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野十纵的历史故事?
①
10纵当年默默无闻,今天却非常出名。58军172师后来改编为湖北军区独立4师,再后来以这个师为班底之一,组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七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部队创作了一部小说《桐柏英雄》(前涉执笔),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进行了小说连播,人民出版社于1975年出版了《桐柏英雄》连环画。
②
1947年7月2日,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和军区决定以太岳、太行、冀南、冀鲁豫军区主力与原中原军区部队一部组成5个纵队,其中第10纵队(辖第28.第29.第30旅),由王宏坤兼司令员、刘志坚任政治委员;
二、历史的天空原著讲的什么?
历史的天空原著讲的内容暂无官方数据,剧情简介中没有介绍。《历史的天空》是根据同名长篇小说《历史的天空》改编,高希希执导,张丰毅、李雪健、林永健、殷桃等主演的军事历史题材电视剧。
讲述了一个起伏跌宕,错综复杂的漫长故事,贯穿了从抗日战争到拨乱反正时期长达四十年的历史。
三、1942灾荒真实历史?
早在抗战爆发之初,中原便是中日对决的战场之一。兰封会战后河南战区进入相持阶段,各地战争难民开始涌入河南,加重了河南的粮食负担。同时参战双方也消耗了大批粮食,国军、八路军、日军有数十万军队在河南驻防,均采用就地取材节约运输损耗的方式。
不幸的是1942年,河南又遇上了大旱,种种积压便导致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这场饥荒受灾人数多达一千两百万人,数百万人逃离河南,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饥荒和饥荒引发的疾病。草根几乎被挖完,树根几乎被剥光,人民还是不能止饿。
加上逃荒者,河南很多村子都成了无人村,灾情相当惨烈。1942河南大饥荒爆发的原因很多样,粮食减产、通货膨胀、征集军粮,但最严重的还是因着救灾不力。事实上这场饥荒早在1941年年底便已出现,军方的蒋鼎文、汤恩伯等人倒是上报过,无奈地方担任河南省主席的李培基并未如实上报。
1942年入冬后,河南灾民开始大量死亡,面对这人间地狱般的惨景,令人不禁想问,既然河南饥荒在1942年7月就已呈现,为何直到冬天都没能遏制反而愈演愈烈?
1940年国民党迁都重庆,为保证战争时军粮供给跟上,各省实行“征实”制度,并且规定虚报灾况者给予重惩,对征粮有功者给予嘉勉,正是因为这一制度,让国民党地方官员对上报灾情这一事顾虑重重。
1942年春夏之际,眼看夏收无望,河南多县上报灾情求助,然而当时的省主席李培基,却不敢如实将灾情上报给蒋介石,眼看河南灾情日趋严重,150万人因此被活活饿死。
1942年侵华日军频繁轰炸河南豫中、豫西地区,当时驻河南的国民党百万军团,所需的军粮、马草甚至兵源补给,全部采用了“就地取材”的原则,其目的是为了减少运输消耗,这无疑让饱受天灾的河南人民雪上加霜。
据史料记载,1942年大饥荒爆发之前,河南已经连续被压榨了五年,期间征兵、征粮都是全国之首,哪怕在风调雨顺的年代,经过大量地、不断地交粮纳税后,农民们几乎不剩任何粮食储备,到了1942年河南麦收仅一两成,秋粮又绝收,面对如此困境,当时河南征收征购的粮食仍居各省第一!
1942年在抗战抗灾的紧急情况下,汤恩伯乘机大发国难财,面对大量灾民,他没有开仓救助,反而“封仓贮粮”造成粮价飞涨,还在重灾区抓壮丁,大建官署,甚至驱使大批灾民修筑黄河新堤,造成累死、饿死的人不计其数。“水旱蝗汤,河南四害”这句河南当时广为流传民谣中,“汤”指的就是汤恩伯。在这些压榨、迫害下,一步步造成了河南特级饥荒悲惨的局面。
③
1942年7月到1943年春,河南的一场饥荒导致了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饿死的大灾难,饿殍遍地,不堪回首。
当时的河南,山河破碎,三面环敌,全省半数之地被日军侵占。多灾多难的中原大地,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苦难的岁月。
华北沦陷后,河南成为主战场,一直是全国出兵出粮最多的省份之一,早已千疮百孔,多年的征粮征兵,青壮年都离开了土地,农民家里早已没有存粮。
1942年八九月间,蒋得知了河南的灾情,粮草征缴困难。他赶到西安主持召开了紧急会议,征用所有的运输工具,打开粮仓,把存粮东运河南,以解决驻军的粮食问题。
同时把河南农民征粮由500万石减为250万石。但是到了粮食部长那里,250万石变成了250万包。一石140至150市斤,一包是200市斤,一字之差,让河南农民的配额增加了三分之一。
直到1942年10月30日重庆召开的参政会上,参政员将河南灾民所吃的榆树皮、观音土、雁粪等带到大会上当众展示,涕泣陈情,河南的灾荒才得到确认,派员前往勘察赈济灾民。
划拨5亿元法币赈灾。其中2亿元用于在灾区开设粥场,然而粥场远远不能供应数量庞大的难民,很快就因无粮为继而断了顿。
3亿元用于购买赈济粮,按照当时的物价,3亿元法币大概能购买3000万斤小麦,平均到河南的受灾人口头上,每个人仅有1斤。而这救命的3亿元法币,却被挪作他用,直到1943年新麦快要成熟时,第一批赈灾粮才发到了部分难民手中。
饥荒发生后,引起了各方面媒体的关注。早在美国记者白修德报道此事之前的1942年底,国内报刊就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为我们留下了一张张真实的影像资料,让今天的我们能真实的了解当时的这段历史。
1942年春天开始,河南全省滴雨未下,成片谷物在大旱中枯萎,之后,遮天蔽日的蝗虫席卷全省,所过之处,田间秧苗被一扫而光。
一春无雨,田里收成不足常年的两成。之前河南就有十年九荒之说,人们很清楚这又是一个荒年。
④
1942年,距离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第11年,距离七七事变爆发的第5年。国际局势无比的紧张,苏德战场进入冬季攻势,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情况很不妙。华夏大地上依然遍布战火,日军为了牵制第九战区南下援助香港,纠结七万人进犯湘北。第三次长沙会战激烈的爆发,同时西南方向,鬼子正在入侵缅甸。
守不住西南,便直接威胁到重庆,远征军出战也成了迫在眉睫的事。但河南人民身上的担子更不轻,早在抗战爆发之初,中原便是中日对决的战场之一。兰封会战后河南战区进入相持阶段,各地战争难民开始涌入河南,加重了河南的粮食负担。同时参战双方也消耗了大批粮食,国军、八路军、日军有数十万军队在河南驻防,均采用就地取材节约运输损耗的方式。
不幸的是1942年,河南又遇上了大旱,种种积压便导致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这场饥荒受灾人数多达一千两百万人,数百万人逃离河南,约有一百五十万人死于饥荒和饥荒引发的疾病。草根几乎被挖完,树根几乎被剥光,人民还是不能止饿。家家添新坟,村村有哭声,人吃人的现象屡有发生。
⑤
1942灾荒真实历史是:大饥荒从1942年7月开始,持续到1943年上半年。河南发生严重旱灾,又遭遇蝗灾,多地夏秋两季绝收。河南全省111个县几乎全被波及。河南省1200多万人口中约150万人饿死,另有300万人逃离河南,去往陕西、甘肃和西部地区。
⑥
《一九四二》是根据刘震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影片的大背景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
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
至于在大背景下发生的细节情节等有可能真实发生过,有可能作者调查这件事时,根据被采访人口述改编过,也有可能完全虚构,这也是小说创作常会发生的事情。
⑦
河南大饥荒是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时期发生在中国的饥荒之一。这场大饥荒的河南大旱之后,又遇蝗灾,由于国民党政府救灾不力、通货膨胀、粮食减产、强征军粮等原因,在1942年到1943年之间,中国河南爆发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饥荒,3000万人受灾,300万人死于饥饿。
⑧
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
《一九四二》是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外出逃荒的历史事件为背景。
分两条线索展开叙述:一条是逃荒路上的民众,主要以老东家范殿元和佃户瞎鹿两个家庭为核心;另一条是国民党政府,他们的冷漠和腐败、他们对人民的蔑视推动和加深了这场灾难。
⑨
1942年灾荒真实历史是河南大饥荒,河南大饥荒发生的原因,要追溯到1938年6月9日,黄河花园口大堤溃决,黄河水南下,逐渐形成黄泛区。黄河水在河南漫延,导致河南水域面积大增,进而导致河南夏季气压较高,形成高压区,进入形成大旱天气。
从1941年开始,河南便进入了连续性的干旱天气,一般来说旱灾紧接着的又是蝗灾,蝗虫所过之处,往往连一片完整叶子都不会留下,更别提人辛辛苦苦种下的粮食了。1942年,全省几乎颗粒无收,因此产生了大面积的饥荒。
没有粮食吃的村民,饿的抵不住就上山当土匪抢地主家的粮食吃,地主家的粮食吃光了,就不得不流浪逃荒了。
根据数据统计,在1942年的河南地区,有96个县受灾,其中灾情严重的县便有39个,受灾人数达到了1200万,饿死的灾民人数多达300万人。
⑩
从1942年春天开始,河南全省便滴雨未下。成片谷物在禾秆上渐渐枯萎,一场巨大的灾难,在这片土地上默默地酝酿着,只是这一切的征兆,都被战争的硝烟暂时掩盖了。1942年的河南,山河破碎,三面环敌,全省半数之地被日军侵占。多灾多难的中原大地,正在经历着历史上最苦难的岁月。一春无雨,田里的小麦收成不足常年的两成。新中国成立前的河南有“十年九荒”之说,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清楚这意味着又一个荒年的到来。麦收之后,河南已经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秋收成了人们的指望。孰料,那个夏天又是滴雨未下,夏播作物在持续的大旱中枯萎。大旱之后,往往紧跟着蝗灾。这一年的夏秋之交,遮天蔽日的蝗虫席卷河南全省。所过之处,田间秧苗皆被一扫而光。一些临河、依井的良田,原本还能略有收获,这一下却全部葬送蝗虫之口。
四、上海王是真实历史改编的吗?
《上海王》本身是女作家虹影创作的一部女性传奇小说,她并没有确切的原型和真实历史事件,故事也都是作家杜撰,而主角筱月桂,不过是对那个时代重男轻女的一直浓浓的讽刺,因为这部小说,虹影也一度被贴上女权作家的标签,表褒不一,不过《上海王》这个故事系列还是深深的打动了很多的人,也成就了今天的电影《上海王2》。
《上海王》是由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胡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文化集团出品,由胡雪桦执导,胡军、余男、凤小岳、秦昊联合主演的动作片。该片于2017年2月17日在中国上映 [1] 。
该片根据作家虹影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20世纪初上海滩十里洋场黑帮势力的角逐纷争,纷杂乱世中奇女子筱月桂与三代上海王之间充满传奇色彩的爱恨情仇的故事。
五、地火是根据哪一真实历史事件改编?
该剧讲述了这是一个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改编而成的故事——我党情报人员,代号“老康”的马增君将从苏联经东北回到延安,因为身负重要使命,这个消息引起中日各方势力的关注。
由于叛徒出卖,“老康”被日军捕获入狱,共产党人黎仲明(朱亚文 饰)为救出“老康”,与国民党精英尚青城(杜志国 饰)结成统一战线入狱营救。
六、以真实历史人物为原型的言情小说?
以真实历史人物为原型的言情小说是《孝武皇后陈阿娇》
小说以陈阿娇的口吻描述了陈阿娇得一生。刘彻和陈阿娇青梅竹马,曾经许诺的金屋藏娇,后来的嫌弃。那个满眼都是阿娇的少年变成了心狠手辣的汉武帝。陈阿娇被囚禁在长门宫,到死也没有出来一步。
七、四史故事简短50个字左右?
苏秦刺骨
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努力读书。
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在晋察冀边区,有一个村庄叫芦花村,村里有一个小孩名叫雨来。他水性好,尤其擅长凫水,像个小鸭子一样灵活。一天,鬼子又来“扫荡”了,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李大叔被敌人抓住了,鬼子让他交出李大叔,可雨来宁死不屈。这下激怒了日军,敌人毒打威逼他,他没有屈服,更没有动摇,机智勇敢地同敌人作斗争。
纸上谈兵
相传赵国有一位差不多与廉颇齐名的上将军赵奢,多次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赵奢有一个儿子赵括,也读了许多兵书。他除了读书,还喜欢在家里向客人演讲兵法。赵括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所以宾客们都赞扬赵括精通兵法,称赞他真是一个将门虎子。不知天高地厚小家伙,真的以为自己非常了不起,自认为天下第一。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当时不少人都夸奖他,可是赵奢却不以为然。他告诫儿子要多务实际,赵括的母亲问赵奢为什么,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必须以极其严肃诓谨慎的态度去对待,而赵括却把它看得很轻率,这就一定要坏事。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派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于是赵孝成王派军队接收了上党。两年后,秦国派王龁把上党团团包围。
赵孝成王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于是,廉颇带大军驻守长平,秦国也派大军向长平进攻。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将军廉颇,根据敌我形势,在长平调兵布阵,准备与秦军打一场持久战。任凭秦兵挑衅,廉颇只是坚守阵地。这一下使秦军犯了难,因为秦军后方的补给线长,运输困难,难以持久。两军对峙,时间长达三年之久,秦军已经慢慢地显出了疲态,前线的指挥官眼见即将不支,只好如实向秦王汇报。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于是,秦昭襄王派间谍携带千金贿赂赵国的权臣,并散布谎言说:“赵将唯马服君最良,其子赵括勇过其父,若使为将,诚不可挡。廉颇老而怯,屡战俱败,为秦兵所逼,不日将降秦矣!”意识是说:廉颇已经老了,根本不中用了,他哪里还敢与秦兵打仗?因此只会死守,不会进攻!所以打了三年,还没有打退秦兵。赵国如果要打败秦兵,除非是启用后起之秀赵括。这时赵惠文王已死,赵孝成王即位,赵孝成王对廉颇的坚守政策早已不满,又听信了谎言,于是撤换廉颇,让赵括接替了廉颇职位。
这时赵奢已死,其夫人请求赵王不要派她的儿子去长平。理由是其丈夫生前嘱咐,说儿子只会吹牛,没有实际经验,把用兵打仗看得像小孩子玩耍一样。而且当他一谈起兵法,就马上目空一切,好像四海之内,只有他一个人会打仗。这种人不带兵倒也罢了,一旦带兵,一定要打败仗。赵王不信,赵母只好请求赵王,如果将来儿子打了败仗,请不要罪及家族。
公元前260年,赵括统率20万大军,来到长平,廉颇只好交出兵符,自个儿回家。赵括总共率领四十万大军,他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针。他下达命令:如果秦兵再来进犯,一定要迎头痛击。如果敌人被打败,一定要马上乘胜追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可。
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后,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于是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
然而,赵括只知纸上谈兵,不会临阵应变,那边白起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谈何容易。最后,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全部覆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也称“纸上谈兵”。
学四史故事一:红军长征的故事
1934年9月,红六军团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先遣探路,来到了贵州黎平的山寨中。农民杨昌华以为红军是土匪,听说红军进寨,他刚煮好一锅稀饭还没来得及吃就跑了,直到天黑才赶回家,打开锅盖发现稀饭没了。他举起火把察看损失,却发现锅里面有20 没铜板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你们不在家,稀饭我们吃了。留下200文铜板,请你查收。不乱拿百姓东西,从此成为盘店村寨对红军的印象。我们穷人胆子大,不惜谣言吓唬人,一齐来到大门外,香花蜡烛迎红军。这一年12月,当红军队伍正式来到贵州。黎平城的老百姓捧着鲜花,蜡烛来到城东门,迎接红军队伍的到来。
四史故事二:长兴的发展史1921年7月23日,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等地的代表全部抵达上海,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2年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
四史故事如下:
三迁之教
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非常聪明,经常模仿送葬人吹喇叭,孟母担心他荒废学业就把家搬到城里,刚好旁边是一个屠宰场,孟子很快就学会了杀猪宰羊,孟母只好搬家到一个学校附近,从此孟子就开始学习孔子的思想而成为一代思想家。
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 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1.姜太公钓鱼
太公姓姜,名尚,西周时人,曾辅佐周武王灭了商朝。据民间传说,太公在出仕之前,隐居於渭水(在今陕西省境内)之滨。
他常拿一根不带鱼饵的直钩钓竿,在水面上凭空钓鱼。一些樵夫看到他这样钓鱼都发笑。太公说:”我不是想钓真的鱼,而是想钓一位贤明的君主。”
太公就这样期待了几十年,到他快八十岁的时候,周武王的父亲周文王得知太公有治国才能,亲自请他出来做了丞相。
2.味如鸡肋
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军队攻打一个城市,很长时间没有攻打下来。这时候,他感到进推两难:撤退吧,就前功尽弃,实在可惜;继续攻打下去吧,又实在没有取胜的把握。一天他在吃鸡的时候,感到这情形就像是吃鸡肋:实在没有多少肉可以吃,可是丢掉又舍不得。这时候有人来问他”今天晚上的口令是什麼?”他就随口回答”鸡肋。”
3.胸有成竹
宋朝有个画家叫文兴可,善於画竹子。他在自己的住房周围,栽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常去观察竹子的不同姿态与变化。因而对竹子的形象非常熟悉,所以他画出的竹子生动逼真。《宋史·文同传》里说:”当时人们纷纷请他画竹子,送去的绢,堆了一大堆,他有时厌烦地把它们扔在地上。”
当时,文兴可的一位很要好的朋友兆补之写了一首诗赞扬他的绘竹艺术,其中有两句:”兴可画竹时,胸有成竹。”
中国经典的历史故事有纸上谈兵、荆轲刺秦王、四面楚歌、卧薪尝胆、完璧归赵、窃符救赵、望梅止渴、远交近攻、高山流水、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梅妻鹤子、背水一战、程门立雪等。
秋收暴动开辟井冈
秋收起义是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虽然秋收起义最初的目标是攻占湖南长沙,但随着起义的过程中,敌强我弱的态势愈发显著,起义领导人毛泽东决定,带领部队的井冈山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保存有生力量逐渐壮大队伍,这一措施也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围魏救赵】公元前353年,魏国围攻赵国,齐国派田忌率军救赵。田忌乘魏国空虚而引兵攻魏,魏军回救本国,齐军乘其疲惫,大败魏军,赵国因而解围。
【出奇制胜】战国时期,齐国将领田单用火牛阵出击燕军,使燕军大败。这就是孙子兵法势篇中“凡战者,以奇胜。”
学术争鸣
稷下学派兴起:稷下,是指齐国首都稷门外所设的学宫,许多不同观点的学者,来自不同的国家,千里迢迢,聚集于此,着书立说,自由辩论,这些人就叫稷下先生,他们各自所聚集的门徒叫做稷下学士。稷下学派的历史较长,前后大约100多年。在这当中,参加的人进进出出,并不固定。主要是在齐宣王时,规模比较大,人数多达“千有余人”。在那里尽可以聚徒讲学,着书立说,谈治乱之事,但他们并不当政只是议政。稷下学派为战国时代的一个学术中心,影响是很大的,在学术思想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