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安视膳
“问安视膳”指古代诸侯、王室子弟侍奉父母的孝礼,后指儿子侍奉父母的礼法,即每日必问安,每食必在侧。
典故出自西汉礼学家、继经学家商丘人戴圣编著的《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
鸡初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之御者曰:‘今日安否何如?’内竖曰:‘安。
’文王乃喜。
乃日中又至,亦如之;及莫又至,亦如之。
其有不安节,则内竖以告文王。
文王色忧,行不能正履,王季复膳,然后亦复初。
食上,必在视寒暖之节;食下,问所膳。
”
这段话讲的是周文王的孝道故事。
故事说,商朝末年,周国是商朝的一个诸侯国。
周文王姬昌为太子的时候,每天三次到他父亲王季那里去请安。
第一次是鸡叫头遍就穿好衣服,来到父王的寝室门外,问值班的内竖:“今天我父王的一切都平安吧?”内竖回答:“一切平安。
”听到这样的回答,文王就满脸喜色。
第二次是中午,第三次是傍晚,请安的仪节都和第一次一样。
如果王季身体欠安,内竖就会向文王禀告。
文王听说之后,就满脸忧色,连走路都不能正常迈步。
王季的饮食恢复如初后,文王的神态才能恢复正常。
每顿饭端上来的时候,文王一定要亲自察看饭菜的冷热;每顿饭撤下去的时候,文王一定要问吃了多少。
同时交代掌厨的官员:“吃剩下的饭菜不要再端上去。
”听到对方回答“是”,文王才放心地离开。
这一记载说明,周文王为世子时特别孝顺父母,堪称孝子楷模,对后代产生了极大的美好影响。
《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到他的儿子武王姬发做太子的时候,就以文王做太子时的行为为榜样,不敢有一点走样。
文王如果有病,武王就头不脱冠、衣不解带地昼夜侍养。
文王吃饭少,武王担心父亲的病,心里不是滋味,也吃不下饭;文王吃饭增多,武王心里就高兴,自己的食量也随着增多。
如此这般的十二天以后,文王的病也就好了。
文王问武王:“你做过什么梦吗?”武王答道:“我梦见天帝给我九龄。
”文王说:“你认为这个梦是暗示什么呢?”武王说:“西方还有九国尚未归顺,您大概最终要将他们占有吧。
”文王说:“你理解得不对。
古代把年也叫作龄,齿也是龄。
我的寿限是一百,你的寿限是九十,我把我的寿限给你三年。
”于是,文王活到九十七岁就去世了,而武王活到九十三岁去世。
孝道是中国十分重要的传统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
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礼记》记载在周朝没建立时,周文王和周武王就是孝子的典范。
为了形成孝道传统,周朝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乡饮酒礼”活动,旨在敬老尊贤。
周朝礼法规定,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有食肉的资格,享受敬神一样的礼遇。
到春秋战国时期,七十以上的老人免一子赋役,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免两子赋役,九十岁以上老人全家免赋役。
在中国民俗中,还有隆重的老年仪式礼,如在老年人整岁时子女要为老人举行庆寿活动,六十岁的老人可以接受儿孙的祝寿。
在宫廷中,则有皇帝亲自主持尊老的礼仪。
东汉时期,皇帝带头倡导养老敬老之礼。
清朝皇帝还举行过“千秋宴”那样的大型的尊老敬老活动。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正月初二,在乾清宫宴请六十五岁以上的老人,共有一千零二十人。
筵席上,康熙皇帝让老人与他平起平坐,皇子皇孙侍立一旁,给老人倒酒。
为保障崇孝风尚的固化,历代皇帝采取了褒奖孝行、劝民孝行的多种举措。
汉文帝时,诏令天下郡守,推举孝廉之士,授以官爵;在隋唐开始实行的科举制度中,均专门设立孝廉科名。
在整个封建时代,《孝经》是国家规定的教材,也是开科取士的考评依据。
小孩子从入学起便从童蒙教材《三字经》《弟子规》中诵读“首孝悌,次见闻”。
同时,历代圣明的皇帝都严惩不孝。
隋唐后的刑律皆将不孝列入等同谋反不予宽赦的“十大恶”之中。
明律中,凡不顺从父母致使父母生气的事皆视为忤逆,可告于官,要打板子直至判刑。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中国特色文化的和谐文化。作为炎黄子孙,发扬孝文化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由于《礼记·文王世子》记载:“文王之为世子”问安事膳的故事,“问安事膳”就成了成语。
例句:“太子当鸡鸣而起,问安视膳。” (《资治通鉴·唐纪文宗开成二年》)
ID:jrtt
史册号网友观点:商丘的成语多了去,拨苗助长,守株待兔。
不愿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