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统编新教材,由专题史体例回归通史体例,体现了历史教学的务实求真。同时在历史教学功能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教材内容的编写等方面呈现出新变化、新体系、新内容,必然对教师教学提出新要求。如何解决新的教学情境中面临的新问题,是每位中学历史教师无可回避的新挑战。
通史体例必然要求教师从更广阔的视角把握历史进程,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明确阶段性的特征,然后再具体到历史史实中。
本单元的内容,描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的形成、由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时间跨度大、知识点繁杂,因此务必抓住中华文明多源一统格局的整体特征,区分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让学生对中华文明的早期发展形成清晰的脉络和认知。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作为中国史的开端,讲述了石器时代的文明发展概况、早期国家的形成以及商周时期奴隶制的繁荣。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理解文明演进的基本历程,通过夏商周的历史掌握早期国家的形成及其特征。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他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石器时代主要的文化遗存,概括早期文明起源和分布的特征。
(2)了解夏朝的建立,分析早期国家形成的原因及其特征
(3)掌握商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分析奴隶制时代的社会发展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融入课堂教学中。
(2)通过视频图片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通过实物、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早期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形成,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4)引用相关史料,培养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理解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早期文明起源,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加深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深化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的认识。
(2)通过学习早期文明的演进,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体会唯物史观的科学性。
(3)通过了解商周时期的青铜器,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认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重点】
早期文明起源的分布及其特征
夏朝的建立
3、商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
【教学难点】
1、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2、早期国家形成的原因
3、宗法制和分封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浩瀚星空,茫茫宇宙,人是如此的渺小,但人会学习能制造工具,又是如此的了不起,人在将目光投向大千世界探索未知的同时,也将目光投向我们自身,苏格拉底曾说:“认识你自己”,身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播放视频:我们从哪里来
【展示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他们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2、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文献记载,了解早期国家的特征;
3、知道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在历史研究中的不同作用。
【讲授新课】
概念解释:石器时代
师:本节课主要学习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我们首先进入第一篇章:观图觅迹识起源,一起探究中华文明的起源。
这三幅图反映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文明遗址的概况。
大家看第一幅图,这是260万年前到1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文明遗址的分布,观察此图,大家能看出我国早期人类分布有何特点?
生:讨论,发言。我们中华文明属于典型的大河文明,临近江河之地,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更适合人类居住和生产,是早期文明遗址比较集中的地方。
师总结:从满天星斗到花团锦簇,遍布全国各地,集中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
师:总结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诞生的核心地区。
巩固练习
1、中华文明是多源文明、多元文明,但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是( )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长江上游 D、长江中游
生:回答B
师:请大家阅读教材第2页和第3页第一段,明确旧石器时代和新时期时代的时间、特征以及代表性的文化遗址。
生:讨论、发言。
师:总结
旧石器时代的特征:已经学会了用火,从事采集和渔猎,过着群居生活。
新石器时代的特征: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和养畜业;修建村落,生活稳定,开始了定居生活。
元谋人和北京人是旧石器时代的典型代表,火的使用是早期人类征服自然、促进自身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大事件,西方神话中有普罗米修斯为拯救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而被宙斯惩罚的故事,可见用火对于早期人类而言是多么的重要。
新石器时代中的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演进成龙山文化,龙山文化中的“蛋壳黑陶”,工艺高超,反映出先民的智慧和勤劳。
总体而言,由旧石器到新石器,是生产工具的进步,从而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
与生产力的进步相伴的是人类社会组织形态的变化,由最初聚族而居,人人平等,逐渐分化出不同的阶级和等级,这种由平等向不平等的转变,是进步还是倒退?我们又该如何认识呢?
首先,请看这幅图片(良渚古城墙、牛梁河、陶寺遗址图),结合教材《历史纵横》中的内容,仔细观察图片,提取有效信息,分析为什么说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陶寺文化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生:讨论、发言。
师:总结。经考古发掘和研究发现的遗址中文化内涵非常丰富,有古城、大型的墓葬、大量的玉器,展现出当时的宗教、神权、王权、战争等复杂社会形态。所以说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陶寺文化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展示图片骨耜、稻谷)
原始农业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中国的原始农业呈现南稻北粟的特征,生产的进步将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推进到奴隶社会,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被视为文明社会的开端。
请大家讨论:为什么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生:讨论。
师:总结。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巩固练习】
2、下列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华文明的源头曾经是满天星斗般地分散在中华大地上
B、中华文明的源头呈现多元分布的态势或格局
C、中华文明起源时各区域文明的特征和作用是相同的
D、中华文明起源时各区域文明之间就相互影响,出现融合趋势
生:答案C
师:说起中国的历史,有一句话大家应该很熟悉:“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三皇的传说,应该是早期先民集体记忆的缩影。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也为大家所熟知。
(展示图片:华夏族的形成、五帝)
五帝时代是各个分散的部落,逐渐联合成部落联盟的时代,也是华夏族的形成时期,今天我们自称炎黄子孙,也是来源于此。
有关古代神话传说,《山海经》中有更多的记载,大家可以课下搜集。
展示史料: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氏。
——《白虎通》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
——《史记》
问题:大家知道这些祖先的故事吗?他们的传说可信吗?
生:代表发言。
师:总结。
民间的神话传说,依据先民的集体记忆写成的《白虎通》、《史记》,虽然这给我们提供了了解先民创世、繁衍生息的一些历史信息,但是不能作为信使,因为当时没有发明文字,或简单的符号或系绳记事等,如果有重大考古发现,可以证明,则可信了。
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的首领由各部落民主推选产生,尧舜禹的传说即属于此类。
展示史料:“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礼运》
问题:史料反映了当时社会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生:禅让制。
展示史料:“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
问题:史料反映了当时社会实行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生:代表发言。
师:总结(王位世袭制)。
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者。禹传启,传子代替传贤,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
播放视频:二里头遗址
【巩固练习】
3、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 )
A、姜寨遗址
B、牛河梁遗址
C、二里头遗址
D、殷墟遗址
生:答案C
(展示图片:甲骨文、青铜文)
播放视频:甲骨文的发现,让学生了解甲骨文的发现和搜集第一人:王懿荣。
观察两幅图片,思考考古材料甲骨文和青铜铭文的作用?
生:讨论发言。
师:总结。甲骨文,反映了商朝时期政治、军事、宗教等史实;青铜铭文反映了西周贵族的各种活动。
(展示图片:商朝内外服制度)
名词解释:内外服制度
商朝的国家管理结构是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落。
展示史料:
史料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
“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礼记》
史料二 “殷道衰,诸侯或不至。殷复兴,诸侯归之。” ——《史记》
问题:上述史料反映商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生:神权色彩浓厚,神权与王权结合;商王对外服的控制力有限。
师:夏朝历史因为缺乏考古实物和文献材料,许多问题尚未有定论,商朝由于甲骨文的发掘和大量文化遗址的发现,史实比较清晰,相较于夏朝,制度方面有所改进,但仍不健全,直到西周,奴隶社会发展到鼎盛时期,政治制度在前代的基础上,更趋成熟。
下面我们来探究西周的政治制度。(展示西周分封示意图)
师:首先,在权力分配方面,西周实行分封制。请大家依据教材相关内容,结合图片信息,明确分封制的有关内容。
生:归纳回答
师:总结
目的:“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内容:土地和人口
对象:王族子弟、功臣和前朝贵族
作用:巩固统治,扩大疆域,传播文化
师:分封的诸侯中,周姓子弟占了绝大多数,基于血缘亲情的联系,一定时期内维护了西周的统治,并且伴随着分封的持续进行,疆域的不断扩大,文化得以传播,形成了“天下归周”的局面,再次,在权力的继承原则方面,确立了宗法制。请大家参考材料,总结宗法制的内容和最大特点。
生:讨论。
师:总结。
内容:周王是大宗,诸侯是小宗。诸侯国内,诸侯是大宗,卿大夫是小宗。以此类推,层层区别,形成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展示图片:宗法制度示意图)
师:商朝时期的王位继承实行“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可以继承王位的人,并非唯一确定的,容易导致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而嫡长子继承制则通过“嫡”和“长”两个标准,将王位继承人唯一确定下来,有利于巩固统治,而大宗和小宗的界定,则必须有明确的范围。
总之,西周时期通过宗法制稳定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通过分封制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
(展示图片:国人暴动、共和行政、犬戎灭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东周时期周天子已经无力控制地方诸侯,但整个周代绵延将近800年,可见这套制度的深远影响。
(展示图片:井田制、司母戊大方鼎)
问题:结合图片及教材P7第二段,指出商和西周的经济状况?
生:发言。
师:总结。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井田制是基本土地制度。生产工具主要有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手工业:青铜铸造是主要部门,绢帛是贵族的主要衣料。
【巩固练习】
4、右图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政治制度?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生:答案C
现在我们进入第二篇章“循表理脉叙发展”。回顾本课的知识线索。
过渡:中华文明起源早,绵延长,且从未中断,与世界文明中独树一帜,每个中华儿女当以为傲。下面我们进入第三篇章“寻踪探源话永恒”。探究为什么中华文明能源远流长,生生不息?
一探中华文明延续的自然条件
展示材料:
古代中国处于与外面世界隔离的地理位置,南部高山、高原,西面沙漠,东面临着大海,北部草原地带人迹罕至,这就决定了中华文明在起源上的本土性和独立性。对于抵御外族入侵起了很大作用,从而提高了中华文明延续的几率。
其次是气候因素。我国多种多样但相对自然灾害较少的气候类型,为农业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从而能大量产粮,为养活大量的人口创造了条件。
问题:依据材料指出中华文明得以延续的自然条件是什么?
生:发言。
师:总结。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及战略空间
二探中华文明延续的政治保障
材料:自秦朝以来,中国就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这能明显提高政治决策效率,国家因此可以动员全国力量进行经济建设,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抵御外敌入侵和扩展地缘政治空间。
生:发言。
师:总结。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建立
三探中华文明延续的经济基础
材料:中国古代发达的农业经济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从根本上提高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一直到清朝,中国的经济都是世界第一。
生:发言。
师:总结。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发达
四探中华文明延续的文化源泉
材料:中国具有自己特有的人文传统,尊群传统,以民为邦本,崇尚和平。在多民族文化相处时善于融合、不偏颇、不怨尤、主平衡。语言文字,源远流长,长久不衰,最能够体现中华文明的特征。
生:发言。
师:总结。中华文明的文化具有先进性和包容性。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长久得益于诸多条件和要素的汇聚,但是最为根本的还在于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民族精神,唯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过渡:历史在不断的发展,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下面进入本课的第四篇章“鉴往知来思发展”。(展示图片:丝绸之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世界各族文明都有其独特性,这是一个民族的精魂,是一个民族赖以延续的文化基因,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又该如何继承并发扬中华文明?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生:讨论发言。
师:总结。
(展示本课的知识结构)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中华文明的起源以及早期国家的形成。了解了我们华夏民族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阶段的发展概况,认识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的特点,希望大家在课下搜集更多有关的史料或传说,进一步了解、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板书设计】
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一篇章:观图觅迹识起源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二篇章:循表理脉叙发展
——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第三篇章:寻踪探源话永恒
——中华文明的延续
第四篇章:鉴往知来思发展
——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