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唐代古代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唐朝是诗歌最鼎盛的朝代,为什么?

其实中国文学发展到隋唐时期,呈现出的是一种全面繁荣的局面,特别是唐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更是堪称辉煌的代表,各种文体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比如唐代散文、骈文的成就同样是巨大的,比如古文运动的兴起,使古典散文再次焕发了光彩;骈文上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更是经典之作,全篇读来气势一贯,一气呵成。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让多少人喟然叹服。

其中,诗更是巅峰中的巅峰,也就是说,诗歌的成就最为突出,唐诗体现了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其主要表现如下:

1、诗人和作品的数量都远超前代,据清编《全唐诗》和陈尚君《全唐诗补编》,共有作者三千六百多人,诗有五万五千多首。

2、内容题材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几乎涵盖了唐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内容包罗万象,既歌咏政治,也描绘一般的风俗民情,既表现丰富的社会生活,也赞美壮丽的自然景观,可谓唐代艺术生活的再现。

3、艺术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诗歌表现的主题得到了极大的升华,风格流派比前朝更加多样化,融合南北风格之长,可谓尽善尽美矣。

4、唐朝诗歌中透出的雄浑的自信的精神。唐人完成了诗歌格律化的进程,并且普遍地意识到诗歌是一种美的构造,普遍追求“风格”和“兴象”,以开放和开明为根基的反映盛唐气象的诗歌即为审美典范,无不透露着唐人的自信、博大的风采。

5、唐朝诗歌巨大的影响力。唐诗不仅是中国的,而且是世界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不仅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世界,而且也对域外诸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地最为明显。在近代以来,更是世界范围内的大量的汉学家纷纷开始研究唐诗。

那末,是什么原因使得唐朝诗歌如此鼎盛呢?

1、隋唐结束了长久的大分裂,使得中国重新成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空前繁荣起来,随着各种适应大一统国家而诞生的制度纷纷建立完善,比如科举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得到极大的流动,文学得以超越地域局限。

如李白杜甫等人就曾周游祖国各地,见识了国家的大好江山与风土民俗。

开明与开放的国策,使得唐朝形成了新的自信的风气,丝绸之路在当时极其繁荣,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也使唐朝文学受益。

2、唐诗的鼎盛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个时期,自觉的文学时代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文学的艺术特质得到了充分的认识,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都为唐诗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基础。唐人得以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础上,合南北文学之长,创造了唐代辉煌壮丽的文学,其中的代表便是唐诗。

魏晋南北朝简称为中古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与学术渐趋分离,文学的政教目的逐渐分离,文人开始自觉追求审美。

在思想上突破了儒家思想的局限,扩大了诗歌的表现;在形式上,追求辞采声律的美,建立了诗歌的基本格式。

这两方面,在唐代经过沈佺期、宋之问等文人,还有初唐四杰、陈子昂、李、杜等诗人的发展,使诗歌跨入鼎盛时期。

更不论初唐四杰、李杜、小李杜、韩孟、元白等大家频出,风格各异,他们不仅创造了精美的诗歌,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心理上的永恒印记。我们永远以唐诗为豪。

中国是诗的国度,这话一点也没错。

唐朝建立后,国家保持了一个稳定的发展时期,经历过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治理,经济、文化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科举制度造就了一大批文人雅士,为诗歌的发展和鼎峰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多种因素使得唐朝成为中国诗歌的鼎峰期。

1、“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唐朝以后对中国文学史的最高赞赏,而唐诗的诞生就为后面朝代的文学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它们或多借鉴于唐诗的题材、内容、风格、音律,或以诗为词,开拓新词,或以诗入乐,千古咏唱,或以诗点评,小说生情。

2、唐朝诗歌题材丰富多样,继续发展。

怀古诗,谈古论今,  崔颢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咏物诗,托物言志,王安石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山水田园诗,有景有情,王维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边塞诗,壮阔豪情,王昌龄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羁旅诗,思乡怀人,杜牧说“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既有朗朗上口的诗歌,也有晦涩难懂的诗歌。

3、体裁发展和完善,近体诗出现。唐代的五言诗、七言诗和乐府歌行得到了发展,并趋于成熟,更加注重音律美、意蕴美,最终形成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和绝句。

4、“李杜诗篇万口传”,李白浪漫主义诗歌激情澎湃,饱含诗意,却又能抨击权贵,一代诗仙在盛唐中仰天长啸。“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的高傲造就了唐朝诗歌巅峰。

又有诗圣杜甫写下“三吏三别”,让后人瞻仰这安史之乱的离别、苦难,“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不管赵翼怎么说李白、杜甫诗词“至今已觉不新鲜”,但事实证明后世再也没出过能和这两位比肩的诗人。

5、唐朝的诗歌不是仅仅依靠李白、杜甫这两位诗人,还有诗鬼,诗豪等两千多位诗人,上值王侯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个个都能吟咏诗歌,留下近5万首诗,给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6、唐朝,是诗歌的时代,是其他朝代都难以媲美的。说白了,后面的朝代已经超越不了,诗已经被唐人写“尽”了。后人只能退而谋出路,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时代的文学形式。宋朝人只能去写词,元朝人只能唱小曲,明清只能去写小说?

并不是说这些朝代没有诞生好的诗,就拿宋朝东坡先生的诗来说,诗也是一绝,但相比之下,他的词更能体现他的豪放之气和宋朝的风气。唐朝的诗已经接近于完美,诗人之多,体裁之广,风格多之异,其他朝代已经不能相提并论了。因此,诗歌盛于唐。

唐代诗歌繁荣,主要集中于唐经济最鼎盛时期!

那时诗人辈出,上至帝王将相下及普通士民!

故,人之思想和精神的提升需一定的经济辅助!

每一个时代,都有每一个时代自己的文学形式和文化特点。

唐诗之所以繁荣于唐代,是因为:

1、从文学形式上讲,先秦诸子散文,汉赋,魏晋志怪小说,南北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脉相承的。

2、从语言表达上讲,文字的发展是越来越简化,相应地文学表达体裁也是跟随文字的变化。

3、从社会经济和人文精神和人们感受的角度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感情越来越复杂,拘谨的文学形式不能表达,所以会有新的体裁出现。

4、从时代特点看,唐朝的统治者都喜欢诗歌创作,也推动了诗歌的繁荣。

5、从科举考试看,唐朝的科举是考吟诗作赋的,所以客观上推动了诗歌的发展。

大唐盛世,沿袭了大隋王朝的基业,在我国封建社会达到了历史性顶峰。纵观大唐历史,诗词文化的繁荣离不开经济繁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大增,必然国泰民安,更加包容开放 ,民族融合,文化交流频繁互补,不断创新发展,人们闲暇之时,都会吟诗作乐,共享盛世之繁荣,讴歌国家之昌盛。

加上唐朝皇帝也是文化名流,必然在教育方面更加看中,有了政策加持科举选拔,作为科子你不会诗歌,就无法考取功名,也做不了达官贵人。社会风潮之下,自然诗歌得到长足发展,前赴后继的诗人喷涌而出!

古人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只有好好学习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只是每个朝代表现形式略有不同而已,唐之前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头的时代,唐之后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大放异彩的时代。

国家文明的延续,就是文化传承发展。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就是文化不断创新延续的结果。四大文明古国,除了中国其他都消失在历史长河,究其原因就是文化没落了,没了继承注定国家也就结束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文化的传承更加重要,文化的输出更是关键,当世界人民都学习汉语,都学习中国文化,中华民族将永远屹立世界民族艺术之林。难怪美帝国务卿说,中西之争是意识形态之争,文明之争,文化认同之争!

作为炎黄子孙,处在最美好的时代,处在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们要积极做好中华文明的守护者和传承者,让世界充满中华仁爱,共同发展!

简单地说,诗歌是合于声韵的文辞,有曲调入于乐者称歌,无曲调独吟诵者称诗。由于文辞律乐的高度发达和分化,现代所谓的诗歌,一般指诗。

诗言(心或情)志,文载(大)道。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人们用韵文表达、表现了男女恋情、劳动号鼓、朝庭讽颂、乡野歌哭。按照合于声韵的文词标准,诗歌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出现了数个高峰。

1、《诗经》是我国文字记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形象地记录了武王伐纣后五百年间的社会风貌。

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如十五国风,而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座里程碑。

《诗经·国风》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在《七月》中,可以看到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在《伐檀》可以感悟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愤懑的奴隶向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大胆地提出了正义质问:"不稼不穑,胡取尔禾三百廛兮?不守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獾兮?",诗经也描写了劳动者对统治阶级的愤怒呐喊和声讨,发出了对生存权利的疑问和咆哮,在这方面,《硕鼠》具有震颤人心的力量。

《诗经》广泛地运用了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成为《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开创了中国韵文艺术的先河。后世,赋曾经成为中国韵文艺术的一个巅峰。

2、诗至汉代,辞赋大兴,并成为我国汉代诗歌的标志。

汉代,有只作赋而不写诗的文人,却几乎没有只作诗而不写赋的才子。建安以后乃至整个六朝时期,对赋的推崇甚于诗。辞赋远承《诗经》赋颂传统,近接《楚辞》,兼收战国纵横辞说之铺张恣意的文风,成就了汉代文学的灿烂与辉煌。

汉赋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对仗的工整;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和、音节铿锵;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四: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赋萌生于战国,兴盛于汉代,唐后逐渐式微。

3、诗至唐代,古风又起,律绝鼎盛,中华诗歌蔚为大观,这也是时人眼中的诗歌。

南朝时,沈约们就发现了中文的“平上入去”四声,并总结出诗句连属上的“八病”,唐人扬弃了过于讲求音节美感的“八病”之约,开创了格律诗的新体制。

唐诗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

如现代新诗之与古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

但近体诗有严格的格律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

这是事物的两面性,唐诗的长处也是一个短处,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而唐诗依据的韵书,极大地方便了格律诗的创造和流传,但也在平民百姓间割断了诗歌所用文字之声音的嬗变。

隋唐韵书及宋金的《平水韵》,既不能切合古代诗经的韵律,也已不适于当今多数人的发音。

事实上,律诗绝句正是因为她的抑仰顿挫从来就不登大雅之堂,上至天子祭社稷、平民葬爹娘之庄重严肃场合,不曾见过律绝,实际上,这种场合的律绝的抑仰顿挫会让人有种耍猴的感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e20230210231223dae5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