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投稿 / 正文

明朝王侯公侯爵位排序,明朝的爵位大小的排名?

明朝爵位分为:

1、宗室封爵。

明太祖之初,定制袭封: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冠服均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均视二品;诸子则授镇国将军,从一品;孙辅国将军,从二品;曾孙奉国将军,从二品;四世孙镇国中尉,从四品;五世孙辅国中尉,从五品;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从六品。

2、外戚封爵。

明朝又阅前朝之制,列爵五等以封功臣外戚,后革子、男,只留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

"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二是可以世袭,世与不世,以军功大小而定,均给诰券。

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

明朝爵位划分主要分宗室和外戚两类:

宗室:

一等爵位:亲王

二等爵位:郡王

三等爵位:镇国将军

四等爵位:辅国将军

五等爵位:奉国将军

六等爵位:镇国中尉

七等爵位:辅国中尉

八等爵位:奉国中尉

外戚:

正一品 :国公、郡公

从一品 :郡侯

正从二品:郡伯

正从三品:县伯

正从四品:县子

正从五品:县男

这些爵位非社稷军工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封了爵位有只授终身和世袭罔替两种

明朝爵位为:王、国公、侯、伯、子、男。

明朝太祖开国伊始,废除前朝的子、男爵位,只设公、侯、伯三等爵位,而按照铁券,此三等又可细分为七等,即一等公、二等公、一等侯、二等侯、三等侯、一等伯、二等伯,各个等级所领的俸禄都不同,在宽恤等方面的待遇也略有区别。

但在封之时只区别公或侯或伯,不说明是几等侯几等公。

嗯,还有,爵位有的世袭有的不世袭

明朝开国伊始,废除前朝的子、男爵位,只设公、侯、伯三等爵位,而按照铁券,此三等又可细分为七等,即一等公、二等公、一等侯、二等侯、三等侯、一等伯、二等伯,各个等级所领的俸禄都不同,在宽恤等方面的待遇也略有区别。

洪武初规定:公五千石至二千五百石一等开国辅运推诚,二等奉天靖难推诚,三等奉天翊运推诚,四等奉天翊卫推诚,侯千五百石至千石一等开国辅运推诚,二等奉天靖难推诚,三等奉天翊运推诚,四等奉天翊卫推诚,伯千石至七百石一等开国辅运推诚,二等奉天靖难推诚,三等奉天翊运推诚,四等奉天翊卫推诚。

但有的伯仅当侯爵俸禄的三分之一或六分之一。

洪武十年后,伯之禄与侯等;至永乐初,规定伯之禄居侯之下,正一品之上,其阶勋皆与侯等,而伯爵益重。

公侯伯入则可掌参五府总六军,出则可领将军印为大帅督,辖漕纲,但不得预九卿事。

亲王:皇嫡长子立为太子,皇帝诸子年十岁立为亲王,有封地,故又称藩王,亲王的正式名称为王,其封地称国,王玺称“某国之宝”,二十岁就藩.

郡王:亲王嫡长子年十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 亲王诸子年十岁,则封为郡王;

镇国将军: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

辅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

奉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

所有爵位世袭,永远有别于齐民。

1、明朝开国六公

1、1、韩国公李善长

1、2、魏国公徐达

1、3、曹国公李文忠

1、4、宋国公冯胜

1、5、卫国公邓愈

1、6、郑国公常茂(常遇春之子)

2、明朝开国二十八侯

2、1、汤和中山侯

2、2、唐胜宗延安侯

2、3、陆仲亨吉安侯

2、4、周德兴江夏侯

2、5、华云龙淮安侯

2、6、顾时济宁侯

2、7、耿炳文长兴侯

2、8、陈德临江侯

2、9、郭兴巩昌侯

2、10、王志六安侯

2、11、郑遇春荥阳侯

2、12、费聚平凉侯

2、13、吴良江阴侯

2、14、吴桢靖海侯

2、15、赵席南雄侯

2、16、廖永忠德庆侯

2、17、俞通源安南侯

2、18、华高广德侯

2、19、杨璟营阳侯

2、20、康茂才之子康铎蕲春侯

2、21、朱亮祖永嘉侯

2、22、傅友德颍川侯

2、23、胡美豫章侯

2、24、韩政东平侯

2、25、黄彬宜春侯

2、26、曹良臣宣宁侯

2、27、梅思祖汝南侯

2、28、陆聚河南侯

明朝封爵分为宗室和异姓两类,其宗室的封爵规定如下。

宗室男性爵位

亲王:皇嫡长子为太子,皇诸子年10岁立为亲王(藩王),有封地称为国“某国”,20岁就藩。

郡王:亲王嫡长子年10岁立王世子,长孙立为世孙; 亲王诸子年10岁,则封为郡王。

镇国将军:郡王嫡长子为郡王长子;嫡长孙则授长孙;郡王诸子则授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镇国将军长子袭位镇国将军,诸子为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辅国将军长子袭位辅国将军,诸子为奉国将军。

镇国中尉;奉国将军长子袭位奉国将军,诸子为镇国中尉。

辅国中尉;镇国中尉长子袭位镇国中尉,诸子为辅国中尉。

奉国中尉,辅国中尉长子袭位辅国中尉,诸子为奉国中尉。

自奉国中尉之后,不再递降,奉国中尉的世代的子孙皆封为奉国中尉。所有爵位世袭,永远有别于老百姓。

自亲王以下,不再食租税而领取岁支禄米。 洪武二十八年,岁支禄米数额为:亲王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辅国将军800石;奉国将军600石;镇国中尉400石;辅国中尉300石;奉国中尉200石。

明朝爵位制度是由开国皇帝朱元璋建立的,只有公侯伯三个等级,比起西方的公侯伯子男,少了两个等级。

爵分五等,从大到小公侯伯子男清制男爵正二品子爵正一品公侯伯都是超品

明初功臣表,是明朝建国前后,五个档次爵位中功劳最大的一百五十位功臣名单以及他们的简历。

其中最高爵位——公爵中以徐达、常遇春为首的25位公爵;侯爵名臣中有唐胜宗、陆仲亨为首79位侯爵;伯爵中有汪广洋、刘伯温为首的12位名臣;子爵中则有王清、王凤显等11位英雄;男爵中有王恺、孙炎等23位明朝开国名臣。

明代南和伯属于伯爵,朱祁钰册封方瑛为南和伯。

明朝以武力奠定基业,建国初期,极为崇尚武力。

朱元璋就把功臣爵位定为五等,分别是公侯伯子男。

子爵、男爵则是长期空置,后来被逐渐废除。

所以,明朝功臣爵位就形成公、侯、伯三种爵位并存的情况。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史册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hicehao.com/a202212140324174d53sg.html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