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中国古代从秦到清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3分钟让你看懂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从秦朝到清朝是如何逐步加强的

中国古代朝代更迭、帝王变换是常事,每个皇帝都担心自己或者自己的子孙会不会被权臣架空、被外戚夺权、被大将造反,因此为了能让自己的国家长治久安,他们设计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想要王朝延续万世。这一套中央集权制度,自秦始皇开始一直加强,直到明清达到了顶峰。

所谓皇帝的权力,除了思想上的君权天授加上神秘色彩外,本质上就是财权、军权、人事任免权,所以中央集权就是不断从政治、财政、军事、司法制度方面进行完善,皇帝不断加强自己的权威,巩固自己的权势,防止权力被其他人篡夺。

中央集权的第一个人,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他想让秦王朝万世相传,因此建立起了一套“皇帝”制度,皇帝大权独揽,设置三公九卿协助皇帝处理军政,在地方上施行郡县制,废除了西周封建制度,让皇帝可以直接管理到县级。

但是秦始皇的想法落空了,秦政暴苛,二世而亡。

等到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先铲除了异姓王韩信、彭越等人,再通过汉景帝时平定七国之乱重创了同姓诸侯王势力,汉武帝时的推恩令彻底削弱了同姓诸侯王。

秦始皇建立的郡县制至此才彻底建立起来。

思想上,汉武帝又大力推崇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给皇权加上神权的色彩。

魏晋时期,尚书省外移,三公逐渐成为没有实权的摆设,尚书省逐渐开始控制朝政。

为了分尚书省的实权,魏明帝时设中书省,南朝时设门下省。

到了隋唐,彻底废弃了三公九卿制,而建立了三省六部制。

三省即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工、兵、刑、吏、户、礼六部。

彼此分工合作,又互相牵连监督,削弱了相权,把原本的丞相的权力分给了三省正副长官,也是就相当于把政务大权一分为六。

削弱了相权,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

所以,三省六部制也为各朝所沿袭,直到明清。

元朝是异族入土中原,所以废除了尚书、门下两省,而以中书省为行政核心,在各地设置“行中书省”,也就是所谓是“行省”,今天的“省”。但元朝很快就被朱元璋的农民军所推翻。

明清时期是古代中央集权的巅峰,朱元璋废除了中书省的相权,再不设丞相,皇权绝对加强,六部的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同时,皇帝直接领导建立了秘密特务机构东厂、西厂、锦衣卫,加强对百官的监控,为了禁锢思想,在科举上采取八股取士,虽然成功控制了思想,但却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皇权具有绝对的权威了。

清朝更是在明朝内阁的基础上,增设军机处,总揽军国大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最高体现。同时,清末的科举制度,也是为了选举官吏服务中央政府,加强皇权。还大兴文字狱,极大地摧残了知识分子,让他们不敢出声。至此,中央集权达到巅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c202211060940060fb8.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