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夏朝历史解读,有什么关于夏朝历史的简介?

一、有什么关于夏朝历史的简介?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是多个部落联盟或复杂酋邦形式的国家。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 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 ,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 (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 ,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 在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发现的二里头文化具备了属于夏文化的年代和地理位置的基本条件,但由于一直未能出土类似殷墟甲骨卜辞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夏朝的存在性始终无法被证实。许多中外历史学家认为,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的全期或第1.二期是夏朝都城的遗迹,不过仍在寻找确凿的依据来釐清。

夏朝的历史有些朦胧,都只是一些个片段而已,出土文物相对也较少,所以世界上的考古专家目前并不认可中国的夏朝,那么,夏朝到底是怎样一个朝代呢?

其实夏朝是确实存在的,夏朝存在的方式与人们的想像不同,夏朝的疆域范围很小,为啥夏朝有传说于世呢?只是因为夏朝在当时的众多国家里面比较强大的缘故。

夏朝就是一个大的部落,其存在就是现在的运城地区,主要都邑在现在的夏县和运城城区一带。在夏朝以前就是尧舜禹时代,这个时代称为华时代,也称华朝,和后面的夏朝合起来统称华夏。

夏朝是一个伟大的过渡王朝,是原始部落过渡到具有国家雏形的一个朝代,所以这个朝代比较混乱,统治中心流动性比较大,保留下来的东西微乎其微。因为各个地方的部落都在转型成为国家,几百年来终于发展到了商朝的国家模式:联邦制国家模式。

夏朝的核心区域就是运城,直到成汤在夏县胜利后,终于结束了夏朝的统治,政治中心也就离开了运城。中条山的铜矿开发也相应转移到了其他地方的。

此时的夏朝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确立了华夏民族的雏形,而夏朝的统治者却来自于甘肃宁夏一带的小数民族,他们将启的后代代替了,直到夏朝后期,他们才将华文化全部吸收,所以下文化的缺失其实是一种民族融合的过程。

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年)既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可信的朝代,夏朝国号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夏国号的意思,从古到今出现过十几种说法,其中最为传统的、最为普遍的说法,见于《说文解字》,它是中国的第一部字典,作者是东汉的许慎,夏字的解释是这样的:“夏,中国之人也,。从交、从页、从臼。臼,两手.交,两足也。”甲骨文“夏”有三个部分组成,上部是“页”(读xie),它指的是人头。两边象手一样(读ju),下面是(sui)是脚的意思。在《说文解字》里的“夏”,是居住在中国的人,称夏人,夏人有头、有手、有脚。这不是中国之人独有的特征,而且许慎说,夏为中国之人,其实夏朝还没有出现中国这个名号,中国名号确见于西周武王时期,也可能出现于商朝,既然如此夏国号到底什么意思呢?

要想明了这一点,最好能找到“夏”字最初的写法,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没有看到公认的夏朝的字,但是晚一些的字是有的,这就是商朝的甲骨文,非常幸运的是在商朝的甲骨文中,找到了一连串这样的字,其实他一个字的不同写法,文字发展的早期,一个字有不同写法是正常的,象形稍微有一点差距也是正常的。这个字象什么,学者解释很多,有人说是蟋蟀,有人说是天牛,有人说是蝗虫,还有其他说法。

其中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些字都是画的蝉的象形,也就是知了的样子,它就是春夏秋冬的“夏”,主要有两点理由:1.形似。2.义合。

形似:商代的甲骨文有很多象形字,不是图画,象形就是把字,要指代的事物的特征把它表现出来,比方说要表现牛,就画一个牛头,要表现羊,就画羊角,按照这个原则,去认甲骨文上很多字,就能判断出来。具体到蝉,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它有触须,宽宽的额头,另一个特征是网络状得、纱一样的薄翼,这一批字已经具备了这两个特征。

义合:蝉在夏天是常见其形,唱闻其声一种昆虫,作为夏天的特征之一,确实可以用蝉来表示夏天,甲骨文的“春”字,表示的草出生的样子,“秋”是庄家成熟的样子,“冬”是枝果折落的样子,“夏”是蝉的意思。表示四季的,都是用一种实实在在的东西来表达的,具体到夏,就是在夏天里叫着得知了,这也符合我们所说的蝉鸣夏的意思。

时代早于夏朝的辽西红山文化中,江南良渚文化中,已经有了玉蝉,可能当时人们意识到了,蝉——蛹,这种周而复始的,不断循环的神秘现象有关系,这种神秘现象,无疑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不断。在商周时代,在青铜礼器上,大量地雕缕蝉纹图像,按照清朝冯云鹏兄弟所写的《金石索》的解释蝉纹的意思是取居高饮清之义。两汉时期,在丧葬的仪式中往死者嘴里放玉蝉,以寄托生命如蝉,获得再生的希望。

从很久远的时代,蝉能够蜕变、转生,蝉处于污秽而化成高洁,蝉居高而鸣远,蝉饮露而清高等等,已经逐渐的丰富和明显了起来,如此我们可以推断,启以蝉形的夏字作为国号,大概正是看中蝉代表这些神秘而美好的意义,反映了启仿佛秦始皇帝嬴政那样,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愿望。也可以反映全新意义上的,确立了世袭制的夏朝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崇高地位。那个君王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延绵不绝、世代永存、居高鸣远呢?

展开全部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早在大禹治水之后,由于大禹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他在位时,曾经将当时的中国划为9个州,这大概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也就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依据史书记载,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美国历史学会最新出版的高校教科书《新世界史》(杰里.本特利编著)已经对夏朝经济生活和社会形态做了全面详细的论述和承认。由于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遗址的出现,历史学家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便是夏朝遗存。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初到公元前16世纪初,前后大约有500余年,经历了5个世纪,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一般认为夏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将夏朝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朝的建立开始的。夏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王朝,依据史书记载,自唐、虞至夏、商、周三代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此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所以其文化及文明程度高于新石器晚期文化。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据(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商朝),因此其真实存在性没有得到正式确认。但许多中国历史学家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便是夏朝遗存。对夏王朝记载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记载,夏王朝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初到公元前16世纪初,前后大约有500余年,经历了5个世纪,有17个帝王先后作为统治者。

早在大禹治水之后,由于大禹深受拥护,根据“禅让”制而做了舜的继承人。他在位时,曾经将当时的中国划为9个州,这大概就是“九州大地”的来历。大禹还制定了各种制度,为夏朝的建立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权位。启在与伯益争夺权位的斗争中获胜,而且杀死了伯益。而伯益本来是大禹按照禅让制选定的传位的对象,启的即位,打破了禅让制,成了历史上王位世袭继承制的开端。也就是“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启在位期间,完成了夏朝的建立,而且使夏朝走上了鼎盛时期。夏朝统治的范围大约以今天河南省的西部为中心,北到河北,南到湖北;东到今天的河南、河北、山东的三省交界处,西到山西南部。

可是,启死后,继承王位的太康在东夷族的进攻下丧失了权力,经过3代的争斗,直到少康继位以后夏朝才得以巩固稳定。这就是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的过程。以后的统治者都善于控制东夷,或是同东夷搞好关系。可是到了桀统治的时候,却一味地讨伐边国,耗费了大量财力。而且,桀是一个昏庸无能、贪图享受的暴君,残害百姓,重用奸佞。在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时,商汤对它进行了讨伐。桀被商汤战败,被放逐以后就死了,夏王朝被商朝所取代。夏王朝的各种制度和经济文化上的发展,尤其是在农业生产、铸铜技术、天文历法等方面的进步都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由于夏朝没有文字直接流传下来,所以,长期以来对其了解还主要依赖古代文献的记载,包括夏朝的国王、官吏、军队以及刑狱情况。现代以来,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村遗址中大型宫殿、墓葬以及许多青铜器的出土,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作为奴隶制的晚期部落联盟夏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情况。

夏朝都城位于安邑,即现在的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直至夏的最后一个国王桀,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桀虽然有智有勇,但很残暴凶残,杀人成性,加上酗酒好色,劳民伤财,残害百姓。东边的商部落便趁机骑兵伐桀,灭掉了夏朝。

夏自禹至桀,历十四世十七王,存在了将五百多年时间。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最后一位夏朝统治者桀只顾自己享乐,不顾民众疾苦,大约在前1600年,商部族首领汤率领着方国部落讨伐桀。灭了亲夏部族韦、顾、昆、吾后,在仓皇与桀开战。汤的势力大,桀抵挡不过,边逃边战,最终败于有娀氏旧址。桀逃至鸣条(今山西安邑),汤追之,又在鸣条展开了大战。桀再次被击败,被汤放逐于历山(一作鬲山),与末喜氏同居,最后又跑到了南巢之山(今安徽省巢湖市 )并死于此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政权夏朝 ,共传13世 、17王, 历时472年, 公元前1600年灭亡。

二、中国古代如何看待夏朝?

夏朝,是中国结束了长达五十万年之久的“三皇五帝”原始科技文明君子民举社会后的第一个统治者阶级朝代。

这个朝代的起始转折点,应该是与“尧舜事件”贪墨民意有关,导致了社会形态上的根本性转换。

由于现代政治体制的关系,商务印书馆二零一零年第十版《新华字典》中,《我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由过去的万年以前缩减为现代的“前2070年”,这段以来的历史被压缩量超过了六成。

因此,夏朝的意义仅是一个初始阶级社会形态的象征,史学家们早已“失去”了评价的兴趣。

三、夏王朝真实的历史?

夏朝(约前2070~前1600)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

根据史书记载,禹本来传位于益,但益却让位给禹的儿子启,这段历史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家天下”的开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夏史的确证有一个点往往被忽视了,就是周代的杞国。我们认为,这个承了夏祀的古国就是夏王朝真实存在的一个铁证。

我们有句常说的话,就是“祖宗保佑”,祖先崇拜的历史伴随着我国文字历史的始终,其上源恐怕更加古老。具体源于何时无法确知,但从种种迹象来看,六七千年的历史总是有了。而祖先这个中国人铭刻于心的词汇毫无疑问也是中华文明不绝的重要原因。

我们上文有说,武王伐纣胜利以后做了第一次分封,共分了十五个诸侯国,其中夏人后裔分在了杞国,商人后裔分在宋国。李零先生将西周统治天下的法宝分成三个,分别为存灭继绝、封建亲戚、柔远能迩。这个认识非常有见地。而杞宋两国的分封就体现了周人存灭继绝这个法宝的应用。

古国后裔分封

所谓存灭继绝李零先生引用孔子的话是这样说的“存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具体解释如下:

“第一条是保存被灭亡的国家。第二条是不绝其后,务必把亡国之君的后代请出来,嗣续香火,维持原来的祀统,以安抚其族众。第三条是举用前朝的贤臣名士,请他们出来做官,维持行政管理的连续性。政权更迭,这三条最重要。”

这个杞国的开国之君叫东楼公,武王怎么找到的不清楚,不过《国语》上是这样描述的,“有夏虽衰,杞、鄫尤在”。意思是说,夏虽然衰亡了,其后裔杞和缯仍然在。这个“在”自然不是简单存在就可以了,应该是有一定实力的存在。杞鄫两国都是少康一支的直系后裔,分布地望多有歧义,鄫初始之地在南阳地区,杞在今天河南杞县左近也应该无大误。

我们讲述夏桀逃跑路线的时候曾有过分析,夏桀走的是方城夏道进南阳盆地,后被商汤追上放逐至南巢。如果我们换个思路,从郑洛地区沿着颍河南下去南巢应该更加方便些,夏桀选择去南阳的鄫国,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鄫国的实力,或许是夏桀最后的希望吧。鄫在周代似乎依然存在,考古所见的曾候也被有些学者认为是古鄫国的延续。那么为何杞国承了夏祀,而不是鄫国呢?

我们不妨从几个视角进行下分析。从文献上来看,夏后氏在商人的打击之下基本上四散了,而文献上也很明确,商汤“散亡夏之佐”,但留下了杞承夏的祭祀。以杞所在地望来看,虽为夏的亲族(少康直系),但由于其长期处于夏商夷的交界地带,与商的关系应该很紧密。南阳的古鄫国助桀逃亡的行为其后果是应该被商汤灭国了。至于后来随一代考古所见的曾国,实为周人姬姓封国,用来控制随枣走廊这条交通要道。

不仅文献上杞在商代就存在的记载很多,甲骨文上也多次出现了杞这个国家,武丁、祖庚、祖甲、帝乙、帝辛各个时期均有,说明杞并非寂寂无名,据学者对甲骨文分析所得地望与周始封杞国地望也相合。

我们再看下考古,杞县附近有著名的牛角岗遗址,属二里头文化的东缘,这个遗址很特殊,学界多认为其为先商的下七垣文化和东夷的岳石文化与夏的二里头文化交界之地。我们无法证实这就是古杞国的所在,但夏商与杞的关系来看,古杞国位于这个区域应该不是空穴来风。时间与空间的吻合,加上文献与甲骨文的辅助,杞国的真实存在应该没什么疑问了。

既然如此,承夏祀的杞国属于夏后氏的姒姓方国当无疑问。武王的分封说明在武王的时代,夏朝的很多记忆仍然很清晰。所以武王求有夏之居的愿望也毫无疑问是真实历史的反映。

为何周人孜孜不忘要求有夏之居呢,我们上文有过部分分析,源于周人要树立自己世界观的需要,让周代商更加合法化,更符合天命所归。但仅仅这个原因吗,显然不是。

那么是什么让雄才大略的周武王夜不能寐的呢?“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此为其因当无疑问吧。

天下这个概念的形成学者多认为是西周时期,其依据主要源于甲骨文中天的概念与周人天的概念略有不同。不过有个问题是,天下概念晚出不代表求中的观念也晚出,事实上周人常有“土中”这样的称谓,“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

而这个土中其实就是来自商人对天下的概念,卜辞中分别有东南西北四“土”以及中土商这样的表述。是商人对其疆域的阐释。周人也照搬了过来,并根据其对“天”这个词的重新阐释,在四土之外有了天下的概念,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由此而来。

四土这个概念是不是商人首创,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文献来看,四方构成的这个国家的概念在尧舜之时已经存在了。且不谈尧的十二州和禹的九州,看下《尧典》所述舜巡视区域也可窥得一斑,“东至泰山,南至霍山,西至太华,北至恒山,以为四岳,四方之中,诸侯之来,并会岳下”,如下图所示,毫无疑问,河洛这个区域在周人眼中正是四土之中,也是周武王心中的有夏之居以及“天室”所在。当然,后来周人口中的四土比这个要大,尤其北方区域

类似有关描述文献上多处存在,古代文献相关引用互证之处也随处可见,学者据此研究颇丰,我们这里不做过多罗列了,如果强行将夏剥离,认为其为造假,不仅有关禹的记载也需要剥离,尧舜等上古圣王的有关记载也自然难逃厄运。先秦文献恐怕彻底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综上所述,甲骨文、文献、考古三重证据证明了杞这个古国的存在,杞为夏裔也不存在什么问题。进而夏这个商之前存在的王朝应该是完全可以确认的了。而从武王求有夏之居的迫切需要来看,有夏之居位于天下之中的河洛地区当无疑问。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举动更是为民众所津津乐道。在史书记载中,治水有功、德高望重的大禹成为部落领袖,并成立了夏朝。夏朝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最早的王朝,但这一久远的民族记忆,因时光的流逝而变得略显模糊。

夏朝是否是古人臆测出来的朝代?“大禹治水”是美好传说还是确有其事,相关争议一直存在。但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揭开了古老“夏都”的神秘面纱,如今二里头遗址为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已逐渐成为学界共识。这个遗址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它对佐证夏朝存在有何帮助,又是为何被认定为夏朝都城的?中新网记者采访考古领队,带您走进二里头遗址考古“第一现场”。

二里头遗址宫城西墙和8号基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夏朝是否真实存在?

夏朝是中国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诗经》《左传》《尚书》等众多先秦典籍均提及夏朝。西汉司马迁在中国最早的通史巨著《史记》中也清晰记载了夏商周三朝更替的历史。

但20世纪初,一批受西方现代治学方法影响的知识分子,搅动了以“信古”为主流的中国学界的一潭死水。“大禹治水”等故事在这股“疑古思潮”中被古史辨学派归为传说。

为了证实夏朝的存在,不让中华数千年历史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1959年4月,71岁高龄的史学家徐旭生从北京出发,前往河南、山西一带寻找“夏墟”。那时条件异常艰苦,徐旭生团队下了火车换马车,有时还得骑上小毛驴赶路,吃的是红薯面黑窝窝头。在豫西密集考察一个月后,徐旭生团队发现20余处遗址,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发现是位于偃师二里头村的遗址。

随着考古发掘的推进,这个沉睡3000多年的都城遗址带给外界无尽的惊喜,并成为揭开古老文明的“无字天书”。时至今日,二里头遗址实证为中国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已成为学界的普遍共识。

二里头遗址平面示意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但关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的争议至今没有停止,而能够直接证明古代文明存在的证据正是文字记载。20世纪初,民国大师王国维成功释读了甲骨文,证明《史记·殷本纪》记载的商朝事迹为信史;1928年开始的对安阳殷墟的发掘,确认该地为商朝晚期都城,从而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外界认为,夏朝如要“自证”存在,恐怕也得依靠甲骨文等直接文字材料作为佐证。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也曾撰文称,中国上古时期考古学的发现虽层出不穷,研究不断深入,但却未能“更新”或深化当年的认识,关键即在于直接文字材料的缺失。

二里头为何姓“夏”?

尽管夏朝是否存在仍有争议,但这并不影响二里头遗址在中国考古界声名显赫。“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从地理上看,处于伊、洛河之间高地之上的二里头村,几乎是中原地区最普通的村庄。

这座村庄有何特别之处?二里头究竟姓“夏”还是姓“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领队赵海涛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表示:“二里头遗址被发现的头20多年里,学界普遍将其认定为商都。直到197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邹衡教授提出‘二里头遗址为夏都’说后,近三四十年才逐渐达成共识。”

二里头遗址5号基址发掘现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赵海涛介绍道,之所以判定二里头遗址为夏都,主要出于三方面的科学考量。首先是通过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来判定二里头所处的相对年代,它处在龙山文化和商朝文化之间。其次是通过碳14年代测定法,测定二里头遗址至今3800到3500多年之间,年代跟史书记载的夏朝中晚期比较吻合。此外,二里头遗址所处位置是河南省西部,这也符合史书记载的夏朝主要活动区域。

“更为重要的是二里头遗址出现了一系列王朝气象的内涵。”赵海涛说,二里头文化以其高度辉煌的王朝气象、高度发达的控制网络和统治文明,成为距今3800-3500年前后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广域王权国家,并率先进入王朝文明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原腹地形成了以二里头都城为中心的金字塔式聚落整体结构和众星捧月式的聚落空间分布格局。

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开展,通过碳14测年、文献记载、考古地层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二里头文化主体部分为夏文化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历经62年的考古挖掘,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个看起来并无二致的小村落,却是打开夏王朝历史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里头遗址出土青铜礼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中国龙”惊艳出土

在二里头遗址众多文物中,近年来最令人兴奋的无疑是2002年出土、被誉为“中国龙”的绿松石龙形器。

二里头遗址绿松石龙形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那年初春,二里头工作队正按部就班进行作业,突然,一个绿色青铜铃露出土层。沿着青铜铃的线索,考古队发现周边有许多散落的绿松石碎片,越往下清理,绿松石片越多,且呈现出一定规律性。为保存原貌,考古队决定将有绿松石器的范围整体套箱起取,运回北京的考古实验室。

历经数月精细的清理提取,一条栩栩如生的“蛟龙”映入眼帘。这是一条长近70厘米、由2000余片绿松石组成的龙形器。龙身曲伏有致,鼻眼生动传神,历经千年的岁月,依旧碧绿如洗。其制作之精、体量之大,在早期龙形象文物中十分罕见,堪称中华民族龙图腾最直接、最正统的根源。这一“超级国宝”的发现,让专家学者们惊喜万分,众人合议将其命名为“中国龙”。

“2002年绿松石龙形器运回北京、2004年清理时,我就经常去实验室现场查看。当时公开报告最早对外发表的那几张绿松石龙形器的完整照片,正是我拍的。”回忆起当年的考古过程,赵海涛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告诉记者,绿松石片原应粘在某种有机物上,但其所依托的有机物已腐朽。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目前绿松石龙形器还保存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有待一日将与公众见面。

“中国龙”的出土只是二里头遗址的冰山一角。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井”字形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车辙、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在62年的考古挖掘中,二里头遗址不断刷新着“中国之最”。

二里头遗址玉礼器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对二里头考古所取得的成就,赵海涛不吝夸赞。他指出,二里头遗址开创了历史新纪元,中国历史从二里头文化之前万邦林立、多元竞争的邦国时代,进入到众星捧月、一枝独秀的王国时代。二里头遗址为商周王朝开启序幕、奠定基础。它和之后的商周文明一同构成了早期华夏文明主流,确立了华夏文明的基本特征。

“无字天书”仍待挖掘

从“中国龙”到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二里头遗址的考古成就惊艳世人。62年间,以首任队长赵芝荃、第二任队长郑光、现任队长许宏为代表的三代考古人在二里头坚守和发掘,让沉睡了3000多年的夏都城遗址得以重见天日。

62年来,直接参与发掘和研究工作的有上百人,赵海涛便是其中一员。从2002年到二里头遗址工作以来,赵海涛已在这里深耕近19年。三代考古人如候鸟般往返于北京和洛阳,把美好韶华奉献给了这片土地。

二里头遗址宫城东墙、东2城门与4号基址(北-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供图

事实上,田野考古条件艰苦,周期长、任务重,要潜心扎根下来并不容易。赵海涛坦言:“考古在外界看来比较有意思,但这项工作需要沉下来心来。”正是一代代考古队员的坚守,让世界得以见证“中国最早王朝”的神秘面貌。

目前二里头遗址的勘测面积约有300万平方米,三代考古人用62年仅发掘了1.6%。谈及未来中长期的挖掘计划,赵海涛称,二里头文化奠定了古代“中国”的基础,成为中华文明总进程的核心与引领者。60多年的考古发掘虽然取得了重大收获,但遗址钻探、发掘的空白点、需深入研究的课题还比较多。注重多学科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以社会考古学理念指导,科学、持续、按计划的考古工作依然是今后长期的重点,需要一代一代人接力奋斗。

对考古工作者而言,1.6%仅仅只是开始。二里头遗址这部“无字天书”才刚刚翻开,“中国最早王朝”的探寻之旅未完待续……

作者:郭超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a2203051600494cbc62zu.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