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传华
湖北当阳市。周新仕摄
“民间故事七字诀:神奇古怪趣巧绝。”这是笔者在采访三国故事传说中,听麦城78岁的老人陈志梅讲的。当时,梅老正重病卧床,气吁喘喘,声语微弱,但这七字却像重石击水,在我的心海泛起不息的涟漪,民众不仅承传着绚丽多彩的民间故事,而且提练了一些精辟的文学理论。此七字就是对民间故事特色的极好概括。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国故事”传承人鲍传华整理自己的“作品库”。
【神】——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对自然与社会的认识,往往通过幻想编织成一些神奇的故事,这便是神话。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产生于远古时代的神话,虽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亡了,但民间故事的神话色彩却永远渗透在民间故事中。
如关公的传说《关公李》,就具有浓郁的神话色彩。
这个故事的大意是:
很早以前,麦城有一种苦李子树,其果青糊糊的,又苦又酸又涩,谁也不敢吃,只得任其自生自落。
三国时,关公失了荆州,被困麦城,人缺粮,马缺草,饿得无法。
一天,关公得知麦城有口红水井,听说喝了红水井的水,通身上下连汗毛都要变红。
关公想,既然红水井能使人的汗毛都变红,能不能用它改变苦李子的颜色和味道呢!他试着用红水井的水浸泡麦李子,果然青糊糊的麦李子一下变成紫红色,酸涩的味道一下变得甜香可口了。
这下可解决大问题了,关公立即令将士们摘下苦李子用红水井的水浸泡之后带在身上,准备从北门突围。
关公率残部二百余人,沿山间小路正行间,忽闻黄林岗金鼓齐鸣,喊声大作,吴将朱然率伏兵骤马挺枪来战关公。
慌乱之中,关公及其将士们将红色李子撒了一地。
说来也巧,这些李子落在敌阵,乱蹦乱跳,象一颗颗弹丸专打吴兵及其战马的眼睛,一个个吴兵、一匹匹战马的眼睛肿得象桃子,盲人骑瞎马,自个儿乱碰乱撞。
关公和他的部下,乘势冲破敌阵,突围而去。
关公仰天叹曰:“此乃神助我也!”
究其这个故事的产生具有一定的虚假性,因为据史料记载,关公败走麦城为建安二十四年冬,而李子成熟时令在麦黄季节。人们幻想关羽具有神的力量,应该而且能够突破朱然所设的防线。民间爱讲、爱听、爱传这个故事,正是因为它富有浓郁的神话色彩。“神”居七字之首,可见它在民间故事中的地位。
【奇 】——人们常说出奇制胜,这固然是军事上的战术,也是文学上的决窍。无奇则不能制胜。拿张飞的传说为例,人皆知晓,张飞是杀猪佬出身,脾气暴躁,常常是圆睁环眼,手绰蛇矛。如果讲&34;张飞杀猪&34;则不足为奇,奇怪的是“张飞绣花”。
有一次,诸葛亮(镇守荆州的时候)把张飞叫到帐前,将预先准备好的针线递给张飞说:“我特意请将军来穿针。
”“穿针!”张飞一听哈哈大笑起来:“杀猪佬也能穿针?”诸葛亮说:“杀猪佬也要学会穿针,能粗能细嘛!”张飞穿了三番五次,总是穿不进,诸葛亮看着他那“大眼对小眼”的神态,不禁大笑起来,说:“张将军啊张将军,有大眼,也有小眼,就是没有心眼。
”你未听说会用兵的人常常是避实就虚,以水攻敌吗?张飞一听,心里亮了,赶忙用口水打湿线端,手指捻细线头,在诸葛亮的启发和引导下,张飞终于学会了穿针,也学会了绣花。
张飞绣花,有其双关的含义,这是军师诸葛亮训导良将的上方。因为张飞在绣花过程中悟出了一个道理:用兵必须讲究策略。所以在进川的巴郡一战中,打了胜仗,义收严颜,立了大功。这个故事把“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形象化、具体化了。“张飞绣花”与“张飞杀猪”相比,当然前者奇、后者平。
宜昌三游洞擂鼓台张飞塑像
搜集民间故事,须注意奇闻,当然我们不提倡猎奇。往往一个故事有几种讲法,比如“周仓给关公扛刀”,这是民间中广为传讲的,但也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讲法:“关公给周仓扛刀”。这个故事的题目就出奇得很,非同一般,引人入胜。与前者比较,当然应取后者。这个故事的大意是:
一次,关公要从荆州回老家解州省亲,周仓说:“关将军,你这次回家省亲,能不能打我的老家关西弯一趟?”并提出:“我给你扛了一辈子大刀,这次路过我的家乡,能不能给我点面子,跟我扛一回大刀?”关公想了想说:“可以,不过我俩得讲个条件,比个输赢,谁输了谁就扛刀。
”就这样引出下面比赛的四个小故事,前三个回合(甩稻草,看谁甩得远;捻蚂蚁,看谁一次捻死得多;打漂漂,看谁打的个数多)周仓都输了,但周仓不服输,说:“比赛嘛要三盘为定,四盘为赢。
”并打赌说:“第四盘比不赢,我不仅给你扛一辈子大刀,还给你倒一辈子尿罐。
”果然,故事出现了奇峰,在“拚大刀”的回合中,周仓使计用绊马索把关公赤兔马缠倒,飞身把关公手里的大刀夺了过来。
就这样,路过周仓的家乡时,周仓威风凛凛地骑在马上,关公扛着大刀紧随马后。
周仓家乡的人见了都奇惊地夸奖说:“嗨!大老粗黑脸周仓当官了!看,五虎上将红脸关公都为他扛大刀啰!”周仓听了,乐滋滋的,心想:“当他妈屁的官,马倌!”
试想,如果按常规写“周仓给关公扛刀”,那就不足为奇了。“奇”是民间故事的吸铁石,具有吸引力。
湖北当阳周仓庙周仓塑像。王奥摄
【古】——这里所说的“古”不是指它的时间概念,而是指故事情节。
“讲古”就是“讲故事”,故事要有情节,情节要曲折动人。
山势有起伏,壮观些;河川有弯曲,委婉些。
自然的美是这样,艺术的美何不如此?艺术作品也应该象自然界的美山佳水一样有起伏,有跌宕。
拿歌曲来说,好多名曲采用了三段式,即ABA的结构,富有变化,悦耳动听。
艺术的规律常常是相通的,民间故事也和三段体的歌曲一样,往往也有三个回合,而且千百年来形成了三段体的模式。
以《关公降凡》为例:
关公原是天上的火龙星,玉帝下旨要他到人间烧毁万户村,他三次化作老翁来到凡间,受到凡间善人善事的感化,促使他烧毁了恶贯满盈的万一户,保护了万户村善良的老百姓,就这样犯下了“欺君”之罪,被玉帝推上了断头台,从天上掉下一滴血来,变成了红脸关公。
传讲者以火龙星和玉皇大帝为矛盾主线,结构了“挂筛子”、烧毁万一户保护一万户和“腾云降雨”三个情节,还穿插描述了太白金星、冥王星、村妇、长工、老僧、小僧、关老汉、观音娘娘等仙间人间的各种形象,使之故事起伏迭宕、有血有肉、引人入胜。
像这类三段式的结构还有复合式、连环式等。
“古”是民间故事的“连环套”,一环一环,套住人心。
湖北当阳财神街关公塑像。王奥摄
【怪】——“怪”和“奇”是一对孪生兄弟,称为“稀奇古怪”。“怪”和“奇”比较,有过之而无不及。“奇”给人惊奇之感,“怪”除了惊奇之外,还令人摆头置疑不解。四川云阳张飞庙有一块“威佑江程”的榜额挂在助风阁上,传说张飞的头埋在这里,往来的官舫商舶,只要你去登谒朝拜,张飞则助你顺风三十里。
清朝有个大学士叫张鹏翮的当了宰相之后,乘官船路过云阳,回到老家遂宁去省亲祭祖,船上的桡夫子对他说:“这里有张王庙,往来的人都要朝拜,方可助风三十里。
”可张鹏翮说:“文臣不拜武将。
”纤夫们只得继续行上水,走了三十里,在山坝溪过夜。
可是第二天起来开船,发现官船又回到了云阳铜罗渡来了。
原来张鹏翮狂言藐视张飞,张飞显灵,夜吹逆风三十里,把船拉到了原处。
张鹏翮这才信以为真,不得不去朝拜张桓侯。结果呢,灵验得很,张飞果然赐他顺风三十里。因此,张鹏翮在返程中题了一首诗:“铜罗古渡蜀江东,多谢先生赐顺风,愧我轻舟无一物,扬帆载石镇空 。”
听了这个故事,都觉得怪哉!其实呢,云阳这地方,因为山势地理的原因,一般每天夜晚打下风,每天早晨打上风三十里,只是封建统治阶级将这一自然规律涂上了一层迷信色彩。
这说明:感觉到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正确的理解和感觉之后,就可以见怪不怪了。
“怪”,是民间故事的独特个性。
云阳张飞庙
【趣】——好的故事富有健康的情趣,一听哈哈大笑,笑中得益。
恩格斯说:“民间故事书的使命是:在一个农人晚间从辛苦的劳动疲乏地回来时,使他得到安慰,感到快乐,使他恢复精神,忘悼繁重的劳动,使他的石砾的田地变成香馥的花园。
”这就阐明了故事的娱乐性。
“趣”,除了“乐趣”之外,更主要的是“意趣”。
关于这一点,恩格斯也做过阐明:“民间故事书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已的权力、自已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
”这段论述更强调了民间故事的思想性。
而这种思想性或教育性,不是通过教条式的说教,而是通过有趣的情节、有趣的人物、有趣的语言形象地表现出来的。
所以,思想性要寓于趣味性之中。
“趣”,是民间故事的味精,使读(听)者感觉有意思,而不乏味。
桓侯祠
【巧】 ——“无巧不成书”,民间故事尤其不能例外。《巧媳妇》、《巧对联》、《巧相逢》……“巧”字在故事中屡见不鲜,说书人常常在讲古中言及“说来也巧……”。“巧”字生文、生意、生趣、生辉。比如《张飞之死》:
关羽败走麦城,为吕蒙所害,张飞急于为二哥报仇,令部将在三天之内备齐白旗白甲,挂孝伐吴,否则斩首示众。部将张达、范疆是裁缝出身,心想反正是死,不如先下手为强,杀了张飞,再寻生路。
一天晚上用白布裹着大裁剪刀密入内室,见张飞酒后仰卧,圆睁环眼,直喘粗气,不敢近前。
他们用蒲扇在张飞面前晃了两晃,确信张飞是睁着眼睛睡觉的,于是将剪刀刀尖对着张飞的喉头剌去。
但张达胆怯,又将剪刀收了回来,停放在离张飞喉头不远的地方。
说来也巧,张飞因为酒醉,喉头有些发痒,朦胧之中,以为是蚊虫在叮,便用手拍地一下打了下去,谁料这一打不打紧,正好助了张达一臂之力,张飞的手正好打在张达握刀的拳上,刀尖正好对准张飞的喉头猛地剌去。
顿时,张飞的喉管发出怪鸣,血柱冲天而起。
张、范二人慌忙将白布包头,连夜向东吴投奔而去……
这段故事实际上是演义的演义。张飞本来是打蚊虫的,结果击中剪刀致死。这是细节描写的巧,还有人物关系设计的巧,篇章结构安排的巧,前因后果照应的巧……“巧”,是一种偶然的现象,但它蕴藏着必然的因素。“巧”,是故事的***,能叫读(听)者提神。
张飞庙
【绝】——如果说“怪”和“奇”是一对兄弟。那么,“妙”和“巧”则是一对姊妹,称谓“巧妙”。绝比巧、妙更高一筹,好到极点,叫做“绝妙”。绝,似乎是生活中绝不可能发生的事,竟成为可能,出乎常理,但又合乎情理,妙到绝处。以《油缸的秘密》为例:
传说云阳张飞庙里的和尚在大殿张飞像下设了一口大油缸,油缸里泡有张飞的头,只要用油把油缸灌满,张飞的头就可以浮出油面,给朝拜者显灵赐福。
人们争相注油,但始终注不满。
一天,一个从四川讨乞下来的叫花子,路过云阳,夜宿张飞庙,半夜里到供台上偷贡品充饥,从门缝里发现两个和尚在缸里舀油,这才发现油缸装不满的原因。
这个秘密被一个县官知道了,他也想趁机捞油水,以莫须有的罪名把两个住庙的和尚赶走了。
县官声称要为全县民众求福,把农家所有的麻油、菜油、棉油、漆油、甚至连妇女们用的梳头油都收起来灌,果然张飞从油缸里冒出来了,而且大声喝道:“搜刮民膏,罪该万死!”当即吓死了县官。
其实,张飞头是那个乞丐做的,他本来是吓和尚的,哪知吓死了县官。
这个故事有三绝:一是和尚安油缸,想得绝;二是县官把妇女用的梳头油也搜刮来了,搞得绝;三是乞丐做张飞头,弄假成真,绝到好处。“绝”,在民间故事七字诀中居舵位,管总,是民间故事的最高标准。要读(听)者叫绝是不容易的。
云阳张飞庙清风广场
“神奇古怪趣巧绝”,从各自不同的侧面体现民间故事的特点。
神,是指整个故事的色彩而言的,如神话色彩、浪漫色彩、迷信色彩(此糟粕应剔去),它是故事的灵魂,体现民间故事的基本格调。
奇,是指题材而言的,新奇、新颖而不俗见。
古,是指情节而言的,曲折动人而不平庸。
怪,是指个性而言的,即典型性,只有通过个性,才能表现其共性,这一点是和其它文学作品相通的。
趣,包括乐趣、意趣和情趣,是指故事的社会意义而言的。
巧,是指故事结构而言的,巧安巧排巧合,巧人巧事巧做。
绝,是指整个故事中最突出、最闪光的地方而言的,一个成功的故事,必然有它的绝妙之处。
“神奇古怪趣巧绝”互为一体,共同体现民间故事的思想和艺术性以及它存在、流传的价值。
鲍传华作品
当然,一篇故事传说不一定同时具备“神奇古怪趣巧绝”的特色。
比如《张飞打岳飞》说的是从前有一个人,自以为懂历史,又喜欢吹牛。
他说:“古时候有很多英雄好汉,特别是张飞打岳飞。
”旁边一人说:“张飞和岳飞隔几个朝,怎么能够打仗?”那人却说:“别人隔几个岗都能打仗,隔几个槽(朝)就不能打仗?”这个故事第一不神,第二不古(即故事情节单一,不曲折复杂),但它却具备趣、巧的特点。
“神奇古怪趣巧绝,民间故事七字诀”。
农民称这个理论为1079理论。
“1”代表扁担,“O”代表箩筐,“7”代表挖锄,“9”代表粪瓢。
“1079”的总概念是农民。
“神奇古怪趣巧绝”这个朴实的充满泥土气息的民间文学理论是劳动群众用扁担挑来的,用箩筐装来的,用锄头挖来的,用粪瓢浇来的,因此这七字诀被称为“1079”理论。
“1079”理论是从民间中来的,但愿它回到民间中去;因为民间是土壤,有土壤才能永生。
作者:鲍传华
作者简介:鲍传华,生于1940年,中共党员,副研究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会员,湖北省儿童音乐委员会副会长,湖北《三国演义》研究会理事,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国故事”传承人。
与人合作编剧28集电视连续剧《关公》,各类作品获国家、省、市奖励100多篇(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