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夏朝的出现时间,夏朝时间段?

夏朝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一共是470年,是中国第一个奴隶社会的政权。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夺得王位,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王位之先河。

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延续约471年,为商朝所灭。

夏朝作为中国传统历史的第一个王朝,拥有较高的历史地位,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因为夏朝的存在没有十足的让人信服的证据,所以历史学上一般把夏朝之后的商朝作为信史的开端。

当然有夏朝

夏朝是中国第一个朝代,历经了四百多年的历史, 有17个国王。

但是是西方国家的历史学家普遍不认可有夏朝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没有发现夏朝的遗址。

我认为中国的夏朝是真实存在的,例如我们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很多系统的史书,如《尚书》,《国语》《春秋》等等。

在殷墟遗址的甲骨文中记载的商代诸王世系来看,夏朝是真实存在的。

对于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有!

至于西方责疑,不承认中国历史上有夏朝,唏!

要他承认干嘛,再说了,他有什么资格承不承认?他又能拿出没有夏朝的证椐?

国内有些崇洋的所谓专家,己经迷信到连自己的老祖宗都靠外国人承认了。

众所周知,外国的一些史学家之所以不承认中国有夏朝存在,唯一的理由就是没有发现有夏朝存在的证椐。

但是,在中国二千多年前的《左传》巜尚书》巜战国策》无不对夏朝有历史记载,这难道还不够吗,司马迁的《史记》也有详细记载,距今也有二千余年了吧,难道还不够吗?

虽说春秋战国的史书主要依靠的是口口相传,但绝不是空穴来风。

因为四十千前的历史记载主要靠甲骨文,象形文字,壁画符号形式记载下来,被后人发现,先前发现的东西,必竟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保存下来,但不代表没有。

而口口相传倒觉得可信,中华文化的传承,许多东西不正是靠口口相传吗?华夏两字不也是口口相传才有的吗?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祖先流下的文明不自信,而对外邦人的指手划脚却深信不疑,那才叫怪。

我们应对祖先流传的史料怀着崇拜的态度去研究他,解读他,而不能仅靠外来几句杂音去推翻他,这才是民族自信之根源!

公元前2146年,三皇五帝时代后期,我国建立第一代封建皇朝,家族传承式集权制国家。

建帝都于山西,安邑,夏县。

黄帝姬轩辕之子(相传黄帝与姒氏之子),姬禹任第一位开国皇帝,当时制度,在任时称夏后氏,谢世后方称帝。

姬大禹在任时频布,太阴年曆历,即农历。

农时廿十四节气。

年分十二个月,加有润月。

立寅月为年始月,立正月初一日为华旦日,也称元旦,后至民国孙中山时代,改为春节,並转换为阳历1月l号设为元旦。

传承至现代。

姬大禹后让位与姒启,传承于姒太康。姬大禹也是我国第一位,让位传承的开明皇帝。

夏朝(约为前207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如果存在的话)是一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大陆马克思主义史学则认为,夏朝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其文化/文明程度介乎新石器晚期文化和远古文明之间。

但是由于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夏朝存在的确凿依据,因此,从学术上说,夏朝只是一个传说中的朝代,其真实存在性没有得到确认。

中国传统文献中关于夏朝的记载较多,但由于都成书较晚,已知的又没有发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直接证据,如夏朝同时期的文字作为自证物,因此近现代史学界一直有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

夏朝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古代王朝,曾被定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夏朝从大禹开始,共传了14代,经历了17个王,总共存在471年(一说432年);1949年后,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即将夏的范围定为前21世纪—前16世纪。然而对于这几百年间发生的事,我们知之甚少。

现在有关夏朝的史料,主要见于《史记·夏世家》和《竹书纪年》,在《尚书》《孟子》《周礼》《左传》《国语》等典籍中,亦偶有提及。

由这些片段史料,人们只能知道夏朝历史上发生过大禹治水、禹受舜禅、夏启夺位、太康失国、少康中兴,以及夏桀暴政等不多的几件大事。

即使如此,古人对夏朝的存在依旧深信不疑。

直至民国时期,顾颉刚发起“古史辨”运动,中国学界开始重新检讨上古史事,其中即包括了对夏朝真实性的怀疑。

对于夏朝:第一,禹是神,不是人,“商族认禹是下凡的天神,周族认禹是最古的人王”,禹和夏没有关系。顾颉刚推测,“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而古人又视鼎为夏人所制,于是将两者联系在了一起。

第二,夏启、少康、太康等夏朝人事都是先秦和两汉的人们编造的,此即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第三,顾颉刚并不否认夏朝的存在,但主张依靠考古,而非文献去考察夏朝史事。

相信夏朝存在者,首先是从文献逻辑上验证。在约3000年前的《尚书·周书》中,即有关于夏朝的记载,那么如先秦史学者朱凤瀚所说,“西周早期文献已言及夏,时克商未久,商遗民众多,如果周人生生地造出一个虚构的夏来,用以宣传周到商,犹如商代夏,是秉承天命,那么如何能使早已有历史典册的商遗民相信?”

同时,《史记》中的商朝世系已得到甲骨文的验证,那么司马迁关于夏世系的记述,也一定不会没有依据。如王国维即说,“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

其次,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尤其是二里头文化遗址的发掘,夏朝的存在有了实物依据。1953年二里头文化遗址最早在河南登封玉村被发现,此后偃师二里头、郑州罗达庙、洛阳东干沟等属于同一文化的遗址被陆续发现,其中以二里头遗址范围最大,堆积最厚,故定名为“二里头文化”。

学者们很快注意到,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布的豫西、晋南地区,同文献中夏人所居的地方大致吻合。其次,通过碳十四测定,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约在前2395年—前1625年,和夏朝纪年相当。因此,二里头文化遂被定为夏文化。

按照中国学者的研究,在二里头遗址,发现有一号宫殿、二号宫殿,规模较大;同时有陪葬较丰富的“奴隶主墓坑”。二里头遗址的发现者徐旭生判断,“此次我们看见此遗址颇广大……那在当时是在为一大都会”。中国学者也大都相信,此处是古代一处都邑,只是对于二里头遗址究竟是商都,还是夏都有所争议。

关于夏朝有无问题,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争议,最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至今没有发现夏朝文献。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发现了数十个文字状的符号,且被认为同殷墟甲骨文存在一定关联,但是这些简单的字符,无法证明二里头遗址属于夏朝。

著名学者徐中舒甚至反对将这些符号视为文字,指出夏朝更多使用的是结绳、刻木记事。

夏商周断代工程为夏朝划定了起讫时间,也无法服众。自其阶段性成果公布以来,质疑声从未断绝。如在美国的一次学术会议上,断代工程被指“方法不科学:最吸引人是高科技口号,而碳十四采纳的英国牛津的程序,不代表国际标准”“试验数据不真实:‘人为拟合’的数据至少32%不可靠,批评者现场用电脑进行了演算”等等。

曾任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的林甘泉也说,大多数学者对夏文化遗址的认同,“并不等于夏朝的历史已经得到考古学实物的证明”,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对夏代的目标是提出基本的年代框架,这样说就比较慎重,不要让一般公众误解为夏朝的历史已经被证实了。”

总而言之,“夏”真实存在的可能性很高,不过目前依旧无法断言。

个人认为历史上应该是有夏朝的。大家都知道《史记》是司马迁历经十四年写成的一部史书,从黄帝传说到汉朝。在写作此书的过程中,司马迁走访了大量地方,整理了很多典籍资料,虽然五帝本纪有传说的部分,但是夏本纪对夏朝的皇帝传位记录还是比较详细的,应该有一定的可信度。

另外,建立夏朝的大禹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夏启,改变了禅让制度,开启了“家天下”,这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只不过当时没有文字资料流传下来,也没有确切的纪年,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也说之前有很多时间,但相互之间都比较混乱,所以没有用。之前还听说国家搞了一个夏商周断代工程,目的就是把这个时间理清楚。

还有一个就是从史学家专业的角度讲,要有文明,必须要有文字,国家制度,要有城市,但是现在对夏朝的认识我们还只停留在文字记录上,现在并没有发现夏朝的文字,现在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所以西方一直不承认我们的夏朝,而只承认商朝。

但是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一部分,我们有理由相信夏朝在历史上应该是存在的,主要理由就是我们相信《史记》的记载,这就是我们中华文明博大精神传承不断的根本原因。随着更多考古成果的发现,我们有理由相信,夏朝的的确确是我们祖先所经历过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根和魂。

中国的史书上记载是有夏朝的!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出土有关夏朝的文物或者遗迹这样的铁证!所以在国际社会上,实际上并不认可夏朝的存在!也就是说,中华五千年还没有被国际社会所认可!!所以还是要寄希望于考古发掘,只要能找到物证,那就能说明夏王朝确实存在过!!

有关于夏朝的传说,我们听过很多,如建立夏朝的大禹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还有被称为中国第一代“暴君”的夏桀暴虐无道,以致成汤伐桀的故事

|可是对于夏朝是否真实存在,却是众说纷纭,甚至夏朝不被世界考古学界所承认

因为夏朝的存在实在是疑点重重,很多证明其存在过的所谓证据也非常虚无缥缈

对于古代史书流传下来的关于夏朝的记载,也是不少人打了问号的。因为那几乎都是后世人的记载,至今未发现夏朝时期人们对于“夏朝”的记录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5000多年的发展历史,而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没有成立之前我国还处在落后的奴隶社会时期

而夏朝的存在对于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是十分重要的,可是现代人对于夏朝的记载是少之又少的。相比于其他王朝留下了许多可供参考的史书,我们仅仅只能从少数的古代遗物来探寻夏朝存在的痕迹

历史上给出夏朝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而这个日期也只是人们根据后来一些少数的文字记载来推测的

至于这个时间段内,难道没有发掘出什么有象征性的文物吗?

有,当然有,而且还不少

如盘龙纹陶盘、方格纹铜鼎、七孔玉刀等等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以上之文物,表现了这一时期有一个有图腾、有艺术、掌握文字、掌握金属加工、玉器精细加工的非常发达的文明

|但是,你怎么知道这个文明就是一个叫“夏”的王国呢?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和商周文物不同,这些文物没有任何铭文能证明这是一个国号为夏的王国的东西,也没有任何文物可以直接证明夏朝那些国君的存在

|最可信的说法是,夏朝是存在的,但其主要的存在形式仍以氏族部落为主

在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前期文字尚且不完全,而且可供人们记载文字的载体也没有被广泛使用

不过不否认的是那个年代的古人已经有了记录历史的意识,但因为条件的局限保留下来的资料很少

据后人研究,夏朝人活动的区域主要是在河南省的黄河沿线地区,但根据夏朝留下来的一点点史说我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夏朝统治范围是不同的

这在《战国策》和《史记》中分别提到了,夏朝统治的四个不同状态,有时在豫西,豫北以及豫东,在统治后期还涉及到了山东的西部和山西省的南部。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夏朝的统治并不是聚集在统一的一个点上,但也并不是分布在全中国可以说统治范围很杂乱

而夏朝统治的不同地区所属文化也有所差别,这也是我国考古人员对夏朝文化所做出的最主要的研究

在夏朝建立时,中国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即使同为夏朝人,但他们的文化也应该有所不同。毕竟夏朝是刚刚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王朝的,原有的氏族部落观念根深蒂固,很难一时被转变过来

|只要你相信夏的存在,那么用邹衡先生的话说,就是“夏文化不是没有发现,而是用什么方法去辨认它”

是存在的,据传宋代宣和年间临淄出土的一组春秋时期青铜器叔夷钟(作器者叔夷乃宋穆公后裔,齐灵公时任齐国正卿)有铭文追述宋人祖业说:“…

隙成唐,又严在帝所,溥受天命,删伐夏司,败厥灵师,以少臣惟辅,咸有九州,处禹之堵…

”也就是“威武的成汤,敬畏天帝,接受天命,讨伐有夏,打败其军。

在小臣的辅佐之下,囊括九州之地,占有大禹之都。

这段铭文同西周以来文献中关于夏和殷(商)是前后承替的两个王朝、‘殷革夏命’的说法完全一致,成为两周史籍有关夏王朝记载的有力佐证”。鉴于记述夏王朝与夏商更替的文献史籍没有早到西周者,所以春秋铜器叔夷钟恐怕还是无法成为“西周以来”或“两周史籍有关夏王朝记载的有力佐证”。

扩展资料

夏朝(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根据史书记载,禹传位于子启,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从夏朝的建立开始。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

多方资料所指夏朝是村在的,如果有问题记得评论加关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夏朝

1、夏朝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都城,阳城。建立者,启。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

夏族的十一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夏西起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达湖北省北部,北及河北省南部。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河南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

2、商朝:

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建立者,商汤。都城,殷。

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商丘) [2]建立商朝。

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3、西周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都城:镐京。建立者:武王。

周是关中一个古老的部族,始祖名弃,善种植,尧舜时被封为“后稷”,封于邰(今陕西武功县及杨陵区一带)。

公刘时由邰迁到邠(今彬县、旬邑县之间),到古公亶父时迁到岐山之阳的“周原”(今扶风县与岐山县交界处)。

周人在这里兴建城邑、疆理田地、设置官吏、建立军队,商代晚期已为渭水中游的强盛诸侯国。姬昌(文王)迁都丰(今西安市长安区马王村一带)。

姬昌死,其子姬发(武王)即位,在沣河的东岸营建镐京(今沣东新区斗门镇一带)并修文王绪业,公元前1046年,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夏商西周之间的政权关系

夏商西周之间的政权关系是商灭夏,西周灭商。

夏商周即华夏族夏朝、商朝、周朝三个朝代的简称。其国家领导分别是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

《尚书·汤誓》记载商汤伐桀时举说桀的罪状只是“率遏众力,率割夏邑”。鸣条之战,夏室被推翻,在方国部落的支持下汤在亳称“王”,建立商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朝代更替。

中国的首个世袭制政权,夏朝,传十四世、十七君,历时四百七十一年,于前17世纪末、前16世纪初灭亡。

武丁死后,商朝逐渐衰落。商代最后一个王帝辛(商纣王)对开发中国东南,对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很大促进。

但由于连年发动战争和大规模建造琼宫瑶台,大大耗费社会的人力与资财,促使社会矛盾激化,周武王联合羌、髳、卢等部落,共同伐纣,一直打到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

人们不愿为荒淫无度的纣王卖命,纷纷倒戈,牧野之战后,纣王自焚,商朝从此灭亡。周王朝建立。

夏朝存在的时间段是:约前2070~前1600 。

夏朝(约前2070~前1600 )历史上惯称为“夏”。

这一称谓的来源有十种说法,其中较为可信的观点是“夏”为夏族图腾的象形字。

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 (夏统治者在位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471年 ,为商朝所灭。

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

夏朝(约公元前2146年-前1675年),始于夏禹,终于桀,共17帝。

夏时,开始出现私有制,氏族社会的禅让制度走到了尽头,被世袭制取代。

社会由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制社会。

夏朝姒姓。

夏代末年,夏王室内政不修,外患不断,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要求大家奋力进攻,以执行上天的意志。

鸣条之战,商汤的军队战胜夏桀的军队,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

由于流传至今有关夏代的史料十分匮乏,所以历史上是否有夏代存在,曾被许多人怀疑。

但是《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的夏代世系与该书《殷本纪》中记的商代世系一样明确,商代世系在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中得到证实。

这样,在考古学家对安阳殷墟、郑州商城等商代的物质文化遗存有了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夏文化探索的研究课题,希望用考古手段去找到夏代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而恢复夏代历史。

古史学家依据文献资料,提出有两个地区可能是夏人的活动地区:一个是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县和洛阳平原;一是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区。

夏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不降 扃 廑 孔甲 皋 发 桀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一般认为夏朝共传14代,17后,延续约471年,后人常以“华夏”自称。

据史书记载,夏朝由禹建立。

禹因治水有功,受舜禅让而继位,他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州,并制定了各州的贡物品种。

舜去世后,禹三年治丧结束,将帝位让给舜的儿子,但天下的诸侯都去朝见禹。

在诸侯的拥戴下,禹正式即王位,居住在阳城,国号夏。

而后,大禹在涂山召开诸侯大会,从四方赶来的氏族、部落酋长带着礼物前来朝贺。

商朝的建立,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完成了国家的建立,推动了中国帝王历史沿革发展。

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来讲,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结束于公元前1600年,总共471年,其中共传了14代17位王。

夏朝存在的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我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

夏朝延续约471年,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a20230212035213dab1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