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清朝时期的豫北农业发展,清朝河南发展史?

清朝时期,河南行政区划沿用明制,除裁撒卫所,其余不变。许多政策与明朝相似,其发展状况如下:

清朝初年,面对大量土地荒芜,社会经济残破的严峻现实,清政府在河南大力推行鼓励垦荒的政策,成效显著。明代引入河南的新的农作物如番薯、玉米、棉花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河南成了全国著名的棉花产地。

工商业也日趋繁荣,与明代相比,很多行业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时期,河南工商业的繁荣尤其以朱仙镇,赊店镇和相国寺庙会为典型。朱仙镇由于其是贾鲁河上游重要的航运码头而获得发展机遇,在康熙年间发展到鼎盛,成为和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和广州佛山镇齐名的全国四大名镇之一。

赊店镇由于商业繁荣,赢得了“天下店,数赊店”的美誉、而开封相国寺在北宋已经成为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到了明清,更进一步形成庙会制度。

清代乾隆年间的学者钱泳在《履园从话》中说:相国寺百物充盈、游人毕集,为汴梁城胜地:由寺里出资,在东西走廊一带,建了一些商铺,租与商贩经营。

按日或按月收取租金:商铺出售的商品种类繁多。其中包括书籍、纸张、字画、古董等文化用品,布料、药品、玩具、首饰、针线、各类杂货等日用品,应有尽有;寺前夜市繁荣。

汇聚了各种风味小吃。同时,相国寺前也是重要的娱乐场所,说书相声、双簧、坠子、摔跤、武术、算卦、测字相面、杂耍等无所不有。繁荣的相国寺庙会构成开封经济繁荣的一个缩影。

清代还是我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尤其是康、雍、乾三朝。一再大兴文字狱,它在河南的表现就是“彭家屏文字狱”的出现。震动了河南全省,对思想、文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统治者为巩固统治还大力扶植宗教,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曾游览登封少林寺,“少林寺”匾额即为康熙帝手书,上面盖有“康熙御笔之宝”的方印。

从顺治到光绪年间,清政府又曾九次修建开封相国寺。清政府对道教也采取扶植政策,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为祭祀河神,封赏历代治河功臣。拨银280多万两,在焦作仿宫殿建筑建成嘉应观,全观占地140亩,合宫、庙、衙署为一体。

观内置一铁胎铜面御碑,碑高4.3米,宽0.95米,厚0.24米,有24条龙缠绕御碑,既象征一年的24个节气,又代表清朝版图的24个省,碑项则为三龙盘绕。碑后为严殿,两侧为龙王殿,供10位河神,实为历代功臣,如大禹、贾鲁。潘季驯等。

清朝也是黄河河患比较严重的一个时期,清朝历代帝王还都比较重视对黄河的治理,尤其康、雍、乾三朝都曾大力治理黄河河道,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豫东人民的水患之苦,促进了河南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清朝中后期,统治趋于腐败,终于在嘉庆帝时激起了波及川、楚、豫、陕、甘五省,历时九年的白莲教大起义,随后又爆发了李文成林青领导的天理教起义。起义军曾攻占河南滑县城,有力打击了清王朝在河南的统治。

需要指出元明清时期河南在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与北宋以前相比虽有所下降,但在科技文化方面仍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一时期河南涌现出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唐甄魏源等在全国深有影响的教育家、哲学家;洪升、孔尚任等杂剧家;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等杰出的小说家;袁枚、等散文家等。

其中洪升的《长生殿》曹雪芹的《红楼梦》全国闻名。科技方面,清代开封相国寺铸的大铜钟和河南潢川县铸的铁旗杆为代表,反映了这一时期高超的治铸水平。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技术也获得了很大发展,高产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另外,这一时期,也是少林武术繁荣发展和陈氏太极拳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对于传播中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河南在清朝时期的发展情况大致就是这样,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地位方面虽有所下降,但科技文化方面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也奠定了河南成为农业大省基础。

1、清朝前期统治者为了稳定政权,恢复农业经济发展也制订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从1712年开始康熙规定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这个政策从实际意义上来看,从根本上废除了存在了几千年的“人头税”。

2、清朝前期对农业生产采取了兴修水利,免科减赋、奖励开垦等政策,使原来经过长期战乱被破坏的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一度达到较高的水平。清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清朝前期康熙皇帝重视兴修水利,多次减免租税,鼓励人民发展生产,经济才得到恢复和发展

明清时期的人头税,变成了摊丁入亩,免去了人头税,促进了人口的发展,解放了劳动力,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

①清朝前期的100多年里,耕地面积增加了40%以上,人口迅速增加到3.6亿 ②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③高产作物甘薯的种植推广到了长江和黄河流域 ④经济作物桑、茶、烟草、棉花等,种植面积扩大了,当时已成为商品

原因:

1、明清时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农业生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2、统治者实行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

3、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4、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

5、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推广;

6、各民族密切交融、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密

有以下几点:

第一,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立国,到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农业耕耘技术,水利技术,良种培育技术都有所提高。

第二,劳动人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土地开垦面积增加,第三,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鼓励。

第四,政府的税收政策调整。如明末一条鞭法,清初摊丁入亩,地丁银政策,人头税被废除等,都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另外这一时期,政局相对平稳,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

再加上外来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的传入,如玉米,马铃薯等的传入,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总之,以上种种因素使得明清时期农业得到了较大发展。

明清时期,一方面人口增长快,加大了农业从事人员,另一方面引进了新的农作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1、农业中新因素的出现

明清时期。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政府推行了一系列重农政策、同时对与农业关系密切的赋税和徭役制度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如明朝的“一条鞭法”和清朝的“摊丁入亩”,对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这种区域性分工更进一步促进了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明清农业的另一重大成就是新作物的引进和推广、如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烟草和甜菜等。因这些作物大多具有高产、耐瘠、适应性强的特点。

2、传统农业的纵深发展

明清是我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国人口为5987万。

相当于西汉时的人口峰值。

到了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人口猛增至4.01亿, 400年中人口增长了近6倍。

人口过速的增长使原已紧张的人地矛盾加剧,因而明清时期的山区开发与边疆垦殖的力度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在广大平原地区。

因可供耕垦的荒地已经告罄。

而围湖造田又加剧水患之害人们不得不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如何充分利用土地和提高土地的生产率。

因而农业经营朝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

其主要措施之一是大力推行多熟种植,努力提高复种指数。

这一时期、北方黄河流域普遍形成了二年三熟或三年四熟制,多种形式的一年二熟在长江流域渐居主导地位,双季稻栽培由华南扩展至华中。

珠江和闽江流域部分地区发展了三季稻栽培。

耕作制度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促使田间作业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安排与配合更为紧密,也促进了栽培、灌溉、施肥和病虫防治等技术的发展。套犁深耕、浅耕灭茬、沙田栽培、亲田法、看苗施肥、小麦移栽等技术多形成或完善于这一时期。

土地大开发,人口大增加。

明清时期我国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农业的发展使手工业出现繁荣,私营手工业在明中后 期占主导地位,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手工业的繁荣再加上世界白银的流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商业资本活跃、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形成。

但统治阶级却采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从而使中国失去发展经济的大好机遇。

另外这一时期,虽然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但只出现在局部地区、个别行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全国仍居主导地位。

总之,在明中后期中国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时候,西方已经开辟了新航路,对外殖民扩张。

当清朝中国闭关锁国愈演愈烈的时候,西方已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并四处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中国才日益落后于西方。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a2023072518221062e7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