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俄国历史上两次自上而下改革的性质有何不同?
第一次 1861年改革 原因 1.资本主义有了一定发展,2.农奴生活贫困 没有生活自由3.国内市场狭小,劳动力缺乏.性质 一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革.第二次 俄国十月革命 原因1.20世纪初,俄国经济仍然相对落后于美国等资本主义强国2.人民渴望和平3.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濒于崩溃4.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包括民族矛盾,阶级矛盾. 性质 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成立。
二、19世纪俄国进行了什么改革?
①
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的农奴制。
农民的人格和自尊心被无情的摧残,他们整天无偿的为地主劳动,甚至被作为物品抵押债务。
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庄园里,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必需劳动力由此缺乏来源。
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也因此大大落后于西欧国家。
俄国农奴制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农奴成为“自由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巨额的份地赎金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积累了大量资金。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对俄国社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革命。
②
19世纪的俄国先后进行过数次货币制度改革。
尽管每一次改革都有其特殊性,但总体来说,仍然具有某些共同特点。
早在彼得大帝时代,俄国政府就因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大量军事开支急需货币,而不得不大量发行既贬值又不便于流通的铜币。
1768年12月29日,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诏书宣布分别在彼得堡和莫斯科成立两家兑换银行。
银行有权按其铜币存款额发行纸币(1769—1848年流通),纸币与铜币可自由兑换。
俄国长达一百余年的纸币通货膨胀性流通时期由此开始,直到1897年金本位制的实行。
我们知道,社会发展过程是货币及货币流通得以发挥职能、健康发展的媒介。
三、俄国近代三大改革?
纵观俄国历史,共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教会改革,分别为"百章会议"、"尼康改革"和"彼得一世的教会改革"。其中,彼得一世的教会改革让俄国东正教会彻底成为国家政权的附庸机器,对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俄国走近了现代化。
在彼得一世改革前,俄国各个方面都显得千疮百孔,重病缠身,唯有下猛药才能得到一线生机。
1、彼得一世改革
1、俄国统一:15世纪晚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
2、彼得一世改革
(1)目的: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内容:
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设参政院。
②经济:兴办手工工场,重商主义,允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③军事:义务兵役制,建立新式常备军。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任职,按功劳提拔。
④文化:派留学生,开办学校、创办科学院,办报纸,改革习俗(提倡西方礼节和生活方式)。
(3)作用:
积极: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増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局限:农奴制进一步加强,成为日后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背景:
a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b克里米亚战争惨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直接原因)
2、目的: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革命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4、内容: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2)农奴获得“解放”时,可通过赎买方式获得一块份地
5、意义:
(1)进步性:是俄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促进社会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局限性:但农奴制的参与仍然存在,影响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为获得人身自由和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③
真正意义上的军事改革在俄罗斯国家的历史上只有三次:彼得一世的军事改革,亚历山大二世的军事改革,以及1925年的苏联军事改革
四、苏联的改革有哪些?
1、废除舆论控制,实现“言论自由”。
2、取消意识形态垄断。
3、开放党禁,形成多党制。
4、确立“无罪推定原则”,国家趋向所谓的“法制化”。改革三大运动,一是“加速发展机械行业、赶超美国”。
二是“学校电脑化”,推翻前苏联以“重新塑造人的灵魂”为重点的传统教育,造就类似西方社会中的白领阶层。
由于当时的前苏联还缺乏大规模生产电脑的条件,使这一运动一开始就没有物质基础而化为泡影。
三是反酗酒运动,由于运动本身本末倒置,加之社会、官员腐败,使酗酒越反越烈。
苏联历史上有过三次改革:列宁最早发现问题,他力主“新经济政策”的改革,但有所保留;赫鲁晓夫冲破斯大林的“寒冬”进行思想“解冻”,但他也曾“进两步,退一步”;戈尔巴乔夫于“左、右”夹击中采取“中间立场”,最终左右为难、无力前行。
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没有触动根本问题(斯大林模式),他们只是否定了斯大林的一切(在报告上甚至将斯大林讲述为精神病)
而巴尔戈乔夫则完全承认市场经济 (当时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特征之一)同时模仿西方的一切,比如说议会制度,一党制变多党制。所以动摇了苏联的政治局势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
2、社会主义改革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3、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具有复杂性、曲折性和艰巨性。
4、改革要关注人民大众的生活。
影响:
1、结束了冷战格局。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2、为之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给出了反面的例子,让我们更好的吸取教训
3、同时结束了欧洲的即将战争局面
五、俄国的两次改革取得的突出成果是什么?
①1689年彼得一世的改革目的:使俄国摆脱落后状态,成为一个近代强国。
意义:彼得一世的改革虽然没有改变社会性质,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为对外侵略扩张准备了条件。②1861年改革目的:为阻止自上而下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为解决农奴制危机。意义: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是俄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1861年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六、1861年以后俄国发生什么改变?
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同时,1861年改革也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农奴生活仍没有本质提高,民主革命依然是俄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历史使命。
七、苏联三次改革的重点分别是什么?改革失败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赫鲁晓夫改革重点在农业,但脱离实际;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在军事上,但又导致产业失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最后一次是政治改革,它直接否定了苏联的历史,否定苏共的存在性.