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明朝那些事总结语,明朝那些事儿结尾究竟是什么意思?

浩浩荡荡的大明史,以徐霞客的经历做结局,怎么都有点说不过去,即使你徐霞客再牛,游遍了无数的名山大川也不太合适吧?当年明月却写道:“我要讲的那样东西,就在这个故事里,已经讲完了。”

徐霞客为什么要费尽千辛万苦,没有利益和前途却依然一直游历不止?哪怕穷尽毕生的心血。

他的话是:“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在当年明月看来,徐霞客留下的这个回答足以藐视所有的王侯将相,因此他将徐霞客的话总结为“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并将它作为《明朝那写事儿》最完美的结束语。

读到这,你也许就能理解书中,不!应当是明朝历史上哪些看起来令人费解的事情了。为什么铁铉宁死不拜朱棣?为什么海瑞可以清廉到不可理喻的地步?为什么严嵩、魏忠贤之流,可以抛却颜面不要做出丧尽天良之事?又为什么一个个皇帝或性格孤僻、或沉溺酒色,就不能正儿八经地当一天好皇上?这些都是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

当年明月的答案是:其实这个世上很多事,本不需要理由。

而在我看来,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别人的回答后面追加一句“为什么?”,但是有时候,或者很多时候,很没有必要。

所以有时候,我在回答别人时,只有两个字——“我想”,就这么简单。

如果谁还要问“为什么会想?”,那就可以直接将他(她)屏蔽掉了,或者在脑子中把他(她)拖出去枪毙5分钟。

人这个东西是很奇妙的,虽然我们都属于同一个物种,但是每一个人都有别人无法理解的想法,当他将脑中的念头付诸行动时,便会招来很多“为什么?”的疑问。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神奇的,你无法将所有的事情都弄明白,只要你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度过或长或短的岁月,别理会旁人,这才是你自己的人生。

《大明律》是明朝的法令条例,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为了加强统治、总结历史经验而制定的。

早在吴元年(1367),朱元璋就命左丞相李善长、御史中丞刘基等议定律令,至年底,编成《律令》430条。为了让普通百姓理解《律令》,又颁布了《律令直解》,对《律令》进行了详细解释。

洪武六年(1373),朱元璋命刑部尚书刘惟谦等人以《律令》为基础,制定详备的《大明律》。洪武七年(1374)修成,颁行天下。

如果把当年明月比作医生的话,那大明朝无疑就是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当年明月是把大明朝的病症从头到脚描叙了一遍,并且粗略的点出了致使他患病的一些原因。

历史的魅力正在于给人以思考和暇想。

明朝那些事作者只是用小说的笔法叙述史实。

参考的都是正史以及名家文章书籍。

真实性不容置疑,但历史的难点在于你不可能百分百地还原场景,尤其是主人公的内心。

所以不同学者对同一史实的发展,原因和影响都是见仁见志的,但都是负责任有理论依据的。

《明朝那些事儿》里说张居正和冯宝排挤高拱,后来又有陷害高的意图。

而百家讲坛郦波先生说那都是冯宝干的,事实上除了张本人,我们都不知他的真实想法。

另外,《明朝那些事》里的严嵩和方志远先生所讲的人物性格和作风也不大一样。但这个分歧融入了个人情感。 另外还有对万历的看法,《明朝那些事》认为万历二十年之后明政局混乱,但民间繁荣,学术活泼。阎崇年在《明亡清兴六十年》里认为明亡于万历。

《明朝那些事儿》,是当年明月在博客上连载的博文,这些博文至今还在,大家可以去看看,基本上都是日更的。

业余时间,要做到日更,要花时间去搜集史料、解析史料、消化史料,要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还得用一种大家比较乐于接受的方式表现出来,说实话,这已经很不容易了,也已经比当时盛行的三无网文和地摊文学靠谱太多太多了。

从第一篇发布 2006-05-23 18:05:43 到 最后一篇的2009-04-10 19:28:42 ,三年时间,1779篇博文,他坚持下来了,写成这本书时,他还不到30岁。

他当然不可能方方面面考证明白,也不可能事事客观公正判断准确不掺杂个人感情,更不可能没有疏漏、错误。

要说严谨,即便像顾诚先生那样以数十年积累而终成一部《南明史》,自言【不满足于“言必有据”、“无一字无出处”,而是力求在史实上考订准确】,却也十分谦虚的表示:“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在我涉猎的明清史领域内,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知识相当有限,许多问题仅具一般常识,甚至毫无所知。

实事求是的对待学问,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切忌把治学看得太容易,切忌过高估计个人的能耐”。

不管是《明朝那些事儿》还是《唐朝哪些事儿》,历史的魅力在于给人以思考和暇想,两个作者都是根据自己掌握的史料,学识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是有价值的。

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 。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

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

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

《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这本书,已经有很多人看过了。

近些年当年明月凭借这本书一举出名,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明朝的历史。

但是,《明朝那些事儿》够严谨吗?它究竟算是小说还是历史呢?今天,就带大家来梳理一下这本书中严谨和纰漏的地方。

在谈作品之前,一定要先说一说作者当年明月,当你了解这个人后,你也就了解了写作的背景,对整本书的认识也会有个大体掌握。

当年明月,取自“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本名石悦,1979年生人,在职大学学历,曾经是广东顺德海关公务员,现任山东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处处长。

可见作者其实并不是专业的历史的从事者,也是业余时间进行创作,但凭借其对历史的热爱阅读整理了所有的相关书籍,在书籍的内容上大多忠于《明史》。

而公务员的工作让其对政治及经济制度有更深的见解,这两点在整本书中贯穿前后,让大家能更清晰地了解当时的官场。

同时他以其理性又贴近人心的方式着重描写人物,开创了历史的第四种记录方式,与其工作的严谨性也不无关系。

先说其严谨的地方,首先非常重要的一点,当年明月在写作的时候经常提醒读者,此段是引用了哪里的材料,此观点是不是他的个人猜测,这里还有别的可能,等等。

这不仅是作者本人的写作操守,也为这本书奠定了严谨的基础。

就在这一天,明王朝建立了,它将以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延续二百七十六年,并将它的影响扩展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

它的光辉,它的荣耀,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拥有的。

它的阴暗,它的丑恶,是我们每个人共同承受的。

其次当年明月无论在描写当朝政策还是人物的时候,往往都是正反两面去记录、既说明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指出存在的不足,最后以利多还是弊多的分析进行总结。这点很能看出作者的用心,它与世面上一些科普书不同,没有一面倒的宣扬,也没有刻意省略的敷衍了事。比如张居正、戚继光的个人经济问题等。

戚继光终于功成名就了,因为在台州大捷中的优异表现,他升任都指挥使,从此,他开始被人称为民族英雄,抗倭名将。

但在这一切光辉的背后,是另一个戚继光——一个善于搞关系,迎合领导,请客送礼,拉帮结党的人。

对于这本书来说,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作者本人的看法和脑补的桥段,这也是让很多人认为偏离了历史的原因。

但其实仔细去看,当年明月写的每一段推理都是基于事实严密分析出来的。

不仅写出了自己的看法,也写出了原因和逻辑关系。

常言说得好: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一本书尚且如此,更何况两百多年的历史呢?诚然其作者的分析不一定完全准确,但这种形式和态度已经足够表明作者的诚意并值得我们尊重了。

“悉以所闻对,漏下四鼓乃出”

看到了吗,“漏下四鼓乃出”!如果说一个人已经死掉,就算你是验尸的,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讲这么长时间,胡濙(yíng)为人沉稳寡言,身负绝密使命,绝对不是一个喜欢说废话的人,所以我们可以认定,他告诉朱棣的绝对不是这些。我们就此得出最后的结论C

C:我找到了建文帝,并和他交谈过。

结论:很有可能。

《明朝那些事儿》作为流行小说的写作方式,其在历史真实性方面确实存在一些纰漏。第一便是关于明英宗朱祁镇的历史定位和人物描写。英宗的一生并不算光彩,他宠信过奸邪小人,打过败仗,当过俘虏,做过囚犯,杀过忠臣,要说他是个好皇帝,真是连鬼都不信。但他是一个好人。可是事实证明,好人是做不了好皇帝的。

这样的评论在整个人物的描写中都或多或少明示暗示,但真正的事实是,他不仅通奸卖国,替敌军叩开自家城门,还是个小人,肢解千古忠臣。

将大明朝数十年积累的文武人才、数十万精锐、数不清的战略物资一朝断送,在国家大义人民疾苦江山社稷面前,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置人民和社稷于水火中不顾。

英宗在位时,宠幸太监王振,御驾亲征北方的瓦剌,致使全军覆没,自己也当了俘虏,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其实到这里也只能说他是个昏君,但后面的事却不得不鄙夷他低劣的人格。

朱祁镇当俘虏后跟随瓦剌挥军南下,在路上以其皇帝的身份叫开明军守卫的城门,这跟带鬼子进村的汉奸有什么分别?更何况他还是个皇帝,这样的身份不替百姓和社稷考虑,竟做出如此厚颜无耻的事情,还能说他是个好人吗?

瓦剌包围北京后,一代名臣于谦以其一己之力挽大厦于将倾,破解亡国危机,成就千古忠名。

而在明英宗恢复皇位后,第一件事便是以“意欲别图”的罪名将于谦及其同党残忍杀害,并弃尸于市。

而这一切的真正原因仅是因为奸臣所说的一句:不杀于谦,复位无名。

这样一个是非不分随意杀害忠臣的皇帝能说是个好人吗?

英宗之所以被称为好人的原因是:废除了殉葬制度。

而其真实原因只是不忍心让自己的老婆们殉葬。

但因他而死的百姓和大臣他连管都不管,这样的一个皇帝,说他是好人实在让人难以信服。

第二是对当时明军的武器存在明显的夸大。

红夷大炮者,周而不停,每炮所中,糜烂数十尺,断无生理。红夷大炮以其当时的技术局限性,只能使用黑火药和实心炮弹来进行攻敌,但我们知道,实心的炮弹其实就是一个大铁蛋,不存在爆炸这一说,又何谈糜烂数十尺呢?

沾满了火药的棉被开始剧烈燃烧,开始四处飘散,飘到哪里,就烧到哪里,只要沾上,就会陷入火海,即使就地翻滚,也毫无作用。

同样的问题也出在浓墨重彩的“万人敌”中,这种武器制作简单,用棉被裹上火药和稻草,点燃即可。

但其造成的伤害竟然是“万人敌”。

这不禁让人陷入了思考,莫非它可以代替现今的空投白磷弹?

其实在写这本书的严谨问题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本质上是本小说,但多少人拿它当历史读,引发了许多的讨论。

在明朝这本书上,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尽可能严谨的态度和标注,这已经很大程度让读者免于钻牛角尖了。

而以其价值而论,它让多少人了解了明朝历史,让多少人重新拿起了书本。

单这一点,已经是善莫大焉,功不可没。

总的来说,明朝那些事儿还是本以历史为题材的小说,但其中的内容还是比较靠谱的,只是一些作者的看法就需要理性看待了。

虽说它不是历史,但我们了解历史只是为了追求它的真假吗?在每一个细节都一清二楚的话也会丧失很多思考的空间。

在反思的过程中学习进步,或许这才是我们了解历史的意义所在。

而当年明月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所以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喜爱。

历史本无用,但无用之用有时也会有点用处的。

最后以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来收个尾吧。成功的方式只有一种——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大家觉得《明朝那些事儿》怎么样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e20221218134030bbf4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