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故事马虎的由来,马虎的典故和寓意?

马虎的典故源于《庄子·外物》中的一个寓言故事:

昔者鲁国有一人,名曰石成子。其为人也,性急而好疾走。家在道傍,每日出入,必以趋步自效。邻里闻之皆笑之。

一日,与人角逐于道中,遇车辙不顺足跌踒手足。从者扶起视之,则手心内裂;抚肿而泣曰:“我真愚夫!所以然者:每出门则忘其履带,在路间见芝草、异树奇石,则止步观玩;未尝视其所由来。”此谓失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细致地做事情,并且时刻注意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变化。如果过于马虎大意,则可能会导致错误和损失的发生。

因此,“马虎”这个词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粗心大意、缺乏耐心和细节意识的人,并且提醒我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要保持专注、仔细和负责任的态度。

相传,北宋仁宗年间,京城有一位画家,造诣很高,颇有声望。但他爱喝酒,酒后常因草率办事闹笑话。

一次醉酒后,这画家应友人之托画老虎。刚画好虎头,另一人又请他画匹马,他便不加思索地在虎头后面画了一个马身子。友人莫名其妙,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画家回答说:“马马虎虎。”友人见他画得不伦不类,不满意地走了。而他却把这幅画挂在自家厅堂之上赏玩。

大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虎。

二儿子问他画的是什么,他说是马。

后来大儿子去狩猎,途中遇到一匹马误认为是虎,就一箭把马射死了,结果赔偿了马主人的损失。

二儿子在山上碰上了虎误认为是马,想去骑马,结果被虎咬死。

这画家后悔莫及,痛心疾首,把那幅不伦不类的画付之一炬,并吟诗一首:“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

大儿依图射死马,二儿依图喂了虎。

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马虎。

从此之后,人们把这位画家称为“马虎先生”。后人又把处事草率,粗心大意,办事不认真统称为马虎,并沿用至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c20240104191808093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