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的故事,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1、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感于全国文字的繁杂和书体的不一,于是提出“书同文”,文字统一,书体统一。秦始皇命令擅长书法的李斯去做这项工作。因此小篆又被称为“秦篆”。

2、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

扩展资料:

1、秦始皇用了十年时间完成了秦国三十五代国君梦寐以求的统一天下的大业,在建立大秦帝国之后,秦始皇的一系列作为都是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江山。统一文字的根本目的亦在于此。

2、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的过程中,有三个人发挥了很大作用。一是丞相李斯,二是中车府令赵高,三是太史令胡毋敬。丞相总管国家基本政务,李斯不但主张用秦国文字统一天下,而且明确提出废除与秦国文字不同的六国文字,并撰写了《仓颉篇》七章,作为小篆的范本。

3、赵高是中车府令,此职位主要管理皇帝的车马,官阶不高,但是深得秦始皇信任。而且,在秦国官职中加有“中”字的官吏应当是可以出入宫廷的。所以,当时赵高可以自由出入宫闱。太史令是史官,也是皇帝的近臣。出于职业原因,史官对文字统一的要求也许会更加迫切。

秦始皇继承祖辈基业,而且发扬光大,在秦始皇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干的文臣武将,文臣如谋士李斯和尉缭,善于间谍活动的姚贾和顿弱,武将则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贲。

秦始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方针,前后用了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统一了中国。 时间/都城/君王:最先灭掉的是韩国(国都:新郑),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韩国割地称臣,也没能挽救败亡的命运。

三年后(公元前230年),秦国俘虏了韩王,灭掉了韩国。公元前229年秦国攻打赵国(国都:邯郸),前228年俘虏了赵王,赵灭。公子嘉逃到了代郡,称代王。

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代王也被俘,赵彻底灭亡。

在秦王二十年(公元前227年),王翦领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败了燕、代联军。攻占了燕国(国都:蓟城)。

燕王向辽东方向出逃。

后来,燕王只得杀死了曾经派荆轲刺杀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头献给秦军求和。

到秦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燕国最后的一个王——喜被俘获,燕国也被灭了。公元前225年,魏国(国都:大梁)也被秦军灭掉。

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国的秦军因为兵力太少,被楚军打败。

秦王又派老将王翦出征,并听从他的建议,给了六十万重兵,结果,王翦用了三年时间,终于拿下了楚国(国都:郢)。 最后灭掉的是齐国(国都:临淄)。

在秦国先后对其他五国用兵时,齐国不但袖手旁观,而且和秦国结盟,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国一样。

因此,齐国没有做任何战争准备。

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国都被灭掉后,齐国这才派兵准备抵御秦国,并和秦国断交,但为时已晚。

秦国大将王贲在最终灭掉燕国后,领兵大举南下,一战俘获了齐王。

至此,在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十年统一了中国。

决定性战役: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国拉开了与赵国长平之战的序幕。

战争经过了上党归赵,廉颇与秦坚壁对垒,秦将白起使反间计,使赵孝成王撤换了战争经验丰富的赵国名将廉颇,而启用了善于“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的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

在长平一带双方摆开了决战的架势。

赵括一到长平,就改变了廉颇原定的战略,反守为攻,主动攻击。

白起装着败退,诱赵军深入,尔后断赵军退路,将赵军分割包围,然后吃掉。

赵军被围40天,粮绝无援,奋力突围,伤亡很大,没有成功,赵括本人也中箭身亡。

赵军45万人被俘,被秦军全部坑杀在长平一带。

尸骨遍野,头颅成山,血流成河,成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杀害战俘的一次战役。

此次战争,秦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以后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此次战争对于研究战国晚期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变革兴衰以及秦统一中国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丞相李斯“书同文字”的建议,命令禁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篆为统一书体。李斯便奉秦始皇之命制作标准字样,统一用小篆字体。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度量衡的政策。

丞相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李斯就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

秦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用于官方文书法令,以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现在的楷书,就是从隶书演化而来的。到西汉时,隶书便成了通行全国的文字。文字的统一,是华夏文化的重大发展。它对于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意义,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1、公元221年,秦王扫六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始了 中央集权的统治,在这期间法家思想是秦朝的正统思想,而丞相李斯就是法家的代表 人物。

2、《楚汉传奇》李斯剧照李斯原是楚国人,是地方上的一个小吏,但是他不甘平庸,拜 师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以后就去了秦国。

后来李斯结交了吕不韦,深的重视, 经引荐,有机会见到了秦王嬴政,而后一直辅佐秦王,直到完成帝国的统一,官拜相 国。

秦朝统一后,李斯建议“书同文,车同轨”,秦始皇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下令全国 使用各诸侯国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小篆作为统一的书体。

在此之前,中国的文字从 甲骨文开始,再到金文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战国时期群雄割 据,礼崩乐坏,各诸侯国的文字各不相同,这一时期汉字产生了地域性的差异。

因此 秦朝统一后,急需要一种官方的文字使得全国上下统一

答案如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鉴于各国文字不同。政令很难统一。秦始皇命令丞相李斯统一文字。

李斯在考察了六国文字的基础上与狱卒程淼改进发明了小篆。秦始皇统一了文字是中国人有了统一的思想基础。而后又命令丞相李斯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秦王朝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其中文字的统一对政治经济的统一和文化的发展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时期,“文字异形”。

古代文字经历长期的演变发展,在全国各地有很大的分歧,而且这些千变万化的文字写法也没有一定的体系和结构规律。

这就给政令的推行和各地的文化交流造成重重阻碍。

到秦统一后,诏书至桂林一带一般人都不认识,可见统一文字已成为当务之急。

于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书同文”,由丞相李斯和赵高、胡毋敬等人整理文字,以简化秦文“小篆”作为标准字体,用于公文法令,通行全国,废除了其它各种异体文字。

如“马”这个字,原先的写法有很多种,统一后写为“马”。

又由李斯、赵高等人编写了小篆字斗颁行全国,作为标准文字的范本供人学习。

此外,秦始皇出巡所到之处都要立碑刻字以示天下,如泰山石刻。

后来狱吏程逸又根据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出更为简明易行的新书体---隶书,作为日用文字在全国范围推广。

隶书的出现是我国文字由古体转为今体的重要里程碑。

隶书就是今天通用楷书的前身。

秦始皇统一六国是: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王政继位时,秦国已吞并了巴、蜀、汉中,西南越过宛城到达郢都,设置了南郡;北面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并且吞灭了二周,在其故地设置三川郡。

秦王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始皇帝十一年(前236年),赵、燕两国发生战争。

第一:灭韩国

秦始皇首先选择的攻击目标为韩国。

因为韩国的实力在六国中最弱,但地理位置却是秦国统一道路的最大障碍。

但是,韩国还没有到不堪一击的地步。秦军屡次进攻韩国,均被韩国击退。

在用主力进攻韩国的同时,秦对韩采取扶植亲秦势力以逐步肢解的策略。

前231年,韩国南阳郡“假守”(即代理郡守)腾,向秦献出他所管辖的属地。

腾被秦王政任命为内史,后又派他率军进攻韩国。

腾对韩国了如指掌,所以进展顺利,于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俘获韩王安,韩国灭亡。

第二:灭赵国

公元前229年,秦利用赵国发生大地震和大灾荒的机会,又派王翦领兵攻赵。

赵国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双方相持了一年。

在紧要关头,秦国使出杀手锏—离间计。

王翦用重金收买了赵王的宠臣郭开,要他散布李牧、司马尚企图谋反的流言。

赵王轻信谣言,派赵葱和颜聚替代李牧。

李牧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据不让出兵权,赵王竟暗地派人逮捕李牧并处死了他,同时还杀掉了司马尚。

杀死李牧,无疑为秦军亡赵扫清了道路。

此后,秦军如入无人之境,攻城略地,痛击赵军。

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军攻破邯郸,这座名城落入秦国之手。

不久,出逃的赵王迁被迫献出赵国的地图降秦。赵国实际上灭亡了。

但是公子嘉却带着一伙人逃到代郡(河北蔚县),自立为王。后秦军在公元前222年灭燕国之后将其俘虏。至此,秦统一了北方。

第三:灭魏国

公元前231年,魏景湣王迫于秦国的强大威力,主动向秦献出丽邑,以求缓兵。

此时,秦王政正调集兵力准备向赵国发起总攻,不想分散兵力攻魏,就接受了献地。

这使得魏国又维持了数年残局。

公元前225年(秦王政二十二年),就在秦军主力南下攻楚之时,秦王政派出年轻将领王贲,率军围攻魏都大梁(河南开封)。

魏军紧闭城门,坚守不出。

由于大梁城防经过多年修建,异常坚固,秦军强攻不下。

王贲想出了水攻的办法。

秦军大批士卒被安排去挖掘渠道,将黄河、鸿沟的水引来,灌注到大梁。

三个月后,大梁的城墙壁垒全被浸坍,魏王假只得投降。魏国灭亡了。

第四:灭楚国

南方大国楚国,疆域辽阔,山林茂密,物产丰富,号称拥有甲士百万。

但是,楚国的内政一直不振,总是贵族争权夺利,这种状况到战国末期尤为严重。

公元前228年,楚幽王死,统治集团发生内讧。

幽王的同母弟犹,即位为哀王,但仅两个多月,就被异母兄负刍的门徒杀掉了。

负刍成为楚王。

楚王室更加分崩离析。

就在楚国发生内乱的时候,公元前226年,秦王政不失时机地从北方伐燕前线抽调秦军,南下攻楚,连续夺得楚国10余个城池。

公元前224年,秦国与楚国的决战就要开始了。

秦王政先派年轻将领李信率20万秦军攻楚,被楚军击败。后又派大将王翦率60万秦军攻楚。

王翦入楚境后,并未马上发动攻势。

他总结了李信轻敌冒进的教训,采取屯兵练武,坚壁不出,麻痹敌人,以逸待劳的战略。

这样,度过了一年多的时间,秦军对楚地的情况基本适应,士气高昂,体力充沛。

同时,被调来抗击秦军的楚国部队,斗志渐渐松懈,加上粮草不足,准备东归。

楚军一撤,王翦就抓住时机下令全军出击。

秦军一举打垮了楚军的主力,并长驱直入,挺入内地,杀死楚军统帅项燕。

接着,秦军攻占楚都寿春(安徽寿县),俘虏了楚王负刍,楚国灭亡,时为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刚在南方灭楚的大军,又乘胜降服了越君,设置会稽郡。

于是,长江流域全部并入秦的版图。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c202310281014093806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