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中国传统民间雕塑,中国雕塑十大排名?

01 珠海渔女雕像

地址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情侣中路63号。

02 三亚南海观音

03 中原大佛

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赵村乡上汤佛泉寺。

04 卢舍那大佛

地址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

05 晋祠圣母殿侍女像

地址 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晋祠圣母殿。

06 泥孩儿

07 华严寺合掌露齿菩萨

位于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

08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09铜奔马

铜奔马是是1969年甘肃省武威市雷台东汉(公元25-220年)墓中出土的,距今约一千六百多年。

10坚苦岁月

《坚苦岁月》是1956年潘鹤创作的铸铜雕塑,47x40X55Cm。在1959年被中国美术学院藏。

1、珠海渔女雕像

珠海渔女雕像,建成于1982年,位于珠海风景秀丽的香炉湾畔,是珠海城市的象征,也是珠海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雕像由花岗岩石材10吨,分70件组合而成,通高9.9米;渔女姿态优雅,神情喜悦,手擎明珠,向人类奉献珍宝,向世界昭示光明。

渔女形象蓝本源自于珠海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渔女雕像的成功创作,开创了中国大型海滨雕像之先河。

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情侣中路63号

2、三亚南海观音

南海观音立像三亚南山海上观音像,由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亲自选址,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欣然为圣像题名――“南海海上观音”。

南山海上观音像项目从一九九五年开始筹备,一九九九年获审定通过并于同年破土动工,总投资达八亿元。

观音菩萨在佛教里是代表慈悲的,主要在西方极乐世界协助阿弥陀佛接度往生,在娑婆世界,即现实世界帮助释迦牟尼佛推行教化。

敬造工程因其规模宏伟、意义殊胜、佛理底蕴丰富,被誉为“世界级、世纪级”的佛事工程。

3、中原大佛

中原大佛,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赵村乡上汤佛泉寺,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佛教造像。

它由莆田兴胜工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协会副会长林胜标大师于1997年设计制作。

大佛总高208米,身高108米,莲花座高20米,金刚座高25米,须弥座高55米。

景区内的天瑞吉祥金钟净重116吨,是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世界最大外击青铜铸钟”。

4、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作于唐高宗咸亨四年,即公元672年,位于洛阳龙门西山南部山腰奉先寺,通高17.14米,是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整体设计最严密、规模最大的一处。据学者考证,整座大龛的营建至少要用15年以上的时间。

5、晋祠圣母殿侍女像

《晋祠圣母殿侍女像》,彩塑,作于北宋元佑年间,约1082年左右,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25公里处晋祠圣母殿。

圣母殿中有彩绘塑像四十余尊,均为北宋时期作品。

圣母坐像居正中位置,高2.28米,凤冠蟒袍,端庄气派,周围有众多女官、侍女环绕。

她们的动作姿态各不相同,神态性格都刻画得十分生动自然,是晋祠彩塑中最出色的一组人物塑像。

6、泥孩儿

宋代泥制玩具,泥制玩具在宋代极为流行,泥人虽小,但却精致生动,为宋代艺术、民俗、服饰提供研究资料。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北宋东京每逢七夕,街头“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悉以雕木彩装栏座,或用红纱碧笼,或饰以金珠牙翠,有一对值数千者”。宋代泥孩儿当时即价值不菲。

7、华严寺合掌露齿菩萨

华严寺合掌露齿菩萨在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内,这尊雕像被郭沫若称赞为东方维纳斯。四大菩萨结跏趺坐于升灵座之上,神态娴静端庄。其余各像亦皆彩饰富丽,姿态自然。四角备立护法金刚一尊,气宇轩昂,威武雄壮。其中尤以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如右图)最为生动,面形丰满,体态秀美,合掌微笑,婉丽动人,是辽代彩塑艺术的珍品。

8、东汉击鼓说唱陶俑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于1957年出土于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东汉崖墓,为东汉明器,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陶俑高56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头上戴帻,两肩高耸,着裤赤足,左臂环抱一扁鼓,右手举槌欲击,张口嘻笑,神态诙谐,动作夸张,活现一俳优正在说唱的形象。

东汉击鼓说唱陶俑被称为“汉代第一俑”,是一件富有浓厚民间气息和地方风貌的优秀雕塑作品,属国家一级文物。

9、铜奔马

铜奔马是1969年甘肃省武威市雷台东汉(公元25--220年)墓中出土的,距今约一千六百多年。

马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

踏飞燕骏马,作为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是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一个最好见证,它曾多次出国展出,它所具有的非凡魅力,倾倒了无数国外观众,其知名度之高,使它被选为中国旅游的标志。

10、艰苦岁月

《艰苦岁月》是1956年潘鹤创作的铸铜雕塑, 47×40×55㎝,在1956年被中国美术馆藏。《艰苦岁月》成功地通过老战士吹笛、小战士偎依身旁倾听的造型,体现出战争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向往革命胜利的信念。在三角形的构图中,体积起伏波澜,手法自由,艺术形象生动自然感人,诚为50年代的经典之作。

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古代有敦煌莫高窟的佛像、秦始皇兵马俑。

现代有人民英雄纪念碑群像、收租院。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

有洞窟735个、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

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始皇陵以东。

兵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个类别。

兵马俑有几千件,其塑造基本上以现实生活为基础,手法细腻、明快。

每个陶俑的装束、神态都不一样。

人物的发式就有许多种,手势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异。

从他们的装束、神情和手势就可以判断出是官还是兵,是步兵还是骑兵。

总体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独有的威严与从容,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

人民英雄纪念碑群像,位于北京***广场中心,由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镶嵌在大碑座的四周。

每幅浮雕里有二十个左右英雄人物,每个人物都和真人一样大小,他们的面貌、性格、思想、感情和姿态形象都不相同。

碑身两侧装饰着用五星、松柏和旗帜组成的浮雕花环,象征人民英雄的伟大精神万古长存。

整座纪念碑用17000多块花岗石和汉白玉砌成,肃穆庄严,雄伟壮观。

收租院,陈列于四川省大邑县刘文彩庄园。

共塑7组群像:交租、验租、风谷、过斗、算账、逼租、反抗。

它们以情节连续形式展示出地主剥削农民的主要手段──收租的全过程,共塑造114个真人大小的人物。

雕塑家将西洋雕塑技巧与中国民间传统泥塑的技巧融而为一,生动、深刻地塑造出如此众多不同身份、年龄和个性的形象,可谓中国现代雕塑史上空前的创举。

传统雕塑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主要有陶雕、木雕、骨雕、象牙雕、玉雕和石雕:技法上采用圆雕、浮雕、铜雕等

雕塑起源

1、新石器时代:主要雕塑技法以陶雕、木雕、与象牙雕为主,主要想象为动物和人物。

雕塑发展

2、春秋战国时期:雕塑以用于墓中葬品的木俑为多;动物雕刻较以前更为传神。

3、秦汉时代:秦始皇兵马俑和马踏飞燕具有代表性。

4、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加入雕塑设计队伍是此时的突出特点。

5、隋唐至明清时期:以宗教雕塑为主,尤其是佛像居多。

有的。任何一种文化或艺术都与生长的土壤、气候、环境密不可分,中国几千年雕塑艺术之所以有自己的特色,就在于植根本土,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不断在继承基础上开拓砺新。

中国传统雕塑审美观注重“善与美”的统一,强调主观人文色彩和艺术对伦理之善的表现。在描述客观形象时,关注对形象本质结构特征与审美意境的表现,不单纯追求自然表象在具体时空下的直观形态,以及与客观物象表面直观样态的相似性。

《刘海砍樵》,我们的每一幅雕塑作品,都是凹与凸的艺术,栩栩如生,却无生命,精妙绝伦,却无声无息,鬼斧神工,巧夺天工。

犹如凝练隽永的诗作耐人寻味,唤起人们的思索和遐想,使人从有限静止的形象中,感受到变化的过程和丰富的内容。

民俗文化,又称为传统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

我国五大传统雕塑:(陶、木、石、铜、泥) 雕。

浮雕主要有神龛式、高浮雕、浅浮雕、线刻、镂空式等几种形式

1、我国古代的石窟雕塑可归结为神龛式雕塑,根据造型手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写实性、装饰性和抽象性;

2、薄浮雕以线为主,以面为辅,线面结合。深2~5毫米。薄而有立体感,以疏衬密,刀法洗练;

3、阴雕通常在箱、橱、床、柜的板面雕刻。不用画稿,以刀代笔,意在笔先,以明快的刀法雕刻阴纹图案;

4、高浮雕是指压缩小,起伏大,接近圆雕,甚至半圆雕的一种形式,这种浮雕明暗对比强烈,视觉效果突出

5、浅浮雕压缩大,起伏小,它既保持了一种建筑式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体量感和起伏感;

6、线刻是绘画与雕塑的结合,它靠光影产生,以光代笔,甚至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给人一种淡雅含蓄的感觉;

7、镂空雕是把所谓的浮雕的底板去掉,从而产生一种变化多端的负空间,并使负空间与正空间的轮廓线有一种相互转换的节奏。

泥塑俗称“彩塑”,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雕塑工艺品。泥塑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泥塑形象以人物、动物为主。制作方法为把泥土捏制成各种造型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着色是最后一道工序。泥塑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

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新石器时期,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泥塑发展到汉代已成为重要的艺术品种,丧葬习俗中需要大量的陪葬品,客观上推动了泥塑的发展和演变。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社会上的道观、佛寺、庙堂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艺术的发展。

泥塑艺术发展到宋代,不但宗教题材的大型佛像继续繁荣,小型泥塑玩具也发展起来。元代之后,历经明、清、民国,泥塑艺术品在社会上仍然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观赏陈设,又可让儿童玩耍,几乎全国各地都有生产。其中著名的产地有无锡惠山、天津、陕西凤翔、河北白沟、山东高密、河南浚县、淮阳以及北京。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d202401021642108702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