉,统一中国北方。

3、479年齐高帝建元元年,将军萧道成废宋顺帝刘淮自立,改国号为齐,史称南齐或萧齐。

4、485年北魏孝文帝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

5、550年东魏孝敬帝武定八年,高欢死,子高洋废东魏孝敬帝自立,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年号天保。

6、577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北齐幼主承光元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

7、581年北周静帝大定元年,隋文帝开皇元年,北周杨坚废周静帝自立,改国号为隋,仍都长安,北周亡。

8、585年隋文帝开皇五年,行“大索貌阅和输籍法”

9、589年开皇九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称孝文汉化,是指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政治改革。其主要内容是汉化运动,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使得各族人民交往频繁,使民族融合步伐加快,为北方经济的恢复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使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封建化。

首先,了解一下南北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那时的社会动荡,让人们没有太多梦想,他们放浪形骸清静无为,大隐于市醉生梦死。

中原南北两方各有朝代更迭,但长期维持对峙形式。

因为朝代更迭十分频繁,迫使很多士大夫前朝还在朝廷当大官,没多少年就成了其他政府的文员。因此,他们就习以为常,于无为清谈中整日宴饮醉酒,所以就有了魏晋之风

后人眼中,魏晋是一个风流不羁的时代,他们或笙歌宴饮,或吟诗作画;他们好像没有事业,其实不然。

一,他们之中有很多名士,如“竹林七贤”,“王羲之等”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这些人当中,会吟诗作画的比比皆是,他们有才能,有学问,可是大都不问政治,所以魏晋南北朝,也就盛行“清谈之风”,就是空谈,就摆一个有氛围的茶话会,然后一个一个抒发对世界的看法,对花鸟虫鱼的品味,对美的追求。最后一总结,然后各奔东西。

二,龙阳之好,他们好男风,当时的魏晋南北朝,这种爱好被人以为是上流社会的一种特殊标志,比如“竹林七贤”中就有男子有这样的风尚,还有符坚与慕容冲,名士沈约更直接,说对男子的爱慕“爱而不可以发现”,曹睿与宗室曹肇、南朝大文学家庾信与梁宗室萧韶等等、社会上把男同性恋作为一种风髦来追求,民众不排斥,社会舆论也不认为其丑恶,甚至于因追求男宠而导致夫妻失和的事件屡有发生,男风之盛过于女色,这在历史上恐怕还是第一次,还真为男同的“幸福时代”。

第三,曲水流觞

文人墨客在河渠或者天然的小溪旁边,在上游放入一个杯子,杯子里面盛满酒水,自上游而下,杯子停留在谁的面前,就需要自己即兴赋诗一首,如若不能够作出诗作,就要接受罚酒,喝光杯子里的酒水。这是一种大雅的行为

第四,五石散

在鲁迅的文章里面也有提到魏晋时的风度以及和药酒之间的关系,而这其中的药就是五石散。可以说名士们狂的作风也是个五石散息息相关。

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一个疯狂年代,它用它独有的颓废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一抹癫狂的身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e202304072106142cd10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