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30年代画报,怀念30年前的老画报:再也没有人倾其笔墨,耐心诠释文学著作了

30年了,我再也没有看到过那样的画报:倾其笔墨去展现一篇小说或诠释一个哲理。

说它是一代人的精神食粮也不为过。

绘画要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

“毒教材”事件最近沸沸扬扬,那些辣眼睛的插画,让我又怀念起过去的老画报。

尤记得其中一篇:农村姑娘爱上民办教师,却最终分离。上大学读过原著才知道,那就是路遥的名作《人生》啊!图画配上简要文字,竟如此打动人心,让人经久难忘。

小时候,家里收藏了很多画报,是大开本的杂志,画的都是文学著作之类的,属于大型“小人书”。

当时我上小学,大字不认识一筐。但是孩子天性就喜欢看图画。抱着那沉甸甸的大厚合订本,循着那些画,似懂非懂地看故事,甚至可以看图说话学汉字。

记得里面的配画,各种风格穿插,有简单的线条白描,有水墨,也有苍劲的油画。我最喜欢白描,因为看得清晰,觉得油画太浓重,山雨欲来的压抑。小孩子嘛,不懂什么叫艺术,就是喜欢好看好玩,所以才有“寓教于乐”的说法。

其中一篇油画,画了一个叫巧珍的姑娘,爱上村里有文化的年轻人。学着每天刷牙,刷得嘴角白沫翻飞,从不避讳别人对她指指点点。

我到现在还记得高加林走时,巧珍的背影,凝重苍凉。感受到一个质朴的农村姑娘,热烈纯真的情感。之后读到原著,才知道看的就是路遥的小说《人生》。

因为当时太小了,印象已经模糊。好像是叫《连环画报》?只记得那些画真是好,有的精细婉约,有的笔力苍劲,就像看电影一样生动。

记得还有一个叫《卫生画报》,教读者卫生知识,配有很多漫画。

小小的我就专挑漫画看。

有个漫画只有一幅图,画的是吃饭时不宜看书,会头晕;还有一个医院故事,名为《一根糖葫芦毁掉楠楠的手》,画的是粗心父母在冬天给孩子楠楠吃完糖葫芦,忘记戴上手套,孩子的手被冻伤,影响了骨骼。

还有《孙悟空漫游人体》,用孙悟空的游历讲解了人体基本构造。

这些卫生内容如果是无良商人画,恐怕会变成黄色小报。

后来动迁搬家,那些厚重的合订本,各种杂志画报都被家里称斤卖了。多么可惜!

30年了,我再也没有看过那样的画报:耐心倾其笔墨去展现一篇小说或诠释一个道理。

我一直以为那些画报消亡了(不知道是否还健在)。

个人觉得是因为社会越来越商业化,已经没有耐心和财力,遍请名家为一本杂志作画了。一幅好画所付出的心血与时间,不比写一篇好小说少。真正的绘画与写作,都是极耗费心力的,一笔一划都是作者在传达思想、情感、美学,要深刻融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更要对观众读者负责。

如今粗糙的电脑动画四处泛滥,成本比绘画低得多。真难看。深以为憾。

我们童年能看厚重的大合订本画报,现在的孩子则拥有专门的儿童绘本。但是,有的绘本里面的内容,真不如不看。

人生最早的文学、美术启蒙

原来很多人接触中外名著、美术启蒙都是从看连环画开始的,《茶花女》《复活》《羊脂球》《贵妇还乡》《人到中年》《人生》《黑骏马》《绿化树》《牧马人》,还有王叔晖的《西厢记》、白先勇笔下的旧上海……

上网查了一下。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连环画报》,不少内容改编于当时《小说月报》《收获》《十月》等大型文学期刊的作品。很多人接触文学名著,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有网友讲述,《连环画报》创刊于1951年。因为姥爷是教美术的,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不断购买《连环画报》,然后把每一年的合订成一大厚本。“我小时候很多时间就是在这些连环画演绎的虚幻世界里度过的。”

有网友说,这杂志里夹杂了太多的童年回忆。当时的精神食粮就是《连环画报》《富春江画报》,虽然导致自己严重偏科语文,但是受益终身,每每回家,总要找出几本翻看下。

还有网友说:“看小人书、电影画报、连环画报是我童年最快乐的事。每月一期新刊的到来,过节似的,崭新的散发着油墨味的《连环画报》舍不得立即打开,总是先拿到鼻下闻,轻轻抚摸封面封底再徐徐翻启……”

可能爱书爱画的人,都是同样的心情吧!期待,享受,留恋,舍不得一下看完……

1958年12月刊

连环画可以育人

上高中时,我觉得历史书里配的插画太简约粗糙。着实影响学习情绪。历史是文科高考的重点,每学年教材却只有薄薄的一本,流水账配上漫不经心的图画,跟沉重漫长、纷繁复杂的历史太不搭调。

对幼年的我影响至深的连环画,还有一本小人书叫《我要读书》。

画的是高玉宝自传的部分情节,描述东北农村穷孩子高玉宝,一个月短暂而又艰难的读书生活,画风简单纯朴。去学堂前一天,高玉宝兴奋得不能入眠,期待天亮,姐姐帮他缝了一个书包;后来被保长报复,逼他退学去放猪,悲伤恐惧天亮;告别学堂时,善良的周先生还站在那里,风掀起他的衣襟……

那些画,把读者带入高玉宝这个苦孩子的命运中,通过不同的场景、构图,烘托出主人公当时的心情。

小小的一个册子,让我深深感受到:应该好好读书!过去的孩子想读书是多么困难啊!自己要珍惜读书的机会。

有人把经典的英雄故事、鲁迅先生的文章,陆陆续续从课本里删除了,说时代改变,“不合时宜”。其实那些内容,并不是为了让孩子活得苦大仇深,而是了解历史,撑起民族的骨气,知晓先辈的付出,珍惜现在的幸福。

是的,如果选一个词,就是珍惜!

有民族特色的绘画,多好看!

最好的东西要给童年

上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画家们潜心创作出许多连环画精品,令孩子们乃至大人们受益良多。这些作品,已成为两三代人的记忆,且永远葆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我在想,什么是一位艺术家的价值追求?如今是不是大家都利欲熏心,很难找到德才兼备的人,肯潜下心来,用笔,用心,画出一幅幅好图,传递好的思想?

再看看那些“毒教材”,是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拿起笔,胡乱的画,将个人低级审美与兴趣,甚至有资本支持的恶劣思维,渗透给孩子们?又是什么人有权利增删经典课文,以个人好恶影响整个民族发展?又是什么人胆敢在义务教育的课本里夹带私货?要说无心,你信吗?用心何其毒也!

迄今为止蔡皋出版了20多套绘本。图片来自《一条》,侵删。

为“毒教材”“毒绘本”洗白的人,请看看这个:

今年已经76岁的蔡皋,是中国原创绘本界的拓荒者和大师级人物,是中国获得国际插画界奥斯卡“BIB金苹果奖”的第一人。

老先生说,最好的东西要给童年,你不给童年,会耽误多少人的一辈子呢?

孩子的感受是打开的,所以儿童读物,0.01%的差错不能有。美是一种阔达的东西,人在这当中思索他自己,成为他自己。

《桃花源的故事》

深深感慨于这份情怀与格局。网上有些人为“毒教材”“毒绘本”洗白,但是各种理由都抵不过这一句——儿童读物,不能有0.01%的差错!

还有人说只是审美不同,指责那些插画丑的,是网络草根审美。难道病态审美就高级吗?这是教科书!是年幼的孩子们每天必须翻看学习吸收的,展现正面的、健康的、阳光积极的审美,难道不是教科书的义务?不是教育者的责任?

更关键的是,绘画者可以水平不够,但是谁允许通过验收的?那些课本与绘本,里面充斥着各种性暗示、猥琐动作、抹黑中国人形象,甚至种族主义,日军战机……有绘本里讲“雷锋做好事”,居然配图是日本鬼子?!

难道这是审美不同吗?

老宣传画,人物形象健康快乐。

“救救孩子!”

早在1918年,鲁迅先生就在《狂人日记》中发出灵魂的呐喊:“救救孩子!”

过去要把孩子救出来的泥潭,是吃人的礼教。如今,恐怕是无良的资本,很可能还有资本背后的阴影。

鲁迅先生一生抱有“救救孩子”的观点。在《新秋杂识》里,他希望批评家重视儿童文学,担起“打掉毒害小儿的药饵,打掉陷没将来的阴谋”的责任。

他非常重视儿童文学中插画的作用,认为好的插图应该力求真实,而非“捡了个任务就把自己关在阁楼里向壁虚造”。他认为当时的画本让人失望:人物不是流氓相的顽童,就是呆板的“好孩子”。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鲁迅先生写的不光是封建礼教,更是人性,所以鲁迅精神永远都不过时。

救救孩子,现在就是消灭那些“毒教材”“毒绘本”的最好契机。

您觉得呢?说说您印象中的老画报,还有对现在儿童读物插画的看法吧?

毒教材必须引发全社会反思教育教育大家谈绘画儿童


史册号网友观点:最好的东西要给童年,你不给童年,会耽误多少人的一辈子呢?,说得好,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content:说得好,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最好的东西要给童年,你不给童年,会耽误多少人的一辈子呢?,儿时的回忆,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

同款那时感觉打开眼界,content:同款那时感觉打开眼界,小时候看的是儿童画报 小朋友 少年科学画报 大了看连环画报 世界之窗 奥秘 读者文摘 读者, 成长在书香中,有爱阅读的亲人们,是有福之人,小时候都是父母给买的 长大后看的都是表哥表姐订阅的 感觉那时候看书就是一种享受,好丰富啊,我记得小时读物就好孩子画报,新少年,小时候都是父母给买的 长大后看的都是表哥表姐订阅的 感觉那时候看书就是一种享受,好丰富啊,我记得小时读物就好孩子画报,新少年, 成长在书香中,有爱阅读的亲人们,是有福之人,content: 成长在书香中,有爱阅读的亲人们,是有福之人,小时候都是父母给买的 长大后看的都是表哥表姐订阅的 感觉那时候看书就是一种享受,好丰富啊,我记得小时读物就好孩子画报,新少年,content:好丰富啊,我记得小时读物就好孩子画报,新少年,小时候都是父母给买的 长大后看的都是表哥表姐订阅的 感觉那时候看书就是一种享受,content:小时候都是父母给买的 长大后看的都是表哥表姐订阅的 感觉那时候看书就是一种享受,好丰富啊,我记得小时读物就好孩子画报,新少年,还有人记得过去的老画报吗?如果教材里的配图是那样的多好,还有人记得过去的老画报吗?如果教材里的配图是那样的多好,content:还有人记得过去的老画报吗?如果教材里的配图是那样的多好,真正的绘画与写作,都是极耗费心力的,一笔一划都是作者在传达思想、情感、美学,要深刻融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更要对观众读者负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b20230831183007c327.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