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简述宋代褙子,褙子,宋代人们最爱的外衣,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历史

说起宋代的服饰,它与传统的襦裙类服饰有很大不同,当时流行的服饰之一是“褙子”,常常与抹胸(相当于现代的吊带)、裙、宋裤搭配。

“褙子”,又名背子、绰子,绣䘿。

它始创于秦,渐为庶民所采用。

关于褙子的名称,宋代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褙子本是婢妾之服,因为婢妾一般都侍立于主妇的背后,故称“背子”。

婢妾穿腋下开胯的衣服,行走也较方便。

今即世俗相承,由于背子束结、行动灵活自如,渐为武士所用,并与铠甲配合,成为军服,为历代军士兵卒所穿用,亦称“戎服 ”。

褙子是一种由半臂或中单演变而成的上衣。形如中单,但腋下两裾离异不连。宋代盛行多为直领对襟,不施袗钮,腋下开胯,腰间用勒帛系束,下长过膝。男女均可穿,多罩在其他衣服外面穿着。后世多有沿革。

褙子的样式以直领对襟为主,腋下开胯,腰间用勒帛系束,下长过膝,逐渐成为后世女子的一种常礼服。宽袖褙子,只在衣襟上,以花边作装饰,并且领子一直通到下摆。窄袖褙子,则袖口及领子都有装饰花边,领子花边仅到胸部。

宋代褙子的领型有直领对襟式、斜领交襟式、盘领交襟式三种,以直领式为多。斜领和盘领二式只是在男子穿在公服里面时所穿,妇女都穿直领对襟式。

尽管褙子在宋代广泛流行,但是它并不是正式的服装,多是人们家居休闲时所穿着。

褙子裁剪十分简单,且没有过多的配饰,充分显示了宋代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与审美情趣,同时又与其国势有着密切的关系。

宋代国势积贫积弱,故尔统治者一再强调衣着“务从简朴”、“不得奢侈”,因此北宋的服饰一改隋唐的雍容华丽,渐趋朴实之风。

时至南宋,程朱理学强调“灭人欲”,华服美食成为罪恶的象征,服装务要俭朴、简单、节约。

褙子没有曲线,没有袒领,没有宽肥大袖,样式简约、风格素雅,是以简胜繁的服饰样式,体现了宋代简约至极的物象之美。

把褙子作为一种外衣穿的习惯,一直沿袭到了明清,据《明史·舆服志》记载,在明初,就曾经规定皇室贵妇以褙子为常服,品级较低的命妇则以褙子为正式礼服的一部分。

在明代前中期,女服完全承袭了元代汉族女服的形式,大概是中国女服史上服装形式最拘谨无趣的一个时期。

与此相应,褙子也发生了萎缩,变成了一种普通长度的短袖衣。

从辽、元墓室壁画中可以清楚看出褙子先是缩短到普通上衣长度,然后其袖子的形式又变成半长短袖的过程。

在明代,它又有了个新称呼,叫“披袄”。

元代沿袭宋代习俗,仍穿着褙子。如元人戴善夫《风光好》第四折就有“妾除了烟花名字,再不曾披着带着,官员祗候,褙子冠儿”的描述。明时男子也着褙子,其形制有宽袖褙子、窄袖褙子。

褙子发展至今,被看作是宋代服饰的一个特点,很多同袍夏季通常会选择褙子搭配,其穿着方便,而且不拘束,比较透气凉爽,还有防晒的功效,因此是夏日汉服搭配的首选~

更多汉服精彩内容,尽在“同袍APP”~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c202212182000055f210.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