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在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古代,人们是怎样表达对老师的敬重?答案就在这些流传千年的故事里。
1. 子贡“六年守灵”,为师情深
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在老师去世后,没有马上离开,而是:选择,守在老师墓旁六年。这可不是简单的“哀悼”,而是:发自内心地对恩师的思念与敬重,就如同我们今天常说的“高山仰止”般难以言喻!
2. 程门立雪,只为求解
这个故事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北宋理学家杨时为了求解难题,冒着大雪在老师程颐家门口等待。等程颐发现时,两人已经是“通身披雪”了,这份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老师的尊重,真让人感动!
3. 岳飞祭师,不忘师恩
“精忠报国”的岳飞,除了:赫赫战功外,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对待老师周同的深情厚谊。每次到老师墓前祭拜,他都要痛哭一番,并且用老师所赠的弓箭表达对老师的思念和敬佩,这可比简单地献花或鞠躬要真诚多了吧!
4. 汉明帝“师礼”相待,尊敬之情溢于言表
汉明帝刘庄做太子时,对老师桓荣的尊重就体现在他继位后依然尊师礼。甚至亲自登门看望生病的老师,老师去世后还亲自为他送葬,足见师生情谊的浓厚!
5. 孔子拜师老子,求学不分尊卑
谁都认为孔子是大师级人物,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他也曾求学?他曾经专门拜访了老子的老师老子,并且对他表现出极度的尊敬。孔子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啊!
6. 颜回“煮饭”,真情流露
“贤者不为己”这句老话用在颜回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在孔子与弟子周游列国时,缺吃少喝的情况时常发生。颜回为了让老师吃饱肚子,即使很辛苦也会努力去找粮食为老师做饭,这种对老师的关爱之情真是令人感动!
总结: 古代“尊师重道”可不是一句空话!这些故事,无论是:子贡守灵六年的“深情厚谊”,还是:程门立雪的“求学若渴”,都体现了古人对师长的尊敬和重视。如今社会虽然改变了,但是这份对师长的尊重依然不应该改变,你认同吗?
FAQ
1. 为什么古人这样子重视“尊师重道”? 在古代,知识和技能都是:靠师徒传承,没有学校、没有书籍,老师就是“照亮他们前行的灯塔”。 所以,古人对老师充满了敬畏和尊重!
2. 现在还用强调“尊师重道”吗? 虽然***发展了,但知识依旧是力量的来源,而老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依然需要我们尊重和重视。
3. 我们该如何传承“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 尊重老师不只是:说漂亮话,而要从细节做起,比如:上课认真听讲,不随意迟到早退等等。 即使遇到不理解的知识也要耐心地求解,而不是简单的“甩锅”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